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藥學(xué)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硇砂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xué)成分查詢
    

硇砂

  
別名 北庭砂、赤砂、黃砂、狄鹽、氣砂、透骨將軍、戎硇、白硇砂、淡硇砂、巖硇砂
漢語拼音 nao sha
英文名 Sal Ammoniac
藥材基原 為鹵化物類礦物硇砂的晶體。
動植物形態(tài) 等軸晶系。晶體一般呈柱狀、纖維狀及粒狀。白色或淡灰。條痕為白色。玻璃光澤。透明或微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1.5-2。比重1.52。性脆。多產(chǎn)于火山熔巖的巖穴內(nèi),有時與石炭、石鹽伴生,當(dāng)石炭燃燒時也可產(chǎn)生,成殼皮狀覆于巖石表面。
資源分布 產(chǎn)青海、甘肅、新疆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為火山噴氣附近的升華物。亦為燃燒的煤層中的升華產(chǎn)物。鳥糞沉積中也有。
藥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儲藏 采得后,除去雜質(zhì)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呈不規(guī)則扁塊狀晶體,上表面粗糙,呈粗晶粒狀或乳狀凸起,白色、淡灰白色。底面不平坦,多呈致密細(xì)粒狀;淡黃色至黃色(硫黃)。條痕白色。體輕,質(zhì)脆,易砸碎。斷面纖維狀。玻璃光澤。具硫黃氣,味咸而苦,有強(qiáng)烈刺舌感。易溶于水,在乙醇中略溶。以塊整、色白、有光澤、無雜質(zhì)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呈等方粒狀,無色透明。折光率N=1.638,中正突起。正交偏光間全黑,為均質(zhì)體。
中藥化學(xué)成分 白硇砂主要含氯化銨(NH4Cl);據(jù)分析含NH4+33.06%, Cl-69.02%,尚含F(xiàn)e3+0.005%,水不溶物0.19%,SO2-/40.15%,Ca2+0.14%,Mg2+0.01%。
理化性質(zhì)
中藥化學(xué)鑒定 (1)取本品少許,加10%的氫氧化鈉試液,加熱,即分解,發(fā)生按臭;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yōu)樗{(lán)色,能使硝酸亞汞試液濕潤的濾紙顯黑色。(檢查銨鹽)(2)取本品約0.1g,加入5ml水,使溶解,濾過。濾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銀試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狀沉淀。分離,沉淀加氨試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復(fù)生成。(檢查氯化物)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硇砂:除去雜質(zhì),打成碎塊。制硇砂:取硇砂碎塊,置沸水中溶化,澄清,除去殘渣,傾入磁盆中,加醋隔水加熱蒸發(fā),隨時將液面的白色浮霜撈出,置白紙上,干燥即成。 (每硇砂100斤,用醋50斤) 1.《日華子本草》:凡修制硇砂,用黃丹石灰作柜,煅赤使用,并無毒。 2.《本草衍義》:硇砂,用須水飛過,入磁器中,于重湯小煮其器,使自干,殺其毒,去其塵穢。 3.《綱目》:硇砂,今時入多用水飛凈,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藥理學(xué)
藥代動力學(xué)
毒理學(xué)
藥物配伍
藥性 咸;苦辛;溫;有毒
歸經(jīng) 肝;脾;胃;肺經(jīng)
功效 消積軟堅;破瘀散結(jié);化腐生。混钐;利尿
功效分類 軟堅藥
