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張仲景望形體診法淺析
    

傷寒雜病:張仲景望形體診法淺析

作者:黃志杰


望診是通過醫(yī)者視覺觀察搜集病情資料的方法,位于望聞問切四診之首。漢代醫(yī)學家張仲景對望診獨具匠心,為中醫(yī)診斷學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仲景望診內容很多,現僅就望形體動靜姿態(tài)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

1 望形態(tài)變化

1.1 望胖、瘦 好逸惡勞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日久將形成虛胖之體,形雖肥大,但表陽虛弱,腠理不密,衛(wèi)外不固,抵抗外邪能力差,易感受外邪而發(fā)病。如血痹病即為虛胖之體感受風邪所致。故《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篇》說:“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形體由胖變瘦是患痰飲病的重要體征。痰飲病,脾虛運化不及,飲食不化精微,停而成痰,致肌肉不得充養(yǎng),形體逐漸變瘦。故《痰飲咳嗽病篇》指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颊吣骋痪植孔兪輰Ψ治霾C亦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如病人全身水腫,“面反瘦”(《水氣病篇》),是由腎虛水腫,陰盛于下,陽衰于上所致;颊叱霈F兩腿“酸削(消瘦酸痛)不能行”(《血痹虛勞病篇》),為腎虛骨弱,下肢失養(yǎng)所致。

1.2 望腫 腫的部位可見于頭面、四肢、手足、胸腹、陰部等。多為水泛、風濕侵害、熱毒壅盛、氣血凝滯所致。風水病,風邪上犯,開始“面目腫大”,“目窠上微擁(腫)”,“目下有臥蠶”狀,繼之出現“一身悉腫”,“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皮水病,脾陽虛衰,運化失職,水濕阻滯脾絡,出現“四肢腫”,“按之沒指”,“其腹(大)如鼓”。心水病,“其人陰腫”;脾水、肝水、腎水均見“腹(腫)大”。風濕病,風濕流注下肢,出現“腳腫如脫”(《中風歷節(jié)病篇》);少陽經邪熱壅聚不通,出現“耳前后腫”(《傷寒論》237條)。

1.3 望皮膚 病態(tài)皮膚可出現“肌若魚鱗”、“肌膚甲錯”、“肉上栗起”、“癮診”、“痂癩”、“陰下濕”等體征!凹∪趑~鱗”、“肌膚甲錯”均為氣血不榮之候。如141條指出:“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虛勞病氣血虛損,運行不暢,瘀血內生,妨礙新血生成;黃汗病發(fā)熱日久,耗損營血,出現的肌膚甲錯,皆為肌膚失養(yǎng)所致!癮疹”、“痂癩”。癮疹,即皮膚突然起大片丘疹,其狀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則成塊成片,或高于皮膚,或不高于皮膚,劇癢,時隱時現。為外感風邪所致。故《水氣病篇》說:“風強則癮疹”。《中風歷節(jié)病篇》也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如水氣病出現的癮疹即是其例,若因搔抓,日久化膿流水結痂而成痂癩。

2 望人體動靜姿態(tài)
  
正常人體眼球、頭頸、腰髖、四肢、手足活動靈活自如,動靜有常。機體患病時出現運動障礙,動靜失常。臨床常見以下幾種體征。
2.1 嗜臥(但欲臥):多是正氣虛衰之征。如太陽病,表邪已解,正氣未復時出現的“嗜臥”(37條);少陰病陰寒內盛,陽氣虛衰,出現“但欲寐(閉目入睡)(281條)即是。陽明中風之“嗜臥”及?病之“但欲臥”,皆為里熱熾盛,邪熱郁閉,耗氣傷津,正氣虛衰所致。此外,熱盛神昏可出現“但欲眠睡”(268條)。

