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psychogenic deafness |
拚音 | JINGSHENXINGLONG |
別名 | 感音神經性聾,中醫(yī):久聾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耳科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精神性聾一詞泛指因精神因素所致的耳聾。可分為意識性和非意識性兩種。意識性聾為偽聾,非意識性聾為癔癥性聾和心身性聾。狹義精神性聾是指非意識性聾。 |
中醫(yī)釋名 | 本病是以聽力漸退,病程長為主要表現(xiàn)的耳病。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久聾是因臟腑失調,氣血陰陽虧虛,耳竅失養(yǎng),或經脈阻痹,氣滯血瘀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1.陰虛耳竅失濡證:耳鳴耳聾,鳴聲尖細,入夜尤甚,聽力漸減,房勞則重。伴頭暈腦鳴,眼花,腰膝酸軟。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無力。2.陽虛耳竅失煦證:久病耳鳴耳聾,鳴聲細弱,入夜明顯,或有頭暈腦鳴,腰痛或腰膝酸軟,面色淡白,畏冷肢涼,小便清長或余瀝不盡,夜尿多,舌淡嫩,脈沉遲無力。3.氣虛耳竅失充證:耳鳴耳聾,有時略有好轉,但逐年加重。并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不華,食欲不振,舌質淡,脈細緩無力。4.心脾兩虛證:耳鳴耳聾,每于蹲位起立時突然加重,頭部或耳內空虛發(fā)涼感,勞后加重。并見面色萎黃不華,倦怠少力,失眠多夢,心悸不寧。舌淡,脈細或弦細。5.血瘀耳竅證:久病耳鳴耳聾,聾鳴程度無明顯變化或緩慢加重,舌質暗或有瘀點,脈弦細或澀。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1.病程在3個月以上。 2.耳聾多為雙側性,聽覺障礙較平穩(wěn),或緩慢加重。 3.或有耳鳴、頭暈等癥。 4.鼓膜正常,聽力呈感音神經性聾。 5.既往可有耳毒性藥物用藥史、急性傳染病史、長期噪音接觸史、頭外傷史等。 6.可伴有腎臟病、心腦血管病、血勞、體質虛弱等病癥。 癔癥性聾是異常精神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其發(fā)作雖然與個人得失有些聯(lián)系,但"動機"是非意識性的。病人具癔癥性格,如情緒不穩(wěn)、幼稚、易感、喜贊揚或自欺等。本病的主要表現(xiàn)為雙耳突然全聾,不伴耳鳴或眩暈。常伴有以下表現(xiàn):①沉默寡言或易激動顫抖。②耳郭"麻木"。③睡時仍聾,不為強聲喚醒。④讀唇能力過強。⑤講話的聲調和強弱不變。 心身性聾是一種性格應激效應,系通過精神張力所導致的人體機質性變化之一。其與癔癥性聾的不同點是,聽覺功能有真實的減退,耳聾屬感音神經性。本病發(fā)生可能與自主神經失衡所引起的內聽動脈或其分支痙攣有關。動脈痙攣可造成供血不足,產生內耳損害。如內聽動脈的前庭支也發(fā)生痙攣,可伴發(fā)眩暈,失衡,惡心,嘔吐等迷路癥狀。血管痙攣時間不長,聽覺可恢復正常;如痙攣時間過長,則常留下不等程度的不可逆性聽力損害。心身性聾者可伴有情感纏綿、過分認真、要求不切實際、習慣頑固、適應性差和無理由的憂心仲仲等性格缺陷。心身性聾的診斷要點是感音神經性聾的發(fā)生與病人精神因素和性格缺陷密切相關,可能伴有其他與自主神經失衡有關的疾病(如偏頭痛)。 |
體檢 | 客觀測聽(腦干電位測聽、鐙骨肌反射測驗、耳蝸瞬眼反射或耳蝸瞳孔反射試驗等)證明無器質性病變,但其中耳蝸瞬眼反射試驗或耳蝸瞳孔反射試驗可被偽聾者強行抑制,需加鑒別。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1.聽神經瘤:有平衡障礙,行走不穩(wěn)感,前庭功能異常,x線示內耳道擴張。 2.頸靜脈球體瘤:后期可引起感音神經性聾。多見于中年婦女,進展緩慢,單側發(fā)病,他覺性耳鳴,壓迫頸靜脈,耳鳴可暫時停止;后期見鼓膜或外耳道內段有新生物,易出血,常耳衄;頸靜脈造影有助診斷。 3.耳閉:鼓膜內陷顯著,混濁、增厚,光錐改變,聽力呈傳導性或混合性聾。 4.慢性膿耳:鼓膜穿孔,聽力呈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 5,耵耳;:外耳道有耵聹栓塞,取出耵聹后聽力立即恢復。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本病可通過暗示療法,使聽覺立即恢復,但有復發(fā)傾向,必要時應邀精神科會診。 |
中醫(yī)治療 | 辨證論治:1.陰虛耳竅失濡證:滋陰濡耳。耳聾左慈丸加桑椹、麥冬、白芍、甘草;午后潮熱或 舌根苔黃者,加知母、黃柏。2.陽虛耳竅失煦證:溫補腎陽。補骨脂丸加黃芪、白 術。3.氣虛耳竅失充證:益氣通耳。益氣聰明湯加黃精、白術、茯苓。4.心脾兩虛證:補益心脾。歸脾湯加黃精、何首烏、 丹參、石菖蒲。5.血瘀耳竅證:逐瘀通耳。通竅活血湯加丹參、歸尾、 柴胡。 |
中藥 | |
針灸 | 體針、耳針、水針療法參聾啞。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選配合適助聽器。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自《諸病源候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