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主分津液。熱蓄于內(nèi),津液不下行,故不利也。有邪氣結于下焦,聚而不散,則小腹硬滿而痛,小便所以不利也。凡不利者宜導而滲泄之。若引飲過多,下焦蓄熱,或中濕發(fā)黃,水飲停留,皆先利小便。有汗下后亡津液,胃中干竭,則有利小便之戒。
有小便不利而頭出汗者,乃為陰脫關革之疾也。
【和解】傷寒五六日,已汗復下,小便不利、心煩,桂枝湯、小柴胡湯。
【分利】太陽汗后脈浮,小便不利,微熱而渴,五苓散?噬跽,豬苓湯。
【清利】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水漿,瘀熱在內(nèi)必發(fā)黃,并用茵陳蒿湯。
【攻下】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胃中有燥糞也,大承氣湯,選用。有潮熱兼大便泄,小便不利,柴苓湯。
【熨法】小便不通,其因有二。熱郁不通,用田螺搗樸硝,少加麝香如泥,貼臍上自通。寒凝小水不利者,用炒鹽熨臍下當通。然則寒熱不可不詳審也。
【灸】陰寒甚而小便不通,陰囊縮入,腹痛欲死,灸石門穴,仍服四逆湯。
傷寒小便自利,正因不當利而反自利也。如太陽陽明自汗者,不應利小便而反自利者,寒為膀胱不禁,熱為蓄血使然。是亦傷寒之一證也。津液竭則病危矣夫,安得不有治乎?【和】太陽病小便自利,以飲水多,心下悸,桂枝茯苓甘草湯。
【血】太陽身黃,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為下焦蓄血,抵當湯。傷寒有熱,小腹?jié)M,應小便不利,今反自利,為有血也,抵當丸。尿血,玄胡散。大便閉,小便自利,知其熱在內(nèi),微用承氣湯下之。
【溫】大便自通,小便清利,知其內(nèi)虛寒也,四逆湯,真武湯去茯苓用。
【蜜導】陽明自汗,應小便不利,而反利,津液內(nèi)竭也。糞雖硬不可攻,宜蜜導豬膽汁法。
傷寒小便數(shù)者,乃小便頻來而短少也。腎與膀胱俱虛,客熱乘之,虛不能制水也。又有膀胱積熱,則水行澀;澀則小便不快,故澀淋而數(shù)起也。若大便難,小便數(shù),是為脾約。約者,儉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今胃強脾弱,約束不行,致小便數(shù)而大便難也。
【下】太陽汗吐下后,小便數(shù)而胃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大便硬者,小承氣湯。小便數(shù),大便堅,脾約丸。
【溫】太陽自汗,四肢拘急,難以屈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小便數(shù)者,不可行桂枝,宜與甘草干姜湯、芍藥甘草湯。
傷寒發(fā)黃證,通身面目皆知如熏黃,如梅如橘。是因當汗不汗而生黃也,當利小便卻不利小便亦生黃也。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胸中水谷不消,太陰脾土應于肌肉濕熱所蒸而致肌黃。治須泄熱滲濕為先。有頭汗出,齊頸而還,渴飲水漿者,蓄血也。大抵不外表里郁熱所致,其風寒所郁者,間而有之。傷寒至于發(fā)黃,為病之已甚也,是以不治者多矣。
寸口近掌無脈,鼻氣冷者不治。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為心絕,死。環(huán)口黧黑,柔汗發(fā)黃,為脾絕,死。
【發(fā)汗】發(fā)熱,一身盡痛,面目俱黃,太陽中濕,麻黃湯、連翹赤小豆湯。脈浮而緊發(fā)黃者,不可下,麻黃各半湯。身熱不去,瘀血在里而黃,小便微利,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和解】往來寒熱,一分盡疼,小柴胡加梔子湯。脈浮弦,咳嗽短氣,無汗脅痛,鼻干嗜臥,一身及面目盡潮熱,小便不利,柴苓湯。
【分利】發(fā)熱頭汗,渴欲飲水,小便利,大反快而黃者,五苓散加茵陳湯。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瘧,不欲飲,茵陳五苓散。服此而小便如皂莢汁,則黃從小便出也。
【陰黃當溫】傷冷中寒,脈弱氣虛,小便如常,變?yōu)殛廃S,理中加茵陳湯。韓 和云∶因下太過,脾胃虛,津液竭,飲水自傷。此陰濕傷脾變黃,茵陳茯苓湯、茯苓橘皮湯、小茵陳湯、茵陳四逆湯、茵陳茱萸湯。
【搐鼻】初覺發(fā)黃,以瓜蒂散吹鼻內(nèi),口噙水搐之,鼻中出黃水驗。
傷寒發(fā)斑,熱甚而傷血,血熱不散,里實表虛,熱氣乘虛出于皮膚而為斑也。輕則疹子,甚則如錦紋。或病本屬陽,誤投熱藥,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汗下未解,皆能至此。有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故發(fā)斑;下之太遲,熱留胃中,亦發(fā)斑;陽證熱藥過多,胃熱焦爛,亦皆發(fā)斑也。有表虛里實,熱毒不散,所以不可輕發(fā)汗,不可輕下。陽毒發(fā)斑者,若熱毒深入,斑發(fā)紫黑,是毒陷于內(nèi),不可治也。斑赤者逆;黑者十死一生。
【消散】陽毒已深,內(nèi)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狂言見鬼,面赤,斑如錦紋,五日可治,六七日不可治,陽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始用熱熾,發(fā)為赤斑或咽痛,玄參升麻湯。表證多者,防風通圣散去硝黃。
【解利】溫毒發(fā)斑而嘔者,葛根橘皮湯。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痢,黃連橘皮湯。
【解熱】傷寒五六日斑出,豬膽雞子湯。兼咽痛,紫雪,細細咽之。發(fā)赤斑,大青四物湯。發(fā)斑通用升麻湯、犀角地黃湯。熱多、玄參升麻湯、黃連四物湯、青木香一物湯。
【涼血】溫毒發(fā)斑,冬月大暖,人受不正之氣,至春發(fā)為斑爛癮疹如錦紋,謂之溫毒。
陽脈浮數(shù),陰脈實大,黑膏化毒丹。
【下】溫毒身無大熱,渴煩大便實,腹痛,有赤斑癮疹者,調(diào)胃承氣湯。斑見無大熱,脈虛秘悶,當歸丸。
【清補】汗下后胃虛極而發(fā)斑者,此火游于外所致,白虎加人參、白術。