主治 癥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飲;喉痹;積;經(jīng)閉;目翳;息肉;贅;療瘡;瘰疬;腫;惡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 1-3分。外用:研末點(diǎn)、撒或調(diào)敷,或入膏藥中貼,或化水點(diǎn)涂。
用藥禁忌 體虛無實(shí)邪積聚及孕婦忌服。 1.《藥性論》:畏漿水。 忌羊血。能腐壞人腸胃。 2.《唐本草》:有毒,不宜多服。 3.《本草拾遺》:有暴熱,損發(fā)。 4.《日華子本草》:畏一切酸。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選方 ①治婦人食癥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 硇砂(細(xì)研)、礞石、硫黃(細(xì)研)、京山棱(微炮,銼)、干漆(搗碎,炒令煙出)、穿山甲(炙令黃焦)各半兩,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黃色)。上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橘皮湯下五丸。 (《圣惠方》硇砂丸)②治痃細(xì): 鼠屎一合,炒令黃,以水二升,煮五、六沸,極熱濾取汁,置碗中,急納硇砂一小兩,乃蓋頭經(jīng)宿,明日平旦溫為兩服,稍晚服,無所忌。 (《外臺秘要》)③治虛中有積,心腹肋脅脹痛: 附子半兩(炮),硇砂一錢(湯飛),丁香一錢(不見火),干姜一錢半。上為細(xì)末,旋入硇砂,研和,用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生姜湯下,不拘時候。 (《魏氏家藏方》硇附丸)④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青足冷: 硇砂二兩,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上先以酒一小盞,煎硇砂十余沸,候消化,澄濾取清,去砂石后,卻入銚子內(nèi),與桃仁膏旋旋添酒煎,約入酒一大盞已來,煎成膏,用蒸餅?zāi)┖屯,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圣惠方》)⑤治積。喉猩耙环郑朱砂一分(并研極細(xì))。另用黃蠟半兩,巴豆三七粒,去殼、皮、膜,于銀石器內(nèi)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色為度,去二七粒,止將一七粒與前二味同研極勻,再熔蠟匱藥,旋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水瀉,生姜湯下;白痢,艾湯;赤自痢,烏梅湯;服時須極空腹。服畢一時,方可吃食,臨臥尤佳,次食淡粥一日。瘧疾,乳香湯服,不發(fā)日晚間服。 (《本事方》靈秒丹)②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嘔逆不止,心腹疼痛,粥藥不下: 附子一枚(重七錢者,剜臍作一竅,入研細(xì)硇砂一分在內(nèi)填滿,將附子碎末塞口,用生面作餅裹之,如有剩著附子末,更以一餅裹之,慢火煨,令面焦黃為度,去面不用,只用硇砂、附子為末),木香三錢,丁香三錢(二味同為末)。上件一處拌勻,面和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捏作餅子。每服一餅,用生姜一塊,如大拇指大,切作二破,置藥在內(nèi),濕紙裹煨令香熟,和姜細(xì)嚼,米飲送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硇附餅子)⑦治膀胱疝氣,外腎腫脹,痛不可忍: 乳香(乳缽坐水盆中研),硇砂(飛)各三錢,黃蠟一兩。上乳香研細(xì),硇砂同研勻,熔蠟和丸,分作一百單八,以線穿之,露一夕,次日用蛤粉為衣。旋取一粒,用乳香湯吞下。(《本事方》念珠丸)⑧治婦人月水不通,臍腹積聚,或時疼痛,不思飲食: 硇砂二兩(于凈生鐵器內(nèi),用酸漿水二碗旋旋添,以慢火熬盡漿水為度),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沒藥一兩,琥珀一兩。