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見《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即魘,詳該條。
病名。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即夢遺。詳該條。
病名。見《外臺秘要·虛勞》即夢遺。詳該條。
病證名。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又稱夢遺。詳該條。
病證名。即初生不啼!稘幘V目·保嬰經(jīng)驗方》:“初生不能發(fā)聲,謂之夢生!痹斠姁灇馍鷹l。
做夢,夢見。《靈樞·yin邪發(fā)夢》:“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爇。”又:“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素問·脈要精微論》:“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
清代醫(yī)家。靖江(今屬江蘇)人。生活于18世紀。精醫(yī)術(shù),與葉天士、何澹庵齊名。尤長外科瘡瘍。嘗有人患足痛不愈,診之知有膿在骨間,令先服麻醉藥,再破其皮肉,于骨上取孔插入麥稈,吸膿、敷藥,膿凈而愈。又以意念轉(zhuǎn)移法治愈心火上攻之目疾。所著醫(yī)案及《刀圭圖式》,已佚。弟子羊敬安,得其傳,亦有醫(yī)名。
病名。出《靈樞·經(jīng)筋》。十二經(jīng)筋病中m.quanxiangyun.cn/rencai/的手陽明筋病。《靈樞注證發(fā)微》:“此證當發(fā)于四月之時,故名之曰孟夏痹也!鞭r(nóng)歷四月為孟夏。詳見手陽明經(jīng)筋病條。
清代醫(yī)家。字荇洲。洵陽(今河北三河)人。癢山。嗜岐黃術(shù),凡遇得心應手之方必錄,或系家傳,或采群書,歷三十余年,累積成冊,復采謝金聲新錄《回生錄》、《經(jīng)驗集》兩書之精粹,合輯為《春腳集》四卷(1846年),按人身部位類列方,并附內(nèi)、外、婦、幼科選方。
唐代醫(yī)學家。汝州染(今河南臨汝)人。少好醫(yī)藥及煉丹術(shù),嘗師事孫思邈學習陰陽、推步、醫(yī)藥。舉進士,睿宗在藩時,召為侍讀。長安(701-704年)中為同州刺史,故世稱孟同州。神龍初(約705年),致仕歸伊陽之山,日以藥餌為事。撰《補養(yǎng)方》三卷,經(jīng)張鼎增補,改名《食療本草》三卷,現(xiàn)存敦煌莫高窟發(fā)現(xiàn)之古抄本殘卷及近人輯佚本。又撰有《必效方》三卷,今佚,在《外臺秘要》、《證類本草》等書中多有引錄。嘗創(chuàng)用白帛浸于黃疸患者尿中,涼干并按日推列對比,以觀察黃疸病療效。另著《家祭禮》一卷、《喪服正要》一卷、《錦帶書》等,均佚。
病名。出《靈樞·經(jīng)筋》。十二經(jīng)筋病中的足太陰筋病。《靈樞注證發(fā)微》:“此證當發(fā)于七月之時,故名之曰孟秋痹也!鞭r(nóng)歷七月為孟秋。詳見足太陰經(jīng)病候條。
明代兒科醫(yī)家。字春沂。祖籍山東,系孟子后裔。因先世自宋南渡后,以醫(yī)知名,世居吳門(今江蘇蘇州)。幼穎悟,先習儒,游于焦澹園之門。父病垂危之際,命習醫(yī)業(yè)。研習有年,醫(yī)術(shù)日進,尤精兒科,以善治小兒痘疹聞名。嘗任南京太醫(yī)院吏目。性通脫不羈,好施予,所得金錢,悉予濟貧,卒時囊無余物。后據(jù)其專研先賢兒科醫(yī)書心得,參合臨證體會,編成《幼幼集》四卷(1593年)。書中包括《孟春沂治痘詳說》、《孟氏雜證良方》、《錢氏經(jīng)驗良方》、《上用方》各一卷。重視小兒虎口指紋診法,注意配合四時用藥,對疳證治療頗有心得。子三人,皆承家學。次子景沂,以大方脈著名。
清代醫(yī)家。字介石。江寧(今屬江蘇)人。長于兒科證治。撰《幼科直言》六卷(1725年)。首論痘癥,次述痧癥,并列兒科雜證及方藥。
病名。出《靈樞·經(jīng)筋》。十二經(jīng)筋病中的手心主即手厥陰筋病!鹅`樞注證發(fā)微》:“此證當發(fā)于十月之時,故名之曰孟冬痹也!鞭r(nóng)歷十月為孟冬。詳見手心主經(jīng)筋病候條。