傷寒不發(fā)汗,變?yōu)楹蟆:蠖,取其進退猶豫不決之意也。因胃內(nèi)食少,腸胃空虛,三蟲求食,嚙人五臟,故唇口生瘡。上唇生瘡,蟲食其臟,為惑;下唇生瘡,蟲食其肛,為狐。其候齒燥聲啞,惡飲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舌上白胎,唇黑有瘡,四肢沉重,喜眠,其咽干口瘡甚者死。
【清熱】黃連犀角湯。
【涼血】唇瘡聲啞,桃仁湯。
【殺蟲】雄黃銳散為膏,納谷道中。
凡病者多不得眠,傷寒反多眠者,其說有四∶一、太陽病欲解,則多眠,此神將復也;一、少陰病脈沉細,但欲寐,此神昏也;一、風溫為病,當不了了,亦多眠也;一、狐惑病,四肢沉重喜睡,上下唇有瘡,此神恍惚也。大抵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眠,乃邪氣傳于陰而不在陽也;杌栝]目者,陰司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
【和解】太陽病脈細多眠,外已解也,小柴胡湯。
【溫】少陰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證也,四逆湯。風溫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多汗或發(fā)汗后身猶灼熱,喘息多眠,風溫也,葳蕤湯。
陽盛陰虛,則晝夜不得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臥安。若陰為陽所勝,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也。所謂陰虛則與夜爭是也。大抵傷寒不眠者,蓋熱也。諸陽相并,陰陽未復,所以不眠。有大熱而神不清亦不眠,有大下而動血,心主血,亦不眠。瘥后熱氣與諸陽并,陰氣未復亦不眠。
【和解】吐下后晝夜不眠,酸棗仁湯。吐下后心中懊儂,虛煩不眠者,梔子豉湯。
【清熱】大熱干嘔,錯語不眠,黃連解毒湯。少陰病二三日以上,心煩不眠,黃連雞子湯。
【與水】太陽大汗出,胃中干,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
【分利】下后而渴,不眠,豬苓湯。脈浮小便不利不眠者,五苓散。
【溫】下后復發(fā)汗不得眠,無表證,脈沉,干姜附子湯。
短氣者,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續(xù)也!肚Ы鸱健吩啤蒙贇獠蛔阋韵ⅲ且。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也。心腹脹滿,邪在里而為實;心腹喘滿,邪在表而為虛。有停水心下,亦有短氣。隨證攻治,無不愈矣。
【更汗】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fā)汗則愈,葛根加人參湯。
【兩解】有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短氣之實也,大柴胡湯。
【溫經(jīng)】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趺陽脈浮而緊,緊則為痛,微則為虛,相搏則為短氣之虛也。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
【分利】水停心下短氣,五苓散。
【下】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十棗湯。太陽病下之早,心下硬為結胸,大陷胸湯。
蛔厥者,食即吐蛔。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時或發(fā)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又煩者,蛔聞會氣,其人當自吐蛔。或因發(fā)汗,胃中冷,故長蟲出。又有胃氣困乏,雖饑不能食,食到口,蛔聞食氣而上,虛寒并于胸中,所以食與蛔并吐而出也,仲景止用烏梅丸。
【溫】《活人書》謂吐蛔為胃中虛冷,先用理中丸,或四逆湯。
【利】渴、吐蛔,理中加大黃,入蜜以利之。
水氣為水飲也。水為至陰,其性寒。有內(nèi)熱,得水則消;身熱內(nèi)寒,得水,兩寒相搏,故水停心下。
【兩解】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喘喝,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小青龍湯。心下有水氣,喘而咳,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小青龍湯。
【分利】中風傷寒六七日,渴欲飲水,水入即吐,有表里證,名水逆,五苓散。
【下】結胸,無大熱,此水結在脅,但頭汗出,大陷胸湯。
【溫】少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下利,此有水氣,或咳嘔,或小便利,真武湯。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
百脈一宗,舉身皆受病,無經(jīng)絡之狀。大抵病后虛勞,臟腑不平,變而成此。其病似寒無寒,似熱不熱,欲食不食,欲臥不臥,欲行不行,似寒非寒,似熱非熱,默默不知所苦,服藥即吐,有如見鬼,小便赤,此為百合。但因病中失調(diào),余證在陰則攻陽,反下之;在陽則攻陰,反汗之,此為逆,各不得解,故成百病。
【清】涼血,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
【洗浴】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用百合一升,水一斗,漬一宿,暖溫洗身。
男子病新瘥,婦人與之交,曰陽易;婦人病新瘥,男子與之交,曰陰易。此則正氣將復,卻被yin欲之邪動易也,故曰易。其候身重氣乏,腹中絞痛,頭不能舉,足不能立,四肢拘急,百節(jié)解散,熱上沖胸,眼中生花。男子則陰腫,腹內(nèi)攻刺;婦人則里急,腰胯連腹內(nèi)痛。若手足拳拳,其脈離經(jīng),皆不可治。或榮衛(wèi)虛,精髓竭,翕翕少氣,手足不能舉動者,引歲月而死。此外傷六氣,又動七情,其害若此,豈不慎哉?其不易自病者,名女勞復,謂之陽脫邪盛,亦不可治。
【通治】陶云∶其證有寒熱不,若寒病,用燒 散入熱藥中調(diào)下;熱病用燒 散入寒藥中調(diào)下。緣此通治易證,以為切當。
【導陰氣】燒 散, 鼠橘皮湯。
【利】小便不利,五苓散。