上藥,搗羅為末,入硇砂都研令勻,用糯米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圣惠方》硇砂丸)⑨治眼生膚翳,明目: 龍腦半分,硇砂一大豆大,蕤仁三顆(湯浸,去赤皮),出于雞子殼一枚(以干砂土磨雞子殼上斑點(diǎn)令滑為度,去雞子膜,用文火炙令干熟,研如粉)。上件同研令細(xì),用中酥和,銅箸攪勻,以瓷瓶盛。 日三、四度,取少許點(diǎn)之。(《圣惠方》龍腦膏)⑩治積年瘀肉翳障:琥珀半兩,真珠末一兩,珊瑚半兩,朱砂半兩,硇砂(白者)半兩,馬牙消半兩,烏賊魚骨半兩(先于粗石磨去其澀,用好者一錢)。上藥,都人新缽內(nèi),研三日,令極細(xì)。每日三、五度點(diǎn)之。(《圣惠方》琥珀散)11.治鼻生患肉: 硇砂一錢,輕粉三分,冰片五厘,雄黃三分。上共為末,勤點(diǎn)上, 日用五、六次, 自然慚化為水。(《外科正宗》硇砂散)12.治面上疣目:硇砂、硼砂、鐵銹、麝香等分。研、搽三次。 (《集效方》)13.治割甲侵肉,久不瘥、 硇砂、礬石。為末裹之。(《外臺》)14.治疔瘡: 硇砂、雄黃、南星、砒霜各等分,麝香少許。上研為細(xì)末。 用竹針針開用藥,到黃水出,瘡已。 (《宣明論方》硇砂散)15.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疔瘡,痰核痞塊,破爛惡瘡,無名腫毒,能化腐消堅,生肌收口: 鮮桃枝柳枝、桑枝、槐枝各五尺,大山梔八十個,頭發(fā)一兩二錢,象皮、炒甲片各六錢。用麻油四斤,煠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后加飛黃丹一斤半成膏,加入真硇砂三錢,血竭一錢,兒茶二錢,三味預(yù)研綱,共攪極勻,出火氣,聽用。(《飼鶴亭集方》硇砂膏)16.治癰疽腫毒,并治瘰疬,點(diǎn)落疣痣等:硇砂(生用)一錢,石礦灰一兩(炒黃色),白丁香三錢(炒黃色),黃丹半斤(生用),堿一斤(淋水五碗)。上四味研為極細(xì)末,次將堿水煎作一碗,成膏,待冷,以前末入膏子和勻,藏磁器中。(《瘍醫(yī)準(zhǔn)繩》硇砂膏)17.治瘰疬經(jīng)久不瘥:硇砂一分,斑三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去頭、翅、足),干漆半兩(搗碎,炒令黃色),水馬三七枚(去足,炒黃),白芷半兩,滑石一兩,桂心半兩。上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空腹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晚食前再服。(《圣惠方》硇砂丸)18.治喉痹咽塞熱痛: 沙參、丹砂(研)、硇沙(研)、人參、玄參、丹參。 上六味等分,搗研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實(shí)大。食后臨臥含一丸化之。 (《圣濟(jì)總錄》二砂丸)19.治頭偏痛: 硇砂一分(綱研),豉心一分(入湯少許浸令軟)。上藥,都搗和為丸,如皂莢子大,以綿裹,露出一頭。頭左邊病,將藥納左邊鼻中,如右邊痛,即納右邊鼻中。 (《圣惠方》)20、治蝎毒: 硇砂和水涂上。(《千金方》)21.治蚰蜒入耳: 硇砂(研)、膽礬(研)各一分。上二味研細(xì),用雞翎管子吹一字許入耳。 (《圣濟(jì)總錄》硇砂吹耳方)
臨床運(yùn)用 1.治療食管癌: 將紫硇砂放人瓷器內(nèi)研成細(xì)末(避金屬),加水煮沸,過濾取汁,加醋(1斤汁加1斤醋)再煎,先武火、后文火,直至煎干,得灰黃色結(jié)晶粉末。每次2-5分,最大劑量每次不超過8分,日服3次。經(jīng)治22例近期痊愈3例,明顯好轉(zhuǎn)8例,好轉(zhuǎn)7例。其中一例3個月后鋇餐檢查食管正常。
2.治療鼻咽癌: 將硇砂用水溶化成飽和液,過濾;取濾液400ml,加醋200ml,用炭火煅制成硇砂粉,瓶裝備用。另取天葵子1斤研末,加入10斤高梁酒浸1星期制成天葵酒。用時先以開水沖服硇砂粉,每曰3次,每次3-4分;同時服用天葵酒 1兩。試治2例,其中 1例服藥 1周后,腫塊縮小1/2,其他癥狀亦見減輕。此外,還有以硇砂制劑為主,加用中草藥,或配合放療、化療等治療鼻咽癌30例,也有一定近期效果。
