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止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呃逆古稱“噦”,又稱“噦逆”。
《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與肺有關;病機為氣逆,與寒氣有關。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謂:“胃為氣逆為噦。”《靈樞·口問》曰:“谷人于胃,胃氣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人于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于胃,故為噦!辈⑻岢隽祟A后及簡易療法,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謂:“病深者,其聲噦!薄鹅`樞·雜病》謂:“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薄督饏T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將其分為屬寒,屬虛熱,屬實三證論治,為后世按寒熱虛實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
西醫(yī)學中的單純性膈肌痙攣即屬呃逆。而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胃癌、肝硬化晚期、腦血管病、尿毒癥,以及胃、食道手術后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痙攣,均可參考本節(jié)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呃逆的病因有飲食不當,情志不遂,脾胃虛弱等。
1.飲食不當進食太快太飽,過食生冷,過服寒涼藥物,致寒氣蘊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并可循手太陰之脈上動于膈,使膈間氣機不利,氣逆上沖于喉,發(fā)生呃逆。如《丹溪心法·咳逆》曰:“咳逆為病,古謂之噦,近謂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氣自逆而呃上!比暨^食辛熱煎炒,醇酒厚味,或過用溫補之劑,致燥熱內(nèi)生,腑氣不行,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也可發(fā)為呃逆。如《景岳全書·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沖為呃!
2.情志不遂惱怒傷肝,氣機不利,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或肝郁克脾,或憂思傷脾,脾失健運,滋生痰濁,或素有痰飲內(nèi)停,復因惱怒氣逆,胃氣上逆挾痰動膈,皆可發(fā)為呃逆。正如《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咳逆》所說:“凡有忍氣郁結(jié)積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m.quanxiangyun.cn之證!
3.正氣虧虛或素體不足,年高體弱,或大病久病,正氣未復,或吐下太過,虛損誤攻等,均可損傷中氣,使脾胃虛弱;胃失和降;或胃陰不足,不得潤降,致胃氣上逆動膈,而發(fā)生呃逆。若病深及腎,腎失攝納,沖氣上乘,挾胃氣上逆動膈,也可導致呃逆。如《證治匯補·呃逆》提出:“傷寒及滯下后,老人、虛人、婦人產(chǎn)后,多有呃癥者,皆病深之候也!
呃逆的病位在膈,病變關鍵臟腑為胃,并與肺、肝、腎有關。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間,肺胃均有經(jīng)脈與膈相連;肺氣、胃氣同主降,·若肺胃之氣逆,皆可使膈間氣機不暢,逆氣上出于喉間,而生呃逆;肺開竅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與呃逆發(fā)生有關。產(chǎn)生呃逆的主要病機為胃氣上逆動膈。
【臨床表現(xiàn)】
呃逆的主要表現(xiàn)是喉間呃呃連聲,聲音短促,頻頻發(fā)出,病人不能自制。臨床所見以偶m.quanxiangyun.cn/wszg/發(fā)者居多,為時短暫,多在不知不覺中自愈;有的則屢屢發(fā)生,持續(xù)時間較長。呃聲有高有低,間隔有疏有密,聲出有緩有急。發(fā)病因素與飲食不當、情志不遂、受涼等有關。本病常伴胸膈痞悶,胃脘嘈雜灼熱,噯氣等癥。
【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止為主癥。
2.常伴胸膈痞悶,胃脘嘈雜灼熱,噯氣,情緒不安等癥。
3.多有飲食不當、情志不遂、受涼等誘發(fā)因素,起病較急。
4.呃逆控制后,作胃腸鋇劑X線透視及內(nèi)窺鏡等檢查,有助于診斷。
【鑒別診斷】
1.干嘔干嘔與呃逆同有胃氣上逆的病機,同有有聲無物的臨床表現(xiàn),二者應予鑒別。
呃逆的特點是氣從隔間上逆,氣沖喉間,其聲短促而頻;干嘔的特點為胃氣上逆,沖咽而出,其聲長而濁,多伴惡心,屬于嘔吐病,不難鑒別。
2.噯氣噯氣與呃逆也同屬胃氣上逆,有聲無物之證,然呃逆的特點為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噯氣的特點則是聲長而沉緩,多可自控。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病情輕重呃逆有輕重之分,輕者多不需治療,重者才需治療,故需辨識。若屬一時性氣逆而作,無反復發(fā)作史,無明顯兼證者,屬輕者;若呃逆反復發(fā)作,持續(xù)時間較長,兼證明顯,或出現(xiàn)在其他急慢性疾病過程中,則屬較重者,·需要治療。若年老正虛,重病后期及急危患者,呃逆時斷時續(xù),呃聲低微,氣不得續(xù),飲食難進,脈細沉弱,則屬元氣衰敗、胃氣將絕之危重證。
2.辨寒熱虛實呃聲沉緩有力,胃脘不舒,得熱則減,遇寒則甚,面青肢冷,舌苔白滑,多為寒證;呃聲響亮。聲高短促,胃脘灼熱,口臭煩渴,面色紅赤,便秘溲赤,舌苔黃厚,多為熱證;呃聲時斷時續(xù),呃聲低長,氣出無力,脈虛弱者,多為虛證;呃逆初起,呃聲響亮,聲頻有力,連續(xù)發(fā)作,脈實者,多屬實證。
治療原則