【溫】當歸白術揚、干姜湯。
凡病將愈,為勞動而病復作者,謂之勞復。非但強力持重,若梳沐動氣,憂愁思慮,則勞神皆復也。
【解】新瘥后津液未復,氣血尚虛,少勞之則生熱而病復作。脈浮者,微汗以解之,枳殼梔子湯、鼠矢豉湯、 鼠矢湯、當歸白術湯、干姜湯。
【和】勞役復發(fā)熱者,沖和湯。
【清】瘥后渴熱,竹葉石膏湯。勞復發(fā)熱欲絕,麥門冬湯。
病后新瘥,胃氣未完,但得少食糜粥,常令稍饑,不可過飽若恣所欲,頓食至飽,或食肥膩膾炙果品等,稍不消化,則邪氣乘機而復作,發(fā)熱煩躁而病愈甚,謂之食復。
【吐】宿食未克者,枳實梔子豉湯吐之。
【消導】腹?jié)M煩熱,二陳湯加山楂、麥芽、砂仁、神曲。
【下】飲食稍多,經(jīng)數(shù)日不愈,脈沉實熱甚,便秘譫語,大柴胡湯、枳實大黃湯。
【補】消導后熱不退者,補中益氣湯。
傷寒十余日,過經(jīng)不解,胸滿而嘔,日晡潮熱,大便微利,本大柴胡證,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傷寒法以十一日愈,十二日不愈者再傳,所謂過經(jīng)是也。)【解】有潮熱者,實也,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后服柴胡加芒硝。太陽過經(jīng)十余日,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在,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微煩為未解,大柴胡湯。
【下】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不解,譫語,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內(nèi)實者,調(diào)胃承氣湯。太陽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欲吐,胸痛,大便反溏,腹微滿,微煩。若不經(jīng)吐下者,當與柴胡湯。若曾經(jīng)吐下者,則邪氣乘虛入胃為實,調(diào)胃承氣湯。
汗后而病不解,寒熱如舊,或表邪未盡,或邪傳里,或邪氣乘虛內(nèi)客,宜各因其證而治之。
【汗】曾服麻黃桂枝,若脈洪大,形為瘧狀,再發(fā)汗必解,麻黃湯。
【表里兼解】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利,大柴胡湯。
【清】服桂枝大汗出,大渴,煩不解,脈洪大,白虎加人參湯。
【下】發(fā)汗后不惡寒,但惡熱,及蒸蒸發(fā)熱者,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
【分利】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五苓散。發(fā)汗已,脈洪數(shù)煩渴,五苓散。
【和中】汗后腹脹滿,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汗過多,心下悸,欲得發(fā)顫,桂枝甘草湯。
【溫經(jīng)】發(fā)汗后病不解反惡寒者,表虛也,芍藥甘草附子湯,脈細身倦者方可服。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仍發(fā)熱,心中悸,身 動,振欲擗地,真武湯。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者,桂枝加芍藥人參湯。太陽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大汗出,熱不去,內(nèi)拘急,四肢疼,下利惡寒,四逆湯。發(fā)汗后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身熱不去,利不止,胸腹?jié)M,渴煩。《活人》∶去傷寒之邪,不過汗吐下之三法也。
三法得當,病勢易衰則愈矣。倘三法失宜,加以病勢危惡,則傳變不已,誠可慮也。況發(fā)汗吐下后,邪氣乘虛而未解,或壅窒而未盡,則當量其虛實以治之。先賢謂知邪氣之虛實,發(fā)汗吐下之不瘥,溫補針灸之適當,則十全之功可自得矣。
【吐】傷寒五六日,大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梔子濃樸湯。
【清熱】太陽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
【下】陽明下之,心下懊 而煩,梔子豉湯。有燥屎者,大承氣湯。
【溫】太陽下后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微寒,去芍藥加附子。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梔子干姜湯。
【解錯離之邪】六七日大下后,寸沉而遲,手足厥逆,下利,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瀉利不止為難治,麻黃升麻湯。
下后有熱,血氣虛也,太陽陽明之故也。仲景云∶大發(fā)其汗,使陽氣微,又下之,使陰氣弱,其人亡血,病當寒后乃發(fā)熱無休止,陰陽既虛,氣血俱弱,故其熱不可止息。所用葶藶、梔子,亦酸苦涌泄之義也。
【吐】陽明下之,仍發(fā)熱,心下懊,饑不能食,頭汗出,梔子豉湯。
【利】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無汗,翕翕發(fā)熱,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壯陰】大下后則傷血,故脈澀,葶藶苦酒湯。
汗后惡寒,但表解未盡,則為輕證,法當再汗之。若陽微于外,寒積于內(nèi),厥逆自利,則用四逆湯。若陽微于外,熱伏于內(nèi),大便實者,下之。若汗后脈不為汗衰,比前躁疾者,此名陰陽交,交者死。(此篇可與不得汗及前惡寒兼看。)【發(fā)表】汗后惡寒,表未解者,汗之,麻黃湯。
【兩解】汗后熱不退,大便宜,微惡寒者,先解表,表解后用大柴胡湯、小承氣湯。
【溫】汗后陽微惡寒,大便不實者,芍藥附子甘草湯。汗后惡寒自利厥逆者,四逆湯。
三法俱用之后而病不愈者,其有虛實之故也。若非余邪未盡,必是陰陽兩虛。于斯時也,當斟酌審之,或可瀉則瀉,可補則補,庶不殺人也。