3.治療慢性鼻炎: 將硇砂用熱水溶解,用活性炭脫色,制得純品結(jié)晶,配成5-7.5%的注射液,作局部注射。治療時先以 1%怒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然后于每側(cè)鼻下甲注八硇砂液1ml。每周1次,6次為一療程。觀察70例,結(jié)果治愈(自覺通氣好,下鼻甲恢復(fù)正常大小)12例,好轉(zhuǎn)(自覺通氣好,下鼻甲稍縮小,偶用收縮藥)51例,無效6例,加重1例。 用藥后除5名出現(xiàn)頭昏、頭痛,1例打噴嚏、流清涕外,余無不良反應(yīng)。
4.治療雞眼: 用硇砂2g溶于2%普魯卡因2ml中,密閉備用(不得超過2天,最好用時配制)。先將患處用75%酒精消毒,再以三棱針蘸藥液2滴滴于雞眼中心,即將三棱針向中心點(diǎn)直刺,達(dá)基底部見血為止(速度要快),最后用絆創(chuàng)膏敷蓋,3、4天后除去。不愈者10天后再行治療。觀察100例,痊愈88例,好轉(zhuǎn)12例(多因故中斷治療)。治愈者最少治療1次,最多5次,一般2-3次。據(jù)觀察,病塊小(直徑在0.5cm以下)、病程短者,多1次可愈;病塊較大(直徑在0.5cm以上)者,常須多次治療方可治愈。
各家論述 1. 張元素:硇砂,破堅癖,不可獨(dú)用,須入群隊藥中用之。
2.《綱目》:硇砂,大熱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積塊內(nèi)癥之病,用之則有神功。蓋此疾皆起于七情飲食所致,痰氣郁結(jié),遂成有形,妨礙道路,吐食痛脹,非此物化消,豈能去之。其性善爛金銀銅錫,愿入煮硬肉,入硇砂少許即爛,可以類推矣。張杲《玉洞要訣》云,北庭砂秉陰石之氣。含陽毒之精,能化五金八石,去穢益陽,其功甚著,力并硫黃。獨(dú)弧滔《丹房鑒源》云,硇砂性有大毒,為五金之賊,有沉冷之疾則可服之,疾減便止。多服則成擁塞癰腫。二說甚明,而唐宋醫(yī)方,乃有單服之法,蓋欲得其助陽以縱欲,而不虞其損陰以發(fā)禍也。
3.《本草經(jīng)疏》:硇砂,乃鹵液所結(jié),秉陰毒之氣,含陽毒之精。其味極咸極苦極辛,氣溫有毒,其主積聚結(jié)血宿冷者,以咸能入血軟堅,辛能散結(jié),溫能除冷故也。積聚散則痛自止,氣自下。因寒以致頑痰壅結(jié),則咳嗽作,故暫用以散之。柔金化石之性,故能爛胎及去惡肉也。金石見之即化,其能生好肌乎此前人之誤耳。惟去惡瘡息肉、目翳、胬肉,是其所長,亦須與真牛黃、龍腦、華、象牙末等同用。
考證 出自《唐本草 》。 1.《抱樸子》:伏硇藥甚多,牡蠣、海螵蛸、晚蠶沙、羊骨、河豚、魚膠、魚腥草、蘿卜、獨(dú)帚、卷柏、羊蹄、商陸、冬瓜、羊躑躅蒼耳、烏梅。 2.《藥性論》:硇砂能銷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中者研生綠豆汁,次一、二升解之。 3.《唐本草》:硇砂柔金銀,可為焊藥。形如樸消,光凈者良。馬藥亦用之。 4.《綱目》:硇砂亦消石之類,乃鹵液所結(jié),出于青海,附鹽而成質(zhì),人采取淋煉而成,狀如鹽塊,以白凈者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懸火上,則常干,或加干姜同收亦良,若近冷及得濕即化為水,或滲失也。 5.《本草原始》:戎硇塊小、色白、帶石者,俗呼番硇。有等色青、色紅、色黃,俗呼氣硇,次之。塊大色暗、底黑者,俗呼鹽硇,最下。 6.《綱目拾遺》:硇砂有二種。一種鹽腦,出西戎,狀如鹽塊,得濕即化為水或滲失;一種番硇,出西藏,有五色,以大紅者為上,質(zhì)如石,并無鹵氣。瀕湖所引,皆鹽硇也。真藏硇能化血肉為水,雖煅煉亦不可服。 7.《增訂偽藥條辨》:上品之淡硇,內(nèi)地不可能得,近今所通行者,皆咸硇、石硇,為不道地,亦有高下不同。如色如朱砂,或淡紅起鏡面,西土產(chǎn)者佳。如豬肝色者,名豬肝硇,或曰洋硇者次之。山西出者為石硇,亦次。陜西出者為香硇,紅色者亦佳。湖廣出者為咸硇,又名江砂,其色要白者佳,食鹽色著次之。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Sal Ammoniac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Sal Ammoniac
科屬分類 銨化合物類
出處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yàn)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