病名。出《靈樞·經(jīng)筋》。十二經(jīng)筋病中的足少陽筋病!鹅`樞注證發(fā)微》:“此證當發(fā)于正月之時,故名之曰孟春痹也!鞭r(nóng)歷正月為孟春。詳見足少陽經(jīng)筋病條。
清代醫(yī)家。字覃懷。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醫(yī)游于靈邑,與喬樹燾常共論醫(yī)理。嘗手訂《傷寒點精》(或作《張仲景傷寒原文點精》)兩卷。編次遵柯琴之例,注釋則匯萃名家精論,參以己意,為之闡發(fā)校正。
五代后蜀皇帝。初名仁贊,字保元,孟知祥第三子。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人。好方藥,母有病,屢更太醫(yī)不效,自制方餌進之,遂愈。群臣有疾,親召診視,醫(yī)官欽服。曾令翰林學士韓保升等取《新修本草》并《圖經(jīng)》參校刪定,稍增注釋,成《蜀本草》(即《重廣英公本草》)二十卷,已佚,其佚文收入《證類本草》等。
明代養(yǎng)生家。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字福兆,號伯山。世業(yè)醫(yī)。家藏方書甚多,因而披閱,尤留心養(yǎng)生。謂人之生賴飲食以滋養(yǎng),方能保天和而無疾,然飲食亦有宜忌,遂取與人最為關(guān)切之飲食,著成《養(yǎng)生要括》(一名《食物本草》,1634年),以介紹水、土、谷、果、蔬菜、鱗介類之功用、主治。其中不少內(nèi)容采自《本草綱目》。
異痘之一。指痘出蒙頭滿面。為痘毒上攻頭部所致。治宜疏解敗毒,用《醫(yī)宗金鑒》松肌通圣散。
證名。見《醫(yī)學綱目》卷十七。即朦昧。參見該條。
病名。系指咽喉焮紅,浸腫疼痛甚則化膿塞咽的疾病!锻庾C醫(yī)案匯編》卷一描述該病“其來勢太猛,倘猛不可遏”,故曰猛疽。其原因多由肺肝二經(jīng)蘊痰毒邪火上攻咽喉所致。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方用普濟消毒飲等加減。該病類似今之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后壁膿腫等。參見喉癰條。
證名。系指眼珠外觀無異常而目盲的病證。見《素問·五臟生成篇》。
證名。指神志昏昧,意識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狀。《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不及,……民病胸中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
病證名。痧證病發(fā)暈悶倒地者。《痧脹玉衡·悶痧》:“痧毒中心,發(fā)暈悶倒地,一似中暑、中風,人不知覺,即時而斃。此痧之急者。”治法,如略有蘇醒,扶起放痧;不愈,則審脈服藥施治。如發(fā)暈不醒,扶之不能起,審脈辨證,先用藥數(shù)劑灌醒,然后扶起放痧,漸為調(diào)治。刮痧取紫宮、膻中、中脘、中庭,并刺間使、大陵穴。方用金花散、薄荷湯、藿香湯等。參見痧條。
病證名。出《養(yǎng)兒寶》。又名悶腸生、悶臍生、夢生、生后不啼、草迷。指嬰兒生下悶絕不啼。相當于新生兒窒息。即初生不啼。詳該條。
病證名。
①出《幼科全書》。即初生不啼。詳該條。
②指新生兒肛門有膜閉塞的先天性畸形!厄灧叫戮帯肪砦澹骸坝袗災毶,兒糞門有一膜,閉住其氣,故不能出聲。”詳見無谷道條。
證名。心胸悶亂,眼目昏花之證。屬熱證、實證!端貑枴び駲C真藏論》:“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悶瞀,此謂五實。”高士宗注:“悶,郁也;瞀,目不明也!
病證名。指麻疹閉表,疹難透出!堵檎铌U注》:“悶瘄之癥,有熱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隱者;有頭面微出而身上俱無者;有身上微影而頭面胸背俱無者;有形跡在內(nèi)而外不見形者;有皮膚隱隱紫赤者;有紅紫遍身紫黑成塊者!迸R床分風閉、火閉、食閉、痰閉四證。詳見各條。
出《大生要旨》。即嬰兒生下不啼哭。詳悶氣生條。
①針刺輔助手法名。指出針后,以手指捫按穴位,掩閉針孔,無令正氣外泄的方法。補法多用之!夺樈(jīng)指南》:“捫者,凡補者出針時用手捫閉其穴也。”《針灸問對》:“補時出針,用手指掩閉其穴,無令氣泄,故曰捫以養(yǎng)氣!