【和】五六日已發(fā)汗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為未解,柴胡桂姜湯。太陽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復代赭石湯。
【解】太陽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則知病在外,當須解外,桂枝湯。
【清】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煩飲水者,白虎加人參湯。
【溫】汗下之后病仍不解,躁煩不得眠,茯苓四逆湯。大汗若大利而厥者,四逆湯。
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干姜附子湯。下后復發(fā)汗,脈微細而振寒者,此內(nèi)外俱虛也。吐下之后,食入口即吐,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
【吐】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眠,劇者反覆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發(fā)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梔子豉湯。
【下】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誤如見鬼,循衣摸床,脈弦者生,澀者死;但發(fā)熱譫語,大承氣湯。吐下后腹脹者,邪熱入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太陽吐下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硬,小承氣湯。
【和經(jīng)益陽】吐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搖,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夫傷寒急下急溫者,病勢已迫將有變也,故稱急者,非若他證尚可緩也。少陰屬腎主水,口燥咽干,乃熱邪內(nèi)炎,腎水將竭,故當急下。如腹脹不大便,土勝水也,亦當急下。陽明屬胃土,汗多熱盛,急下以存津液。腹?jié)M痛為土實,急當下之。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今目睛不和,證亦危矣,須急下。少陰急溫二證,內(nèi)寒已甚,急溫無疑也。
【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大承氣場。少陰病自利純清水,心下必痛,口燥咽干者,急下之。(方同上)。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急下之。(方同上。)陽明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方同上)。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急下之。(方同上。)發(fā)熱不解,腹?jié)M痛,急下之。(方同上。)【溫】少陰脈沉,急溫之,四逆湯。少陰膈上有寒飲,干嘔,不可吐,急溫之,四逆湯。
外證是傷寒,診其脈是傷風,脈浮而緩也,故曰傷寒見風,見風脈也。外證寒多熱少,不煩,手足微厥是也。
【解表】傷寒見風,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榮。衛(wèi)傷者桂枝湯,榮傷者麻黃湯,榮衛(wèi)俱傷,大青龍湯。(煩躁者用。)不煩躁者,桂枝麻黃各半湯。
外證是傷風,診其脈則是傷寒,脈浮而緊者是也。其證惡風發(fā)熱多煩,或手足微溫。
【解表】傷風見寒,脈似桂枝而無汗,病似麻黃而反煩躁是也,大青龍湯。脈若緩而有汗者,桂枝湯。脈緊不煩躁者,麻黃湯。
【痰證】似傷寒證,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滿,氣上沖咽不得息,此中脘有痰,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
若痰涎盛者,亦隱隱頭疼,寸口脈浮,若有脈伏,以意參之,二陳湯、柴胡半夏湯、大半夏湯、金沸草湯。氣上沖者,瓜蒂散。
【食積】似傷寒發(fā)熱惡寒,吐逆頭疼,但身不痛為異。左手脈平和,右手脈緊盛,是以知其傷食也。食在上脘,胸滿嘔吐者,宜吐之,瓜蒂散。心腹?jié)M痛,大柴胡湯下之,或用治中湯,五積散,吞下木香檳榔丸。
【虛煩】惟煩熱與傷寒相似,不惡寒不頭痛不身疼為異。此煩熱者,蓋虛也。表既虛,不可汗;里不實,不可下;若攻之者多死,惟宜竹葉石膏湯。虛煩不止者,梔子升麻湯、白虎湯。嘔吐者,大半夏加陳皮湯。內(nèi)寒外熱者,陰旦湯。驚悸痰盛虛煩者,溫膽湯。傷寒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者,梔子豉湯。上盛下虛,虛煩自利者,竹葉湯去石膏加附子,若既濟湯。婦人挾血虛而煩者,四物湯加人參、麥門冬、竹葉、甘草。
【腳氣】似傷寒頭痛身熱,大便秘,肢節(jié)痛,嘔,但兼腳弱為異;蚴家蜃隳[疼痹,或緩弱,小腹不仁,或心悸轉筋,食則吐,胸滿,此病多因寒濕傷足,毒邪沖心,發(fā)則類傷寒,足膝必難動便。寒傷三陽,所患必冷,越婢湯、小續(xù)命入姜汁;暑中三陰,所患必熱,小續(xù)命湯去附加桂。腳腫者,木瓜散、檳榔散。大便秘者,脾約丸。
傷寒合病者,或兩經(jīng)三經(jīng)齊病不傳者為合病。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譫語遺尿,皆不可汗下。
【清熱和表里】白虎湯。
【太陽陽明合病】脈浮而長,大便硬,小便利,其脾為約,脾約丸。惡寒者,升麻葛根根。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秘者,白虎湯。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或譫語者,調(diào)胃承氣湯。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湯。但嘔而不下利,葛根加半夏湯。
