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藥隱效作用談中醫(yī)火神派的用藥特色[原創(chuàng)]
李志春 靈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472500
[摘要] 方藥的隱效作用是基于方劑成分的復雜性及作用對象的多態(tài)性,因而使其進入機體后的作用具有可變性。中醫(yī)火神派從陰陽上探求疾病之本源,使萬變之疾無以遁形。本文從
四逆湯、
桂枝之方證及臨床案例進行探析,并以現(xiàn)代科學加以闡釋,旨在探明火神派醫(yī)理的科學性及扶陽學說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關鍵詞] 隱效作用 鄭欽安 中醫(yī)火神派 四逆湯
桂枝湯 眾所周知,中醫(yī)的特色是辨證論治。“方從法出”,“法隨證立”,“有是證用是方”均是言明方證對應的重要。然而在近代尤其是現(xiàn)代的中醫(yī)臨床上,辨病尤顯其重要,因而衍生出不少的專方專藥,進而又揭示了一些人們容易忽視的規(guī)律:雖說患者的病機證候各有差別,但不同證候使用同一方藥卻均能取得良好的療效,而一些證候基本相同的病人經(jīng)不同醫(yī)生診治卻給出不同的治法方藥而療效又無顯著差異,又據(jù)仲景“有
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而中醫(yī)臨床又證實
小柴胡湯廣泛適用于血弱氣盡、邪正相搏之外感,又適用于樞機不利、氣機郁結、脾胃失和、三焦不暢之內傷病癥,及相同主癥以不同的方藥治療,無疑又揭示了一種潛規(guī)律,故此提出方藥的隱效作用,即
由于方劑成分的復雜性以及其作用對象的多態(tài)性,方劑進入機體后最終顯現(xiàn)的功效并非固定,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可變性,就是說一首方劑除了存在傳統(tǒng)上公認的功效和之外,還潛隱著其他功效。[1]。對此,筆者頗為贊同,尤其是近來在火神醫(yī)理的研究和實踐中更是體會尤深。茲不揣淺陋,將其體會淺述如下。
1. 從四逆湯證及臨床醫(yī)案看方藥隱效作用 四逆湯是中醫(yī)火神派的第一大主方,始見于《
傷寒論》,由炙
甘草、干
姜、
附子組成,具回陽救逆之功,主用于少陰病證見四肢厥逆、惡寒倦臥、
嘔吐不渴、
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細,或太陽病誤汗
亡陽而見四肢厥逆、面色蒼白、脈微細[2],總以陽微欲脫為其證候特點;鹕褡趲熰崥J安以此方既能回陽,則亦能扶陽補陽,統(tǒng)治一切陽虛之證。并謂“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shù)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醫(yī)法圓通·四逆湯圓通應用法》)!逼澟e火神名家醫(yī)案四則以析之:
1.1 鄭欽安重用姜附療吐血案 成都府知府夫人患吐血病經(jīng)年,遍請名醫(yī)無效,眾醫(yī)或認為是血熱妄行;或認為是
陰虛火旺,逼血外溢。結果愈治愈壞,日趨嚴重。后請名醫(yī)鄭欽安診視。時見面容蒼白,雖是夏至季節(jié),床上還鋪著皮氈,蓋著絲棉大被,舌質淡紅,苔白膩。即斷陰寒陽浮,藥用:制附片四兩、炮
干姜四兩、
炙甘草二兩。藥后,周身涼爽,胸口舒暢,吐血得止,且能進食。病人坎途,由此而愈。
1.2 吳佩衡大劑四逆湯治愈重癥肺膿瘍案 患者海某,女,19歲。因剖腹產(chǎn)失血過多,經(jīng)輸血后,突然高燒40℃以上。經(jīng)用青、
鏈霉素等治療,體溫降低,一般情況反見惡化,神識昏憒,呼吸困難,白細胞高達 20×109/L以上。因病情危重,不敢搬動,未作X線檢查,于1959年1月3 日邀吳佩衡會診;颊呱裰静磺,面唇青紫灰黯,舌質青烏,鼻翼煽動,呼吸忽起忽落,指甲青烏,脈弦硬而緊,按之無力而空。辨為心腎之陽衰弱已極,已現(xiàn)陽脫之象。治唯扶陽抑陰,強心固腎,主以大劑四逆湯加
肉桂,藥用:附片 150g、干姜50g、肉桂(研末,泡水兌入)10g、甘草20g。預告病家,服藥后若有嘔吐反應,且吐后痰聲不響,氣不喘促,尚有一線生機。藥后果吐痰涎,神識較前清醒,嗜臥無神,舌尖已見淡紅,苔白滑厚膩,鼻翼不再煽動,咳出大量膿痰,脈象同前。前方加