②推拿手法名。見《保生秘要》。兩手擦熱后迅速地將一手按放在某一穴位上。有散寒通絡等作用。
循摸。
①診查方法之一。《素問·舉痛論》:“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蓖醣ⅲ骸皰校,以手循摸也!
②治療方法之一!端貑枴るx合真邪論》:“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蓖醣ⅲ骸皰醒,謂手摸。切,謂指按也。捫而循之,欲舒緩。切而散之,使經(jīng)脈宜散!
人體結(jié)構(gòu)名。又名門齒、前板牙。居于牙列中間的切齒,上下各有四個。主要具有切斷食物及輔助發(fā)音的作用。是望診中判斷牙齒的潤澤或枯槁的主要部位。
病名。見《外科大成》卷二。指瘰疬之堅硬如磚者。參見瘰疬條。
①人體部位名。指五臟在面部分屬部位!锻\遵經(jīng)》:“所謂門戶者,闕庭:(印堂)肺門戶;目:肝門戶;耳:腎門戶;口:心、脾門戶!薄睹}經(jīng)》:“病人首部,耳目口鼻有里氣起,入于口者,為入門戶!
②指經(jīng)氣出入道路!鹅`樞·衛(wèi)氣》:“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jié)契紹于門戶。”
病證名。又名齒傷。指因外傷牙齒搖動。治宜化瘀止血、藥用云南白藥。
①建筑物的出入口處作為開關(guān)的設備!鹅`樞·玉版》:“窺門而刺之者,死于堂上。”
②指氣穴、俞穴,經(jīng)氣循環(huán)而出入之處!鹅`樞·小針解》:“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
③指針刺的針孔!端貑枴るx合真邪論》:“推闔其門,令神氣存!
④門徑;境界。《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
病名。系指舌粗硬如石結(jié)核或不結(jié)核但口舌日見短小的病證!逗砩鄠湟氛J為本病之病因為內(nèi)傷心經(jīng)所致。參見舌疳條。
生理學名詞。指須色華美而修長濃密!鹅`樞·五音五味》:“美須者陽明多血!
生理學名詞。指眉毛秀美而修長濃密!鹅`樞·五音五味》:“美眉者太陽多血!薄鹅`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美眉。”
生理學名詞。指骨骼強壯!鹅`樞·論痛》:“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而火焫!
病證名。系指目病有每年至某個季節(jié)復發(fā)規(guī)律的病證。古人認為與六氣主歲有關(guān)。見清·王子固《眼科百問》。
病名。因感染霉菌導致的陰道炎。其中約80-90%的霉菌性陰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癥見外陰奇癢,甚至潰爛疼痛,陰道灼痛,排尿時更為明顯,或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帶下粘稠,呈白色豆渣樣或凝乳樣,陰道壁有白色偽膜覆蓋,擦拭后可見粘膜發(fā)紅等癥。治療以陰道局部沖洗、上藥為主,如用細葉香薷蒸餾液,或一枝黃紅(《中草藥通汛》1957年6期)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使用盆浴洗澡,以減少傳染和被傳染;颊卟苊庑越,夫婦同時治療。治療尚可參帶下、陰癢各條。
梅毒專著。二卷。明·陳司成撰?1632年。內(nèi)容分總例、或問、治驗、方法及宜忌等五部分。書中對于梅毒的證治敘述較詳。尤以砷劑治梅毒,為最早之記錄。現(xiàn)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指婦女初懷孕!墩f文》:“婦始孕,腜兆也!薄妒備洝肪硪话傥迨模骸叭焉镏,月水乍聚,一月為腜!