【太陽少陽合病】脈浮而弦,脅下硬滿,往來寒熱,及有余證者,并與小柴胡湯。自下利者,黃芩湯。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少陽陽明合病】脈弦而長,因發(fā)汗,因利小便,已而胃中燥實,大便難也,調(diào)胃承氣湯。脈長自利者為順,脈滑而數(shù)者為負,負者克賊。脈滑而數(shù)者有宿食,大承氣湯。
傷寒并病者,一經(jīng)先病,又過一經(jīng)之傳者為并病。又始初二陽合病,后則一陽氣盛,一陽病衰,歸并于一經(jīng)也,故曰并病。
【太陽陽明并病】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徹,轉屬陽明,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若面色怫郁,痛無常處,是陽明復并回太陽,當再汗之愈,麻黃湯。太陽證未罷,桂枝麻黃各半湯,微汗之。太陽證罷,但陽明證者,下之,宜大承氣湯。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痞而眩,少陽也;頸項,太陽也。若頭痛眩冒,時結胸,心下痞硬,當刺肺俞、肝俞、大椎,慎勿下。
太陽不勝,陽明不負,木相克為順,負者失也。
少陽脈勝,陽明脈負,是鬼賊相克為逆。
夏月傷寒是為熱病,發(fā)熱頭痛,肢體重痛,惡寒惡熱,其脈洪盛。用藥不可太溫,如桂枝麻黃青龍,其性頗熱,須加芩連涼劑,不然則有黃斑之變也,惟九味羌活湯最當。凡熱病,脈三日后仍數(shù),邪充在經(jīng),宜用桂枝石膏湯;蛑祔in雨,或病患有濕,蒼術白虎湯。夏至后謂之脫發(fā),梔子升麻湯。
發(fā)于春三月及夏至以前是也。發(fā)熱咳嗽,頭痛身痛口渴,脈來浮數(shù),溫病當分治。
【解肌】熱甚者,升麻葛根湯、解肌湯。
【和】不渴者,小柴胡湯加桂?日撸〔窈五味子?收撸グ胂募予槭V根人參。
虛煩者,竹葉石膏湯。
【下】發(fā)渴煩躁大便秘,大柴胡湯利之。
重感于寒,變?yōu)闇丿憽C}尺寸俱盛,兼弦而數(shù)。
【和解】先熱后寒,小柴胡湯,或白虎加桂湯。
【清熱】但熱不寒,止用白虎湯。
陰脈實大,陽脈洪數(shù),發(fā)熱發(fā)斑隱疹,咳兼心悶。
【清熱】玄參升麻湯。
【涼血】黑膏。
【發(fā)汗】敗毒散、獨活湯,許氏用續(xù)命湯減麻黃附子。
【解肌】柴胡桂枝湯、白術湯。
【清熱】汗后發(fā)熱,無下證,知母石膏湯。
【疏風】頭目昏眩,四肢煩痛,荊芥散、金匱引風湯。
濕溫其人傷濕,因而中暑,名曰濕溫。發(fā)熱頭疼,胸間多汗,兩脛冷,妄言,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病類傷寒。不可發(fā)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必死。
【清暑熱】東垣清暑益氣湯、白虎加蒼術湯。
【分利】五苓散。
【溫】冷香飲子、茯苓白術湯。
【降痰】消暑丸、橘皮湯。
中濕證脈沉緩,一身盡痛,及身黃,大便反快,小便澀是也。
【利】五苓散。
【溫】小便自利,術苓附子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甘草附子湯。
夏月自汗煩渴為中 。面垢背寒,身不痛,外證大率似熱病中暑。有四證可審∶自汗,一也;煩渴,二也;脈虛,三也;面垢,四也。但不惡寒,不身痛,為中 。手足雖冷,脈雖虛,不可用熱藥,當以清暑之劑及利小便為佳。
【清暑】香薷飲。中,手足微冷煩渴,四肢不痛,白虎湯。中暑發(fā)熱不惡寒,竹葉石膏湯。中 身熱惡寒,汗出而渴,及太陽中,發(fā)熱惡寒,身重脈弦細,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冷,勞則熱,手足汗,口爛而燥,俱宜白虎加人參湯。
【分利】發(fā)熱頭痛,小便不利色赤,頭痛惡寒,心煩躁,心下不快,五苓散、益元散。
【和】發(fā)熱頭痛煩躁,小柴胡湯。
【豁痰】痰逆惡寒者,橘皮湯。
【降火】熱甚者,黃連解毒東加香薷。
【熨法】昏憒不省人事,蔥餅熨臍。
臟結之候,其狀如結胸,飲食如故,時時自下利,舌上白胎,臍痛引陰筋,不往來寒熱,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此臟結也。仲景謂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蓋昔宿積之結于脅為痞,今因傷寒邪氣入里,與宿積相合,使真臟之氣結而不通,致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而死。仲景無治法。舌上白胎者不可攻。
【和】小柴胡湯。
【針】關元穴。
傷寒三四日以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澀或黃或黑,皆熱氣之淺深也。
邪氣在表者,舌上則無胎;邪氣傳里,津液搏拮,則舌上生胎也。寒邪初傳,未全成熱,在半表半里,或丹田有熱,胸上有寒,邪初傳入里也。惡寒者必欲嘔也,腹中痛者必欲利也。
【和】陽明病脅下硬滿而喘,發(fā)熱汗出,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小柴胡湯。脈陰陽俱緊,舌上滑胎,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腹痛,理中湯。
【吐】陽明脈浮緊,咽燥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惡熱,心中懊,舌上胎者,梔子豉湯。
【下】若熱聚于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也!督饏T》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黑滑皆然。經(jīng)曰∶若舌黑者,反為熱之極也。又曰∶熱病口干舌黑者死。
【清熱】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者,白虎東加人參。
清碧學士杜先生曰∶凡傷寒熱病傳經(jīng)之邪,比雜病不同,必須以脈與證及舌三者并看,表里汗下之法,方免無瘥,不誤人命。且如脈者,血之府也,屬陰。人初得病之時,邪與正氣相搏未讓,脈必滑而有力也。病久熱甚氣衰,脈必微細無力。方數(shù)甚也,只可好養(yǎng)陰退陽。此議脈之妙也。又如證者初病有惡寒發(fā)熱,后必有渴欲水燥熱之類也。或有逆厥而狂者,此熱證傳經(jīng)之邪也。始終熱證,實熱故無寒也。傷寒為病,初頭痛。
必有發(fā)熱而惡寒渴水之證。一病便不逆泄利,但寒而無發(fā)熱,此寒證也。