法夏10g、
茯苓20g、甘草減為8g。三診時神清,唇舌指甲青紫大退,午后潮熱,仍有咳喘,咯大量膿痰,脈弦滑。前方出入:附片200g、干姜10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兌入)10g、公丁5g、法夏、
橘紅各10g、
細辛5g、甘草8g。此后病入坦途,諸癥均減。經(jīng)X線檢查,雙肺有多個空洞,內容物已大半排空。細菌培養(yǎng),檢出耐藥性金葡菌,最后診為“耐藥性金葡菌急性嚴重型肺膿瘍”。仍以附片150g、干姜50g、
陳皮、
杏仁、炙
麻黃各8g善后,1周后痊愈。(《吳佩衡醫(yī)案》)
1.3 范中林治療假熱真寒案 車某,男,74 歲,四川成都人。1975年4月初感受風寒,全身不適。自擬溫補湯劑服之,病未減輕,勉強外出散步,受風而病情加重。頭昏體痛,面赤高熱,神志恍惚。查體溫39℃。診為
感冒高熱,注射
慶大霉素,高燒仍不退,病勢危重,邀范氏至家中急診:陣陣
昏迷不醒,脈微欲絕。已高燒三日,雖身熱異常,但重被覆蓋,仍覺心中寒冷。飲食未進,二
便閉塞。雙顴潮紅,舌淡潤滑,苔厚膩而黑。辨證:患者高熱,
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陽熱之象。但雖高熱,反欲重被覆身;身熱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卻腹無所苦;苔黑厚膩,但舌潤有津;高燒神昏,無譫妄狂亂之象,而脈現(xiàn)沉微。參之年已古稀,體弱氣衰,實一派少陰孤陽飛越之候,生氣欲離,亡在傾刻。雖兼太陽表證,應先救其里,急投通脈四逆加
蔥白,直追散失欲絕之陽。處方:制附片(久煎)60g、生甘草30g、干姜、蔥白各60g。服上方2劑,熱退,黑苔顯著減少。陽回而陰霾初消,陰陽格拒之象已解。但
頭痛、身痛,表證仍在;
腎陽虛衰,不能化氣,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黃附子甘草湯驅其寒而固其陽,加蔥白生少陽之氣,處方:麻黃 10g、制附片(久煎)60g、生甘草 20g、蔥白120g。上方服 4 劑,頭不覺昏,二便通利,黑苔退盡,唯身痛未除。雖陽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陰寒內盛,呈陽虛身痛之象。宜溫升元陽而祛寒邪,以四逆加遼細辛主之。處方:制附片(久煎)60g、炙甘草20g、干姜30g、遼細辛6g。服2劑,余證悉除,以
理中湯加味調理之。(《范中林六經(jīng)辨證醫(yī)案選》)。
1.4 李可四逆重劑四逆療呃逆案 郭某,男,40歲。從入室至診脈的5分鐘內,連連呃逆7次,聲高息涌,面赤如妝,舌淡水滑,六脈沉細,痛苦不堪。詢其始末,據(jù)云經(jīng)營小煤窯,心勞力拙,常覺口舌干燥,眼冒金星。粗知醫(yī),自認為火證,服三黃
石膏湯半劑,夜半發(fā)呃,至今已3晝夜,中醫(yī)藥罔效。從脈證判斷,此必勞倦內傷之體,腎元久虛于下,火不歸原,誤作實火,致苦寒傷陽,中焦冰結,阻遏陽氣不通上達。已見陽浮欲脫之象,幸在壯年,尚不致危殆,法宜大劑回陽破陰,開冰解凍之劑:炙甘草60g、附子30g、干姜30g、
吳茱萸30g(開水沖洗7次)、
丁香10g、
郁金10g、
人參15g(另燉)、生
半夏30g、鮮
生姜30g、姜汁20ml(兌入)
大棗20枚,加冷水1500ml,文火取汁500ml,少量多次服。另外,先令患者將自己指甲剪為細絲,裝入煙卷中點燃狠吸,呃逆遂止。后遇街頭,告知服藥1/3劑已愈,惟覺精神萎頓[3]。筆者亦曾治一50歲男性患者,于三年前即有此疾,但癥狀甚輕,經(jīng)醫(yī)調治即愈,近半年來其疾轉劇,雖服藥亦不見其功,癥見呃聲連連,(其于診時竟連作十余聲)稍進冷食則腹脹
腹瀉,脈沉細而弱,舌苔白膩而滑,邊現(xiàn)齒痕。診為中陽不足,脾腎兩虛,擬附子理中湯加味:紅參15g(另煎1小時,兌服)、附子60g(先煎1小時,以口嘗不麻舌為度)、干姜60g、
白術30g、肉桂25g(后下)、
代赭石15g、丁香10g、
沉香1.5g、炙甘草60g、生姜30g、大棗8枚擘,3劑,水煎服。并囑其服藥當忌生冷、粘滑、油膩之品,更當禁酒,適寒溫、避風寒。數(shù)日后面告于余,服藥后其疾已不作矣。