背部脊柱兩旁的肌肉群。
病名。指一種皮膚疾患,其癥狀為頭發(fā)突然成片脫落。見《本草綱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風。詳見該條。
醫(yī)方著作。八卷。清·梅啟照輯?1878年。本書原為梅氏對其所刊行《驗方新編》十六卷本的續(xù)補的八卷,其后刊印單行本,改為此名。書中仿《驗方新編》體例,新輯了臨床各科民間驗方,還輯入了“葉天士眼科”及《痧癥全書》等內(nèi)容,現(xiàn)有清刻本及近代鉛印本。
隋代僧人、醫(yī)家。號文梅。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精醫(yī),善治瘴癘、雜病,治多奇中。撰《深師腳氣論》、《梅師集驗方》、《僧深集方》三十卷,已佚。佚文散見于《證類本草》。
病名!逗砩鄠湟罚骸按税Y發(fā)來滿喉俱有,紅黃白點似梅花,痰涎壅盛,舌硬面紅,潮熱作渴……”治宜清熱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減。
皮膚針療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針進行刺激而名。見該條。
皮膚針之一種。因針柄一端集針五枚形如梅花,故名。參見皮膚針條。
病證名。見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其癥見黑睛生翳成片,狀如梅花瓣。參見翳條。
證名!堆劭迫份d:此證之病因?qū)俑翁。肝虛受克而淚橫溢出,點滴如梅花碎地之狀。參見流淚癥條。
病名。咽喉部有異物感。以其發(fā)如梅核窒礙咽喉,故名!督饏T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所載述咽中如有炙臠”;當屬此病。《赤水玄珠·咽喉門》:“梅咳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古今醫(yī)鑒·梅核氣》:“梅核氣者,窒礙于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郁結(jié),致斯疾耳。”因情志郁結(jié),痰氣凝滯所致。治宜理氣解郁化痰,用半夏厚樸湯、加味四七湯、噙化丸等方。本證見于慢性咽喉炎、神經(jīng)官能癥等疾患。
病名。膈癥之一。喉間似為梅核所梗,膈間疼痛或堵悶之證。因氣郁痰結(jié)或瘀血所致。《雜病源流犀燭·噎塞反胃關(guān)格源流》:“梅核膈者,喉中如有物,膈間痛,死血居多,宜昆布、當歸、桃仁、韭汁、童便、甚加大便;亦或因痰結(jié),宜滌痰丸!夺t(yī)鑒》謂,或結(jié)于咽喉,時覺有所妨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由氣郁痰結(jié)而然者,正指此也!眳⒁噎膈、梅核氣條。
清代醫(yī)家。字東閣。四川瀘縣人。光緒乙酉(1885年)拔貢,后中舉人。主講川南書院,兼通醫(yī)學,晚年醫(yī)術(shù)益精。著《內(nèi)經(jīng)精華》、《辨證要訣》、《梅氏藥物》等,未梓。年79歲卒。
病名。楊梅瘡毒未盡,漫延上沖于咽喉而發(fā)此病。參見楊梅喉癬條。
明代醫(yī)家。字符實。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醫(yī)術(shù)。初至平溪,值疫癘流行,施藥救之,全活無數(shù)。萬歷甲午(1594年)入棘闈供事,分試劉司理疾篤,微息垂絕,群醫(yī)視之,卻步而走。元制方進劑,起死回生,十余日康復如初,人皆譽之為醫(yī)神藥神。著《藥性會元》三卷。陳性學為之序,謂:“詞簡而詳,理約而明,指實而核,族類以部而分,方所以產(chǎn)而別,性味以品而殊,燮之以陰陽,別之以經(jīng)絡,濟之以水火,參之以君臣佐使,附之以畏惡忌反,析明驗于方施,識成功于己試。不必遠稽古籍,近搜旁門!鄙醯煤迷u。
唐代道士。知醫(yī),撰《梅崇獻方》五卷,《醫(yī)門秘錄》五卷。均佚。
唐代僧人、煉丹家。蜀州江源(今四川松潘)人。攻丹術(shù),知醫(yī)。撰《石藥爾雅》一卷,已佚。
清代醫(yī)家。生平未詳。輯有《婦科秘方》四卷(1829年刊行)。
病名。即眉心疔。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詳參眉心疔條。
病名。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風毒、印堂疽。出《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三。指疔瘡生于兩眉中心印堂穴。證見:色黑木痛、麻癢甚、根硬如鐵釘之狀,寒熱并作。其治同疔瘡。切忌擠壓碰撞,以免走黃。
①眉毛的內(nèi)側(cè)端。
②經(jīng)穴名。指攢竹穴。屬膀胱經(jīng)。位于眉毛的內(nèi)側(cè)端。《素問·骨空論》:“從風憎風,刺眉頭!蓖醣ⅲ骸爸^攢竹穴也!