且如識證之妙者,如火者,本心之官也,竅于舌。心屬火主熱象離明。人初得病在表,則舌自紅而無白胎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間,其舌色變?yōu)榘滋ザ娨,切不可不明表證。故邪傳之間,其舌色初為白胎;邪入于里,舌必見黃色,乃胃邪之象,宜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胎黃自去而疾安矣。若醫(yī)不以次第而誤用湯丸,失于遲下,其胎必黑,變?yōu)殁蹲C,此為難治。若見胎如黑漆之光者,十死一生,此心火與邪熱,二火相乘,亢極變?yōu)楹谏,如火之炎物,極則焦而形黑也。乃臟腑皆受邪毒日深,胃中積熱之極,宜速下之,瀉去胃中實火,庶幾回生;若下之遲,死期必矣。今撰三十六舌法于左,并方法源流,可決死生之妙也。
三十六舌法。
【白胎舌】治宜小柴胡湯,或梔子豉湯。
【火烙舌】宜涼膈散,或大柴胡湯下之。
【紅星舌】將發(fā)黃,宜茵陳蒿湯。
【生斑舌】宜玄參升麻湯,或化斑湯。
【黑炭舌】宜竹葉石膏湯。大熱,宜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
【黑圈舌】過經(jīng)未解,宜大承氣湯下之。
【人裂舌】宜涼膈散加黃連主之。
【蟲碎舌】宜小承氣湯下之。
【厥陰舌】宜理中丸,或四逆湯主之。
【里黑舌】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或解毒湯調(diào)之。
【瘟毒舌】黑色者主死。
【死蜆舌】白者無活,主死無疑。凡見舌尖白,根黃,此為表證未解,須宜解表,然后可攻之。如大便秘者,宜涼膈散泡硝黃熱服。小便澀者,宜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入姜汁,白湯調(diào)下。
【舌見弦白心黑】脈沉微者難治,脈見浮滑者可汗,沉實者可下。若初病見此者危急,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
【舌見尖上白胎二分根下黑一分】必有惡寒身疼,如飲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痢者,解毒湯。(此亦危證。)【舌見白胎中有小黑點亂生】當有表證,其病之來雖惡,宜服涼膈散微表之,退即下之,用承氣湯。
【舌見兩弦灰色中有黑暈痕二條】此熱乘腎,當急下之,用解毒東加酒泡大黃為末調(diào)服。
【舌見微黃色者】初病則得之,不自白而變黃者,必見譫語。此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以雙解毒湯。
【舌見白胎帶黃色者】必泄,宜服解毒湯。惡寒者,五苓散。
【舌見醬黃色肥光者】必表未解,宜小柴胡湯合天水散。可下者,大柴胡湯。
【舌中見黑胎者】同上治。
【舌見黃色者】必先見白胎變黃色也,此為表而傳里也。熱已入胃,急下之,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早下,必至黑色而不可救。白中見黑胎者同治。
【舌見白胎而自汗出者】不可下,宜白虎東加人參。
【舌見白胎滑者】脈在肌肉,為邪在半表半里,必往來寒熱,宜小柴胡湯和之。
【舌見白而胎滑者】時時自下利,小腹痛引陰筋,此名臟結之證,為邪并入臟深,為難治。
【舌見四圈白而中有黃者】必作煩渴嘔吐之證,兼見表者,五苓散合益元散,服之黃盡,方可下之。
【舌見黃而有小黑點者】熱必深也,邪傳六腑,將入五臟,急下之,調(diào)胃承氣湯,次進解毒湯,亦為十存四五也。
【舌見根黃尖白】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合,涼膈散二合,和而服之。如嫌未散,防風通圣散主之。
【舌見干而澀者】膈邪傳胃,并毒極深,必煩渴,急宜下之,大承氣湯。若見發(fā)黃,茵陳蒿湯。血證,抵當湯。表有水腫在脅內(nèi),十棗湯。結胸者,大陷胸湯。痞滿者,大黃瀉心湯。
【舌見四邊微紅中央成黑灰色行路痕者】此由失下,熱退可愈,須四五下之方退,大承氣湯。五次下之而胎色不退者,不治。
【舌見黃而中有黑點亂生者】其證必渴,譫語。脈滑者生,脈澀者死。循衣摸床者死。下之見黑糞者死,大承氣。
【舌見黃而中有黑至尖者】熱毒邪氣已深,兩感者,下之十有九死,宜用九味羌活湯。
不惡寒下利,調(diào)胃承氣湯。
【舌見弦紅心黑者】傷風表未解也,宜雙解毒散加雙解毒湯微汗之,表證罷可下之。
如結胸煩躁,目直視者,下之。非結胸不可下。
【舌見根黑尖黃微】隱隱不見,如黑灰色,根黑尖黃雖有黑行,其脈實,宜下之,大承氣湯。脈浮而渴者,涼膈散。其能活者十有三四。
【舌見灰色】無惡寒惡風,雖脈浮者亦可下之。若惡風寒,雙解毒湯。下之見黑糞者,不可治。
【舌見根黑尖黃】脈滑者可下之;脈浮者養(yǎng)陰退陽。若惡風寒者,微汗之,雙解毒散下之。不成利者,用解毒湯。
【舌見大黑而有亂紋者】脈滑實,急下之,十得一生。脈浮數(shù)無力者不治。
熱入血室為陰虛,則夜不寧而病劇。汗下過多為亡陽,陽虛則晝不安。
【和解】婦人傷寒發(fā)熱,晝則明了,暮則譫語,為熱入血室,以陰虛而熱邪乘虛而入,故暮譫晝了,小柴胡加牡丹皮湯。
【溫】下之后復發(fā)汗,晝則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里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為下而復汗以亡陽,故晝煩而夜靜。
傷寒時證,汗后和平,身涼安靜,卻因飲酒復劇,發(fā)熱煩悶,干嘔呻吟錯語,不得臥,黃連解毒湯。
傷寒瘥后十數(shù)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如失精神,言語錯謬,似鬼祟,似風非風,或無寒熱,或潮熱有寒熱如瘧,皆緣發(fā)汗未盡,余毒在心包絡所致,知母麻黃湯。
出汗不均,為汗不流、是汗出蓋覆不周,則汗出不均,致腰背手足搐搦,或冷或熱,牛蒡根散。
傷寒病中又感寒暑燥濕風熱異氣,而成壞證;蚪(jīng)汗吐下溫針仍不解,小柴胡湯證罷亦成壞證。況病已過經(jīng),熱留臟腑,證候多變,久而不瘥,陰陽舛亂,無復紀綱,大率以表證多者,知母麻黃湯。若諸藥不效者,用鱉甲散。若柴胡證在,則不為逆。
謂不柔和,則痛癢寒熱屈伸灸刺皆不自知,皮膚不榮謂之不仁。經(jīng)曰∶虛邪乘寒,則為郁冒不仁。蓋其血氣虛少,不能周流于身,是為邪氣所伏,故肌體頑麻不知痛癢,又因少陰腎氣微,精血少,氣逆心下,陽氣退,熱歸陰,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其乘寒之厥,郁冒不仁,即此尸厥可知矣。若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仁,水漿不入,即體不仁,此為命絕。