呃逆一證,總由胃氣上逆動膈而成,故治療原則為理氣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熱虛實的基礎上,分別施以祛寒、清熱、補虛、瀉實之法。對于重危病證中出現(xiàn)的呃逆,急當救護胃氣。
分證論治
『實證』
胃中寒冷
癥狀:呃聲沉緩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遇寒則甚,進食減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脈遲緩。
治法:溫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藥:丁香散。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甘草溫中散寒。若寒氣較重,胸脘脹痛者,加吳萊萸、肉桂、烏藥散寒降逆;若寒凝食滯,脘悶噯腐者,加萊菔子、檳榔、半夏行氣導滯;若寒凝氣滯,脘腹痞滿者,加枳殼、厚樸、陳皮;若氣逆較甚,呃逆頻作者,加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氣降逆;若外寒致呃者,可加紫蘇、生姜。
·胃火上逆
癥狀:呃聲洪亮有力,沖逆而出,口臭煩渴,多喜飲冷,脘腹?jié)M悶,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和胃,降逆止呃。
方中竹葉、生石膏清瀉胃火,人參(易沙參)、麥冬養(yǎng)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調(diào)養(yǎng)胃氣。可加竹茹、柿蒂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腑氣不通,痞滿便秘者,可用小承氣湯通腑泄熱,亦可再加丁香、柿蒂,使腑氣通,胃氣降,呃逆自止。若胸膈煩熱,大便秘結(jié),可用涼膈散。
·氣機郁滯
癥狀:呃逆連聲,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fā)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滿,納減噯氣,腸鳴矢氣,苔薄白,脈弦。
治法:順氣解郁,降逆止呃。
方藥:五磨飲子。
方中木香、烏藥解郁順氣,枳殼、沉香、檳榔寬中行氣?杉佣∠、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棟子、郁金疏肝解郁。若心煩口苦,氣郁化熱者,加梔子、黃連泄肝和胃;若氣逆痰阻,昏眩惡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湯降逆化痰;若痰涎壅盛,胸脅滿悶,便秘,苔濁膩者,可用礞石滾痰丸瀉火逐痰;若瘀血內(nèi)結(jié),胸脅刺痛:久呃不止者,可用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
『虛證』
·脾胃陽虛
癥狀:呃聲低長無力,氣不得續(xù),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溫喜按,面色毗白,手足不溫,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溫補脾胃,和中降逆。
方藥:理中湯。
方中人參、白術、甘草甘溫益氣,干姜溫中散寒?杉吳茱萸、丁香溫胃平呃,內(nèi)寒重者,可加附子、肉桂。若噯腐吞酸,夾有食滯者,可加神曲、麥芽;若脘腹脹滿,脾虛氣滯者,可加香附、木香;若呃聲難續(xù),氣短乏力,中氣大虧者,可用補中益氣湯;若病久及腎,腎失攝納,腰膝酸軟,呃聲難續(xù)者,可分腎陰虛、腎陽虛而用金匱腎氣丸、七味都氣丸。
·胃陰不足
癥狀:呃聲短促而不得續(xù),口干咽燥,煩躁不安,不思飲食,或食后飽脹,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苔少而干,脈細數(shù)。
治法:益胃養(yǎng)陰,和胃止呃。
方藥:益胃湯。
方中沙參、麥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養(yǎng)胃陰?杉又枇杷葉、柿蒂、刀豆子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神疲乏力,氣陰兩虛者,可加人參、白術、山藥;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麥門冬湯;若日久及腎,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肝腎陰虛,相火挾沖氣上逆者,可用大補陰丸加減。
【轉(zhuǎn)歸預后】
呃逆一證,病情輕重差別極大,一時性呃逆,大多輕淺,只需簡單處理;可不藥而愈。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者,服藥后也多治愈。若慢性危重病證后期出現(xiàn)呃逆者,多為病情惡化,胃氣將絕,元氣欲脫的危候。
【預防與調(diào)攝】
應保持精神舒暢,避免過喜、暴怒等精神刺激;注意避免外邪侵襲;飲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饑飽失常。發(fā)作時應進食易消化飲食,半流飲食。
【結(jié)語】
呃逆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止為主要表現(xiàn)。病因主要是飲食不當,情志不遂,脾胃虛弱等,呃逆的病位在膈,病變關鍵臟腑為胃,與肺、肝、腎有關。主要病機為胃氣上逆動膈。治療原則為理氣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熱虛實的基礎上,分別施以祛寒、清熱、補虛、瀉實之法。對于重危病證中出現(xiàn)的呃逆,急當救護胃氣。
【文獻摘要】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景岳全書·呃逆》:“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為鑒,則異說之疑可盡釋矣!薄叭恢逻乐,總由氣逆,氣逆于下,則直沖于上,無氣則無呃,無陽亦無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氣也!薄叭徊≡跉夥郑痉且欢,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則一日寒呃,二日熱呃,三日虛脫之呃。寒呃可溫可散,寒去則氣自舒也;熱呃可降可清,火靜而氣自平也;惟虛脫之呃,則誠危殆之證,其或免者亦萬幸矣!