醫(yī)案著作。二卷。清·葉桂撰,郭維浚編。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國醫(yī)學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溫、時癘、暑、燥、寒、冬溫、瘧疾等各類時癥;下卷記述婦、兒、痘疹、外科。每類病證之醫(yī)案均重點介紹辨證立法及處方,辨析疑似之證,掌握各類疾病治法。其中婦科治案記述尤詳。現(xiàn)存《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病證名。出《衛(wèi)生寶鑒》。指眉間生瘡。證見胃間生瘡如癬,流脂成片,瘙癢不已。由小兒胎熱上蒸而生。治宜內(nèi)服清熱解毒、消風止癢之劑,外用五倍子、生白礬研細,麻油調(diào)敷。
病名。眼眶上緣額骨作痛。見《丹溪心法》卷四。又名眉框痛、眼眶骨痛!峨s病源流犀燭·眉棱骨痛》:“眉棱骨痛,風痰濕火,俱有病也!蓖L痰眉骨痛連于目,不可開,晝靜夜劇者,宜芎辛導痰湯;由痰火眉心并眉梁骨痛者,宜二陳湯送青州白丸子;由風熱挾痰而痛者,宜芷苓散;由中風寒而痛者,宜羌烏散;由濕痰眉眶骨痛,身重者,宜芎辛導痰湯加川烏、白術(shù)。選奇湯、上清散二方為總治眉棱骨痛之劑。戴復庵分二證:一為肝經(jīng)傷,頭痛,眼不可開,晝靜夜劇,用導痰湯加川烏、細辛;一為肝虛而痛,方見光明即發(fā),用生地黃丸、熟地黃丸。參見眉眶痛、眼眶骨痛等條。
骨名。額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緣。
證名。即眉棱骨痛。見《丹溪心法》卷四。詳參眉棱骨痛條。
病名。又名發(fā)眉疽、眉發(fā)、發(fā)眉、眉發(fā)疽、鳳眉疽。證見疽生眉骨上,形長如瓜,堅硬,疼痛引腦,色赤焮紅、二目兼腫。多因內(nèi)蘊濕熱火毒、外感風熱之邪所致。治宜清熱消腫,化毒止痛。方選仙方活命飲加減。外用沖和膏等。
證名。又名眉眶痛。多種疾病可出現(xiàn)眉骨疼痛。由于鼻淵引起者證見:眉棱骨疼痛,頭昏悶脹、鼻涕多而黃稠。多因風熱上攻,蒙蔽清竅所致。宜祛風清熱、芳香醒腦,滌濁開竅。方選辛夷蒼耳子散。其它感受風熱、火毒上攻、濕熱熏蒸、寒濕痹阻均可出現(xiàn)伴有眉骨疼痛的病證,宜結(jié)合全身情況,分別施治。
骨名。眉棱骨的簡稱。詳該條。
病名。出《瘍醫(yī)大全》卷十。指眉中瘙癢,破潰流滋、蔓延額上、眼胞等處的疾病。似今之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濕疹。多因外受風濕、內(nèi)有肝血不足所致。治宜疏風祛濕養(yǎng)血和血。內(nèi)服消風散、或羌活勝濕湯加減,外以青黛膏、無極膏搽之。
病名。即眉疽。出《瘍科心得集》卷上。詳參眉疽條。
病名。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指出于眉部之疔瘡。其治參疔瘡條。
眼科手術(shù)器械。鋼鐵制作。用以剔除外障之膜翳等。見《審視瑤函》。
聚集的眉毛。
經(jīng)穴名。出《脈經(jīng)》。別名小竹。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發(fā)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布有額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赤,鼻塞,眩暈,癲癇等。沿皮刺0.3-0.5寸。
經(jīng)穴別名!端貑枴庋ㄕ摗份d:“眉本二穴!蓖醣ⅲ骸皵竹穴也!眳⒁姅竹條。
眉毛!鹅`樞·陰陽二十五人》:“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眉有毫毛!
中藥學名詞。指一種藥物計量的估量性單位。多用以計算果實或根塊類藥物。如大棗、枳實、附子等。《新修本草》卷一:“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當先去心皮畢,秤之,以一分準十六枚。附子、烏頭若干枚者,去皮畢,以半兩準一枚。枳實若干枚者,去核畢,雙一分準二枚。橘皮一分準三枚!焙笫婪絼┲谐齻別藥(如大棗)外,絕大部分藥物已改用重量單位計量,以保證藥量精確。
郁熱沉重。《素問·氣交變大論》:“民病肩背瞀重!