【溫】《直指方》用甘草干姜湯、桂枝芍藥加干姜各半湯。
【灸】中極穴。(一名玉泉。)【針】昔越人入虢,太子病尸厥,以郁冒不仁為可治,刺之而得痊。
火邪者,謂其不當用火而用之,故謂之火邪。凡傷寒汗不出,服發(fā)汗藥至于再三而汗不行,此津液內(nèi)涸也,其證故危。若尋常汗證,藥未至切而汗不行,遽以火迫于床榻之下,劫奪取汗,炎氣熏灼,熱邪交并,變?yōu)轶@狂等證。實者,則煩躁不已,虛者,真陽脫亡,當量其虛實而解散之。太陽汗下,心下痞,表里俱虛,復加燒刺,胸煩面青膚 者難治,色黃手足溫者可治。太陽中風,以火劫之,因火熱兩陽相結,熏灼發(fā)熱于外,身必發(fā)黃,熱搏于內(nèi),則小便難;馃岽笊酰瑒t手足躁擾,循衣摸床,為難治。小便利者,火氣未劇,尚可治也。
【涼血】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發(fā),燥不解,必下清血,必為火邪,犀角地黃湯。
【發(fā)汗】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無從出,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為火逆,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
傷寒若吐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
劇者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若微者,發(fā)熱譫語,大承氣湯。若一服而利即止,復看脈弦者生,澀者死。仲景云∶循衣摸床者不可治。
【下】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可選而用之。
直視者,目睛不能轉動也。水精為志,火精為神,心使之也。傷寒直視為邪氣壅勝,冒其真氣,使神志不衛(wèi)于心,精氣不榮于目,則為直視,多不治也。衄家不可汗,汗則額上脈緊,直視不能動?裱灾币晞t為腎絕,搖頭直視則為心絕,皆臟氣已脫也。直視喘滿不知人,下反循衣摸床者直視者死。
【下】其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非直視,乃內(nèi)實也,急下之,大柴胡湯,大承氣湯,選用之。
仲景云∶溲便遺失,狂言反目直視者,此腎絕也。風溫被下必失溲。三陽合病,一焦氣絕,不歸其部,不可汗下。
【溫】陰陽俱虛,下焦脫,用附子。
【清】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身不仁,譫語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而熱,白虎加人參湯。
陽病下利便膿血,協(xié)熱也。少陰下利便膿血,協(xié)寒也,膿為陳積,血為新積。熱則清,寒則固,此為治之大略也。
【清】下后脈數(shù)不解,下利不止,必協(xié)熱而便膿血,犀角地黃湯。
【固】少陰下利不止,腹痛便膿血,桃花湯。
李子建傷寒十勸不可不知。醫(yī)家病家知此十勸,則不致誤,所益非輕,況傷寒之病,與雜證不同,投藥一差,生死立判。
一、傷寒頭痛及身熱,便是陽證,不可服熱藥。
傷寒病傳三陽三陰共六經(jīng),內(nèi)太陰病頭不疼身不熱,少陰病有反發(fā)熱而無頭疼,厥陰病有頭疼而無發(fā)熱,故知頭疼身熱即是陽證。若妄投熱藥,決致死亡。
二、傷寒必須且攻毒瓦斯,不可補益。
邪氣在經(jīng)絡中,即隨證早攻之,只三日四日痊安。若妄補正氣,使毒瓦斯流熾,多致殺人。
三、傷寒不思飲食,不可服溫睥胄藥。
傷寒不思飲食,自是常事。不知邪氣在胃,故亦不饑,雖不飲食亦不死。如理中丸、人參黃 之類,不可輕服。若陽病服之,熱邪增重,多致不救。丁香、巴豆之藥,尤不可服。
四、傷寒腹疼亦有熱證,不可輕服溫暖藥。
仲景論腹?jié)M時痛之證,有曰痛甚者,加大黃。夫痛甚而加大黃,意可見也。于身冷厥逆而腹痛者,方是陰證,須消息之。每見腹痛,便投熱藥,多致殺人。
五、傷寒自利,當看陰陽證,不可例服補藥、熱藥、止瀉藥。
自利惟身不熱手足溫者屬太陰,身冷四逆者屬少陰厥陰,其余身熱下利皆屬陽,隨證依仲景法治之。若陽證誤投熱藥者,多不治。
六、傷寒胸脅痛及腹脹滿,不可妄用艾灸。
常見村落間病傷寒無藥,便用艾灼,多致毒瓦斯隨火而盛,膨脹發(fā)喘而死。不知胸脅痛自屬少陽;腹脹雖屬太陰,仲景以為當下之證,此外惟寒厥陰證可灸之。
七、傷寒手足厥冷,當看陰陽,不可例作陰證。
傷寒有陽厥陰厥,醫(yī)者少能分辨。陽厥若投熱藥,殺人速于用刃。蓋陽病不至于極熱者,不能發(fā)厥,仲景所謂熱深厥亦深。又與熱藥,寧復生乎?但看初得病而身熱,至三四日后熱氣已深,大便秘,小便赤,或譫語昏憒,及別有熱證而發(fā)厥,必是陽厥,急用承氣湯下之。若初得病身不熱,大便不秘,自引衣蓋身,或利,小便數(shù),不見熱證而厥逆,即是陰厥,方可用四逆湯之類。二厥所以使人疑者,緣為其脈皆沉。然陽厥脈沉而滑,陰厥脈沉而弱;又陽厥指爪時溫,或時發(fā)熱,陰厥則常冷,此為可別。
八、傷寒病已在里,即不可用發(fā)汗藥。
傷寒證須看表里,如發(fā)熱惡寒,則是在表,宜發(fā)汗;如不惡寒反惡熱,即是里證。若一例發(fā)汗,則所出之汗不是邪氣,乃泄真氣。邪氣未除,真氣先泄,死者必矣。又別有半表半里之證,及無表里之證,皆不可下,亦皆不可汗,但隨證治之。
九、傷寒飲水為欲愈,不可令其恣飲過度。
凡病患大渴欲飲水,當與之,以消熱氣,故仲景以飲水為欲愈。人見此說,遂令病患縱飲,因而為嘔為喘,為咳逆為下利,為腫為悸,為水結胸,為小便不利者多矣。且如病患欲飲一碗,只與半碗,常令不足為善。
十、傷寒病初安,不可過飽,及勞動,或食羊肉,行房,諸濃味飲酒。
病方愈,不必再服藥,脾胃才復,不可過食。不能消化,病即再作,謂之食復。病方愈,氣血尚虛,勞動太早,病即再來,謂之勞復。若食羊肉及行房者,犯之必死。食諸濃味并飲酒者,再作必重。
傷寒病服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肚Ы鸱健吩啤脗吗笫豬肉羊血魚膾肥膩等味,必大下利。若食餅餌煎爆瓜果等物,胃氣尚虛,不能克化,必更作熱,皆難治也。又云∶新病瘥后,但得少食糜粥,常令稍饑,不可過飽,不可恣欲妄食,雖思勿與也。