以上數(shù)案,其臨床表現(xiàn)各異,證型亦有不同,從其臨證特點上,或多或少均具陽虛之機。然陽虛乃是衰之漸,陽衰即是虛之甚,欲脫則為衰之劇;鹕裰T家不受萬變的疾病表象所惑,而從陰陽實質上求根本,緊緊抓住陽虛的特點,直從陽虛而斷,重用姜附溫扶真元之火,是不治病的治病真法,故令奏效甚捷,進而說明陽虛正是四逆湯方藥隱效的證候特點,所以但凡陽虛之證,均可在四逆湯上探求之。而方藥隱效的發(fā)揮則受人體正氣的引導,因而使一首方劑具有多向的調節(jié)作用[1],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四逆湯有強心、抗
休克、保護受損心血管系統(tǒng)、抗血脂及對病理狀態(tài)下的機體有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藥理作用[4],尤其是其對T、B淋巴細胞增殖的相反效應,即對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狀態(tài)機體的T細胞有促進作用,并使后者調升至正常水平,同時對B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5],從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上證實了四逆湯對人體正氣的促進作用,因而更能促使其方藥隱效作用的發(fā)揮。
2. 從桂枝湯證及臨床驗案看方藥隱效作用 桂枝湯是火神另一大主方,鄭欽安謂其“乃調和陰陽之第一方”。其方始出《傷寒論》,具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之功,主治外感風寒,營衛(wèi)不和之頭痛
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現(xiàn)代常用于感冒、
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chǎn)后及病后的發(fā)熱、出汗異常(
盜汗、
自汗、黃汗)風濕性關節(jié)炎、
頸椎病、心律不齊、妊娠嘔吐、
遺精、
過敏性鼻炎、多形紅斑、
凍瘡、
蕁麻疹等辯證屬于營衛(wèi)不和的多種疾病[6]。鄭欽安謂“此方本意,非專為太陽而設,實為陰陽不調而設……陽不調之人,用此方,桂、甘、姜、棗宜重,稍加
白芍以斂陰;陰不調之人,
芍藥、甘、棗宜重,以調陰,少加桂以宣陽。陰陽兩不足之人,分兩平用,彼此不偏……”同時以其方可用于一切瘡癥,認為“凡一切瘡癥,皆起于二氣不調,氣、血偏盛,壅滯流行不暢之過……此乃調和氣血之妙法,原不在芩、連、
銀花、
山甲、
大黃之類,專以清火。要知氣血壅滯,方得成瘡,調氣即是行氣,調血即是行血,桂枝重在調陽,白芍重在調陰,氣有余則陰易虧,故倍芍藥加
梔子,氣不足則陰更盛而陽愈弱,故倍桂而加附子!逼澟e筆者驗案以析之:
2.1 丘疹性蕁麻疹 陳某,女,39歲,2007.09.18就診。患丘疹性
蕁麻疹,病已十余日,打針輸液無效,近日加重,某醫(yī)繼以消炎之類藥液輸之,其疾更劇,反致疹上起泡而潰,乃求治于余。診其脈浮緩小緊,按之無力,尺細而寸部略浮大,詢之知其冬季怕冷,斷之陽虛營衛(wèi)不和,治宜溫陽以調其營衛(wèi):桂枝30g、赤白芍各30g、附子30g(先煎1小時)、干姜30、肉桂15g(后下)、
地膚子10g、
蟬蛻10g、
防風15g、炙甘草15g、生姜30g、大棗8枚擘,3劑,盡劑而愈。
2.2 臟寒頸痛 張某,女,42歲,于2006.3.10就診。素有頸疾,突于前日感寒,以致頸痛加劇,難以轉側,且需人以重物擊打或踩其背方能緩解?淘\:舌苔白滑而膩、質淡白而邊現(xiàn)齒痕,脈左手浮緩小緊、右手沉細無力。此為陽虛已極、陰寒內盛、復加外感所致,治宜溫散風寒、回陽救逆,方用桂枝合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當歸10g 、
黃芪30g 、桂枝30g 、芍藥15g 、附子60g(先煎1小時)、麻黃10g、細辛10g(后下) 、干姜30 g、肉桂10g(后下)、
羌活10g、炙甘草30g、生姜5片、大棗8枚,3劑。服后一劑痛減,兩劑若失,三劑而愈。
2.3 多汗癥 李某,男,50歲,二炮招待所。2007.5.28初診,以汗多為訴求治于余。診時即見手上汗出如油,言其平素即是如此,全身亦有汗出,苦此疾已經(jīng)年,且患
高血壓、