昏冒郁悶!端貑枴ちo大論》:“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郁注下。”
證名。指悶亂煩熱之狀!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吧訇幩咎欤蛣賱t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fā)熱耳聾目瞑,……”“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
證名。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倍嘀富杳良鏌⿶灥陌Y狀!夺t(yī)學綱目》卷十六:“蓋瞀者,昏也;悶者,煩也。凡瞀而不悶者,名曰昏迷。悶而不瞀者,名曰虛煩。今曰瞀悶者,謂昏迷虛煩并病。”
昏蒙迷惑,精神錯亂!端貑枴ちo大論》:“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
①眩暈、昏悶。《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熱瞀瘛,皆屬于火!薄鹅`樞·經(jīng)水》:“是動則病肺脹,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
②郁悶,煩悶,見“瞀悶”。
③郁熱,悶熱。見“瞀熱”、“瞀重”。
④昏迷,精神錯亂。見“瞀昧”。
經(jīng)穴別名。即復溜。參見該條。
證名。即眩暈。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夺t(yī)學入門》卷五:“頭眩……或云眩暈,或云眩冒。眩言其黑,暈言其轉(zhuǎn),冒言其昏,一也!痹斞C皸l。
證名。兩手交叉按于心下之證。因胸陽不足,病人自覺心正是空虛而悸動不寧,故喜以手按心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成無己注:“發(fā)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于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眳⒁心悸條。
病證名。見《世醫(yī)得效方》卷三。又稱中暑眩暈。該詳該條。
病名。感受暑熱,傳入腸胃而致的疾病。為暑病輕證。見《丹溪心法》卷一。《醫(yī)林繩墨》卷一:“冒暑者,其人元氣有余,但不辭勞苦,暑熱冒于肌表,而復傳入于里,以成暑病也!辈≡谖概c大腸,證見腹痛水瀉,口渴欲飲,心煩躁熱。治宜清熱祛濕,用黃連香薷飲、天水散或六和湯!峨s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尋常感受暑氣,致腹痛水瀉者,乃胃與大腸感邪之故,或惡心嘔吐者,乃胃口有痰飲,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是暑病之輕且小者!敝斡们迨钍、解暑三白湯和香薷飲等方。參見暑病條。
指平素患有頭目眩暈的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fā)汗。以此表里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病名。感冒之一種。見《丹溪心法附余·傷寒》。為寒邪罩冒體表,證見遍體酸疼,頭亦微痛,畏寒發(fā)熱而乏汗,脈浮。治宜辛溫解表法(見《時病論·冒寒》)。詳見風寒感冒條。
病名。感受風邪所致的感冒輕癥!夺t(yī)學入門·風》卷五:“冒風惡風,多屬肺。”《時病論》卷二:“冒風者,風邪冒于皮毛,而未傳經(jīng)入里也。汪讱庵曰:輕為冒,重為傷,又重則為中?梢娒帮L之病,較傷風為輕淺耳!弊C見惡風、微熱、鼻塞、聲重,頭痛、咳嗽,脈來濡滑。宜微辛輕解法。參見感冒、傷風等條。
①覆蓋,遮蓋!秱摗け嫣柌∶}證并治》:“病人叉手自冒心!
②恍恍惚惚!端貑枴饨蛔兇笳摗罚骸坝裘懊擅粒耐暴喑。”
③眩暈,昏瞀!端貑枴の迮K生成》:“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運氣術(shù)語。系運氣中六氣變化之一。指萬物向繁茂方向發(fā)展!端貑枴ちo大論》:“少陽所至為茂化!睆埦霸雷ⅲ骸拔锩,熱化布m.quanxiangyun.cn/zhuyuan/也。”
運氣術(shù)語。以十二支分主六氣。則卯酉主燥金之氣!端貑枴の暹\行大論》:“卯酉之上,陽明主之!彼讣礊殛柮髟锝稹
針刺補瀉法用語。語出《千金要方》用針略例:“欲補從卯南,欲瀉從酉北!笔浜戏轿唬好菛|方,午是南方;酉是西方,子是北方。卯南指的是午,酉北指的是子。后世補瀉法中以左轉(zhuǎn)從午,屬補,右轉(zhuǎn)從子,屬瀉。與此說相類。
針刺補瀉法用語!断胭x》:“補自卯南轉(zhuǎn)針高,瀉從卯北莫辭勞!泵鲜俏绲姆轿,意指捻針時大指向前(左轉(zhuǎn))為補;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針時大指向后(右轉(zhuǎn))為瀉。與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參見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