2.2 不得臥:其病機為實邪壅滯胸腹或臟腑陰陽失調。如邪熱壅滯胸腹(81條)、濕熱內擾(百合狐?陰陽毒病篇》),出現“臥起不安”;素有痰飲,復感風寒外邪,外邪引動內飲,出現“咳逆倚息不得臥”(《痰飲咳嗽病篇》);水氣病水氣凌心,出現“不得臥”;咳嗽上氣、肺病,痰濁壅滯于肺,肺失宣降,出現“但坐不得眠”、“喘不得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等皆為實邪壅滯胸腹所致。臟腑陰陽失調引起的不得臥,如寒邪外束,陽氣郁閉于里不得外越,出現“短氣但坐”(48條);百合病肺陰虛,虛熱上擾,出現“欲臥不能臥”(《百合狐?陰陽毒病篇》);腎陰不足,心火亢盛,心腎不交,出現“心中煩,不得臥”(30條);厥陰病陰寒內盛,陽脫于外,出現“躁不得臥”(344條)等。病中能否安臥可判斷疾病預后。如吐血與咳嗽喘逆并見的病人,日久可致陰虛,進而出現陰不斂陽,虛陽外越。若病人“不得臥”,說明陰陽將離絕。故《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篇》指出:“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2.3 僻、不遂:僻,即口眼歪斜,為面部患側肌肉松弛,健側肌肉緊張拘急,牽拉患側肌肉所致。不遂,即半身或但臂不能隨意運動。如中風病氣血虛損,外感風邪,經脈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失養(yǎng),出現“僻”、“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中風歷節(jié)病篇》)。

2.4 目不:,《說文解字》:“目搖也”,即指眼球左右上下轉動靈活自如。陰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出現“目直視不能”(88條)。痙病見直視為風邪強盛,五臟精氣將絕之危候。故《臟腑經絡先后病篇》指出:“目正圓(兩目直視,眼珠不能轉動)者痙,不治”。

2.5。骸墩f文解字》:“目動也”,即眼皮跳動。在仲景筆下,也指全身或局部皮膚肌肉不自主的掣動。38條“筋惕肉”、84條“身動”及黃汗病“身”,為陽虛不能溫煦筋脈肌膚所致;158條“皮”,為陰陽氣血皆虛,筋脈肌肉失養(yǎng)所致;肝中風出現的“頭目”,脾中風出現的“皮目”(《五臟風寒積聚病篇》),皆為風邪侵襲,筋脈肌膚拘急所致;《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篇》之“身體”,為風痰阻滯肌腠所致。

2.6 振、搖、栗:振、搖,即身體振顫、搖晃,站立不穩(wěn);栗,即發(fā)抖、哆嗦,亦稱戰(zhàn)栗。痙病因風邪客于機體,風上行主動,出現“獨頭動搖”。《痙濕病篇》正邪交爭于半表半里,正氣抗邪外出,出現“蒸蒸而振”(104條)。陰陽俱虛,筋脈失于溫煦濡養(yǎng),出現“寒栗而振(89條)。腎陽虛衰,出現“身振振欲擗地”(84條)。痰飲壅塞,胸部氣閉腎氣虛衰,攝納無權,均可出現“息搖肩”。若呼吸困難的同時出現身體動搖不定,為氣虛之極,預后多不良。故《臟腑經絡先后病篇》指出:“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2.7 頸項強急、背反張(嚴重者臥不著席) 頸項強急,即項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背反張,其狀為頭后仰,兩臂后翻,亦稱角弓反張。是痙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為風寒之邪侵犯太陽,氣血積聚,經脈不舒或熱灼津液,筋脈失養(yǎng)所致。

2.8 叉手自冒心:即兩手交叉,按其胸部,為心陽虛衰不能自主所致。傷寒太陽表證發(fā)汗過多,心陽隨汗液外泄,心陽不足,覺空虛無主,虛則喜按,故患者兩手交叉按其胸部,以求稍安(64條)。

2.9 循衣摸床:即兩手不停地循衣邊或床沿摸索不停,為病情危重失神之征兆。傷寒陽明病熱極津枯,出現此癥(217條)。

2.10 腳攣急:即足趾內?,不能伸直,踝關節(jié)活動受限。為陰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所致。如219條為陰液不足;痙病熱盛耗傷陰液,均可出現“腳攣急”。
  
望形體動靜姿態(tài)變化,對分析病機、指導治療、判斷預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整理仲景望形體姿態(tài)變化,對提高臨床診斷技術、辨證論治水平將大有裨益。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