糖尿病。察其舌苔滑而膩,邊現(xiàn)齒痕;診其脈細緊無力,尺部兼有澀象,詢知其亦患有前列腺增生之疾。此下焦陰寒內盛兼營衛(wèi)不和,宜溫腎陽以消陰翳,和營衛(wèi)以固表攝汗,桂枝合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主之:桂枝30g、赤白芍各30g、麻黃6g、附子60g(先煎1小時)、細辛6g、肉桂20g(后下)、龍牡各30g、
熟地60g、
龜板15g(與附子一并先煎)、
山萸肉30g、穿山甲6g、
三七粉10g(沖服)、炙甘草30g、生姜30g、大棗8枚擘,3劑。2007.6.2二診。其汗已明顯減少,診時僅見手上微有汗出。藥已中的,仍以前方加味以治之:當歸15g、黃芪90g、桂枝30g、赤白芍各30g、附子100g(先煎1.5小時)、肉桂25g(后下)、熟地90g、龜板30g(先煎)、龍牡各30g(先煎)、代赭石30g、細辛10g、石
菖蒲15g、三七10g、
丹參30g、
木香30g、生
山楂60g、山
萸肉30g、炙甘草60g、生姜60g大棗8枚擘,3劑。后依此方略加變化二診,其汗出一癥告愈。
上述三案,其臨床表現(xiàn)雖異,然其病機特點或為營衛(wèi)不和,或為陰陽不調,其要者皆以失其和協(xié)為主,故以桂枝湯加減以調和之。藥理研究表明[7]:桂枝湯具對實驗動物汗腺、體溫、腸蠕動、免疫功能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鎮(zhèn)痛降血糖、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胃腸消化傳導和解痙止痛的藥效學作用,并能防治關節(jié)炎、頸椎病和
慢性胰腺炎。而桂枝湯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是其發(fā)揮方藥隱效作用的藥理基礎。大量的醫(yī)學文獻表明[8],桂枝湯可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科等多種疾。焊忻啊⒑棺C、
心肌炎、冠心病、
心悸、房顫、早搏、多發(fā)性動脈炎、
眩暈、呃逆、急性胃腸炎、急性
黃疸性肝炎、
泄瀉、過敏性腸綜合征、腸激惹綜合征、慢性潰瘍、闌尾炎、妊娠惡阻、
更年期綜合征、漏乳、滑胎、陰挻、
痛經(jīng)、
經(jīng)行發(fā)熱、
經(jīng)行浮腫、產(chǎn)后外感產(chǎn)后
便秘、
產(chǎn)后腹痛、小兒
遺尿等,這些正是基于桂枝湯的調和陰陽作用而發(fā)揮其方藥的隱效作用。
3. 討論 《內經(jīng)》有言:“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即言陽氣是人生命的根本所在,有陽則生,無陽則死,是故勿宜輕伐。而陰陽之要則在于“陰平陽秘”,即是以陽動為主,陰氣平均為從,陽氣固密的動態(tài)平衡,無陽則陰氣無生,無陰則陽氣無長;鹕褡趲熰崥J安參透《傷寒論》之理,以陰陽為綱,尤重心腎陽氣,特別強調坎中一點真陽的作用,謂:“陽者陰之根也,陽氣充足,則陰氣全消,百病不作”,“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賴此先天一點真氣耳!弊N毒找嗾J為,“陽氣者,抗力之樞紐也”,“既病,則當首重陽用,陽衰一分,則病進一分,正旺一分,則邪卻一分,此必然之理也”;“抗力不足者,壯之以溫”,“抗力衰微,而虛怯過甚者,助之以熱”,“氣足則抗能旺盛,陽和則抗力滋生!闭麓喂谥螠責岵》矫嬉嗍种匾曣枤猓欁o陽氣則以附子溫陽為主,認為:溫熱病用附子是權變之法,因“體弱之人,而病極嚴重之溫邪,纏綿時日,正氣更傷”,“夫正氣旺盛則生,衰竭則死”,此時“當權衡其輕重緩急,不可墨守成規(guī)”,“只有扶持正氣最為緊要”,而“苦寒香開之藥,勢難再進”,“純用清溫開泄,禍不旋踵”。唐步祺積“數(shù)十年臨床經(jīng)驗,凡遇陽虛癥,無論一般所稱之腎炎、肝炎、
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臨床癥狀有陽虛之實據(jù),即不考慮炎癥,輒以四逆湯加味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由此可見,陽氣對人體生命至關重要,尤其是抵御病邪、激發(fā)人體正氣以促進機體康復、決人生死的重要物質。更何況現(xiàn)今之人多有陽虛之質[9],對于陽虛之人,益氣扶陽在其疾病的康復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關鍵。中醫(yī)火神派治病獨重陰陽,尤重陽氣,善用、廣用、重用、專用姜、附、桂等補火助陽藥物,正是抓住了方藥隱效作用的特點,故此在其臨床中率獲捷效,使祖國醫(yī)學這株醫(yī)林奇葩更放異彩!