《證治匯補·呃逆》:“火呃,呃聲大響,乍發(fā)乍止,燥渴便難,脈數(shù)有力;寒呃,朝寬暮急,連續(xù)不已,手足清冷,脈遲無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聲,脈滑有力;虛呃,氣木接續(xù),呃氣轉(zhuǎn)大,脈虛無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脈芤沉澀。,,“治當降氣化痰和胃為主,隨其所感而用藥。氣逆者,疏導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滯者,涌吐之;熱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導之;若吐若下后,服涼藥過多者,當溫補;陰火上沖者,當平補;虛而挾熱者,當涼補!
【現(xiàn)代研究】
溫氏以二石龍牡湯治療頑固性呃逆300例,其中男196例,女104例;病程3個月以內(nèi)76例,3個月-1年208例,1年以上16例,大多數(shù)患者均長期應用過中西藥物及針灸治療,F(xiàn)采用二石龍牡湯治療,組成:代赭石、磁石、生龍骨、生牡蠣、陳皮、木香、人參、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6劑為1療程,視病情可停藥1-3日再服第2療程。結(jié)果臨床治愈196例(占65.3%),顯效72例,好轉(zhuǎn)2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8,7%。并對臨床治愈和顯效者進行了1年的隨訪,結(jié)果268例中,復發(fā)者為37例,占13.8%。復發(fā)病例的自覺癥狀,大部分較治療前輕,繼續(xù)給予二石龍牡湯治療,大多仍然有效。300例患者發(fā)病原因多與飲食不節(jié),生活不規(guī)律,精神刺激,受風寒等因素有關;病種主要包括西醫(yī)學的膈肌痙攣、胃腸疾病、神經(jīng)官能癥等。但本方對于腦血管病的高顱壓癥、尿毒癥以及惡性腫瘤晚期療效較差[陜西中醫(yī)1992;13(1):11)。
甘氏報告喉癌術后頑固性呃逆治驗。4例患者均為喉癌術1-3日后,并發(fā)頑固性呃逆。選用旋覆代赭湯合理中湯加減,藥物為:炒黨參、旋覆花、代赭石、公丁香、沉香粉、柿蒂、干姜、川牛膝、川樸、陳皮等。水煎過濾取汁,微溫約150ml沖入沉香粉,用20ml注射器抽取藥液¨經(jīng)鼻飼管緩緩搖晃推人。2-3日后呃逆完全消失,維持治療5日,停藥后未見復發(fā)[浙江中醫(yī)雜志1993;(6):249]。
任氏治療中風繼發(fā)呃逆有獨到的經(jīng)驗。認為中風繼發(fā)呃逆是肝陽亢盛,極而生火,橫逆犯中,胃氣上逆所致。均用鎮(zhèn)肝降逆法治療,方用鎮(zhèn)肝降逆方,常用藥物為:代赭石15-30g(先煎),天麻l0g,茯苓l0g,橘皮l0g,竹茹l0g,柿蒂l0g,川郁金l0g,炒枳實l0g,上沉香片2g(研細末和服)。每日1劑,口服或鼻飼。若出血性中風繼發(fā)呃逆,并有手足拘攣者,可加羚羊角粉5g(沖服),雙鉤藤log(后下),石決明15—30g(先煎);若屬缺血性中風繼發(fā)呃逆,可加丹參log[中醫(yī)雜志1993;34(4):205]。
仝氏經(jīng)驗,皂莢對頑固性呃逆有立桿見影之效,再發(fā)再用仍有效。方法是取大皂莢1個研末,手指拈鼻吸之,并指壓左耳枕頂部穴。幾分鐘后,噴嚏大作,呃逆頓止。本法適用于食道及胃部病變所致者及神經(jīng)性呃逆。中樞性疾病,以及有出血傾向者不宜應用。本法為治標的權宜之計,對有器質(zhì)性病變者仍應尋找病因。皂莢對鼻粘膜刺激極強,手指拈鼻吸即可取嚏,不必“吸人鼻中”[中醫(yī)雜志1995;36(7):389)。
張氏將丁香與郁金同用,加柿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陳皮為方,治療呃逆32例,均有顯效[中醫(yī)雜志1989;(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