[
本帖最后由 糊涂王子 于 2010/6/8 06:29 編輯 www.med126.com]
-----------拿次藥效來治病,那主藥效變成的隱性副作用時怎預防?
-----------成分論是否跑偏了
-----------字樣變動得很難看.理論也更難看懂.論文格式乎?
-----------此文寫得好。不過有待高人對火神派的用藥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
-----------探討的深度還不夠
-----------請予指點,看看有哪些可取之處。
-----------火神派治療陽虛確實經(jīng)驗豐富,但需準確辨證并掌握其適應癥,避免絕對化。
-----------此論之旨在于探討中醫(yī)尤其是中醫(yī)火神派辨證用藥之理:萬病之所作,在于陰陽失調,若能謹守此一病機,則可治病之要。至于其他一些錯綜復雜的病狀表現(xiàn),皆在其次,可在調陰陽的基礎上加以施治,則可事半功倍。
-----------看看古人怎樣說:
天高寥廓,六氣回旋以成四時;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萬物?芍^無窮而莫測者也。圣人立法以推步者,蓋不能逃其數(shù)。觀其立數(shù)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載于經(jīng)典,同而不異,推以達其機,窮以通其變,皆不離于數(shù)內。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陽之初一,陽數(shù)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陰之初二,陰數(shù)也,故火曰二;木居東方,東,陽也,三者,奇之數(shù),亦陽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陰也,四者,偶之數(shù),亦陰也,故金曰四;土應西南長夏,五者,奇之數(shù),亦陽也,故土曰五。
由是論之,則數(shù)以陰陽而配者也。若考其深義,則水生于一。天地未分,萬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見于水,故《靈樞經(jīng)》曰:"太一者,水之尊號。先天地之母,后萬物之源。"以今驗之,草木子實未就,人蟲、胎卵、胎胚皆水也,豈不以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質化,莫不備陰陽之氣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則甘,土之味也。甘極而后淡,淡,本也。然人稟父母陰陽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腎,左腎屬水,右腎屬火;鹪幻T,則火之因水而后見。故火曰次二。蓋草木子實,大小雖異,其中皆有兩以相合者,與人腎同,亦陰陽之兆。是以萬物非陰陽合體則不能化生也。既陰陽合體,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蓋水有所屬,火有所藏,木有所發(fā),金有所別,莫不皆因土而后成也。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兼其土數(shù),五以成之,則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數(shù)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數(shù)皆五以合之。明大衍之數(shù),由是以立,則萬物豈能逃其數(shù)哉?
------------------由上可見,單純的單陽,或單陰(或獨火神,獨水神)能把五臟六腑平行不?且陰陽二氣之初,五太為先(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單純的執(zhí)一陰陽來用事是否有失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