又忌大肉諸般骨汁!侗静荨纷ⅰ醚蛉鉄幔○笫持,發(fā)熱殺人。又新差后當靜臥,切勿早起梳沐,勞動多言,用心使意,此皆令勞復。又新瘥后未滿百日,氣力未平復而犯房室者,皆再熱作而死不治。此新愈后之大禁也。
一、傷寒發(fā)狂奔走,人難制伏,先于病患房內(nèi)著火一盆,用醋一碗傾于火上,其醋氣入鼻內(nèi)即安,方可察其陽狂虛實,用藥無差。若病初起,頭痛發(fā)熱惡寒方除已后,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墻上屋,罵 叫喊大渴欲死,脈來有力,乃因邪傳入里,陽盛發(fā)狂,當用寒藥下之。凡見舌卷囊縮者不治。若病初起,無頭痛,身微熱,面赤戴陽,煩躁,脈來沉微無力,欲坐臥涼水中,乃因寒極而發(fā)躁,即是陰證似陽,當用熱藥溫之,此為陰躁。凡見厥冷下利譫語者不治。若醫(yī)者不察其脈,以虛陽上膈而躁,誤為實熱,反與涼藥,使渴盛躁急,則氣消而成大害矣。須察脈來有力無力,此為良法。
一、傷寒腹中痛甚,將涼水一碗與患者飲之。其痛稍可者屬熱痛,當用涼藥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繞臍硬痛,大便結實煩渴,屬燥糞痛,急用寒藥下之。若食積痛者,同治。若小腹硬痛,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黃者,屬蓄血痛,亦用寒劑加行血藥,下盡黑物則愈。
此三者皆痛隨利減之法也。
若飲水痛甚者屬寒,當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而成四肢厥冷,腹痛嘔吐瀉利,急用溫藥投之。須察脈來有力無力,此為良法。
一、傷寒直中陰經(jīng)真寒證,甚重而無脈,或吐瀉脫元氣而無脈,將好酒姜汁各半盞與病患服之,其脈來者可治。當察其陰用藥,不拘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出見者生。如用此法,脈不至者必死。又當問病患身有痛處,要知痛甚者脈必伏,不為兇。如無痛證,用此法而脈不至者兇。又問病患平素原有出部位之脈,當覆手取之,有脈者無事。若原不出部,今覆取而有之,亦為陰陽之錯亂也,宜和陰陽。正取覆取俱無脈者必死。
一、傷寒舌上生胎,不拘滑白黃黑,俱用井水浸青布片于舌上、洗凈后用生姜片子時時浸水刮之,其胎自退。凡見舌上黑胎芒刺者必死,此熱毒入深,腎水克心火也。(此謂腎水克心火恐誤也。既云熱毒入深,或腎水不能制火邪也。)若發(fā)黃者,用生姜時時周身擦之,其黃自退。若心胸脅下有邪氣。結實滿悶硬痛,又法用生姜一,搗渣去汁,炒微燥帶潤,用絹包于患處,疑疑熨之,稍可,又將渣和勻前汁、炒干再熨良久、豁然寬快。
一、傷寒鼻衄成流,久不止者、將山梔炒黑色為細末、吹入鼻內(nèi),外將水濕草紙搭于鼻沖,其血自止。若滴點不成流者,其邪在經(jīng)未解,照后秘方用藥,不在此法。
一、傷寒熱邪傳里,服藥后用鹽炒麩皮一升,將絹包于病患腹上,款款熨之,使藥氣得熱則行,大便易通矣。
一、傷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呷之,其血見黑必止。如無韭汁,用雞子清亦可。正謂赤屬火而黑屬水也,故有相制之理焉。
一、傷寒直中陰經(jīng)真寒證,或陰毒證,身如被杖,腹中絞痛,嘔逆沉重,不知人事,四體冷如冰石,指甲唇青,藥不得入口,六脈沉細,或無脈欲絕者,將蔥束縛一握,切去根葉,留白三寸許搗如餅,先將麝香半分填于臍中,后加蔥餅于上、以火熨之,爛則易之,換二三餅,稍醒,灌入生姜汁煎服回陽救急湯。如不醒,再灸關元穴、氣海穴二三十壯,使熱氣通其內(nèi),邪氣出于外,以回陽氣于至陰之中。用此法,手足溫和汗出即醒者,為有生也;如用此法,手足不溫汗不出,不省人事者,必死也。
一、傷寒熱病,熱邪傳里,亢極無解,用黃連煎水一盞,放井中頓冷,浸青布搭于胸上,稍熱則易之,待熱勢稍退則除,不可久漬,夏用此法,冬不宜用。
一、傷寒服藥、吐出不納者,隨用竹管重捺內(nèi)關,后將生姜自然汁半盞熱飲,其吐即止。大凡服寒藥熱飲,服熱藥寒飲,中和之劑溫和服之。如要取汗,雖辛甘之劑亦宜熱服;如要止汗,雖辛甘溫劑亦宜溫服。
一、中風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欲絕者,先用皂莢末捻紙燒煙,沖入鼻中,有嚏可治。隨用吐痰法,將皂莢末五分、半夏白礬各三分為細末,姜汁調(diào)服,探吐后服導痰東加減治之。無嚏者不可治。
一、治干霍亂不得吐者,用滾湯一碗,入皂莢末三分、鹽一撮、調(diào)服探吐,莫與米湯。設與即死,是谷氣反助邪氣也。
一、中寒卒倒,昏迷不省者,先用熱酒姜汁各半盞灌下,稍省后服加味理中飲為效。如不飲酒者,只用姜汁灌之,依法調(diào)治。此證臘月甚有之,余月幾希矣。
一、傷寒若兼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證宜汗者,羌活沖和湯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證宜下者,可與大柴胡湯下之。蓋傷寒過經(jīng),正氣多虛,恐麻黃承氣,其湯太峻。誤用麻黃,令人亡陽;誤用承氣,令人不禁,故有此戒。若表證尚未除,而里證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湯通表里而緩治之。又老弱及氣血兩虛之人有下證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傷元氣。如其年盛氣壯者,不在禁例,當隨酌宜而治之。
凡看傷寒,要識死證死脈親切,一一理會,免致臨病疑惑。但見死證,須以脈參之。如果不治,切莫下藥。倘有銼失,咎將誰歸?汗后熱退脈靜者瘥。
陰陽諸證脈平,吉。
陽證見陰脈者死。
陰陽毒過六七日者不治。
脈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漿不入,身體不仁,乍靜乍喘者死。
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兇。
陽反獨留,體如煙熏,直視搖頭,心先絕也。
汗后發(fā)潤喘不休者,肺先絕。
唇吻反青,四肢 汗出,肝氣先絕也。
環(huán)口黎黑,虛汗發(fā)黃,脾氣絕。
三部緊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陰陽尺寸俱虛,熱不止者死。
身熱喘粗,見陽脈而躁者死。
汗后微熱不解,未可言死,如轉索者,即日死也。
譫語微熱,脈浮大,手足溫欲汗出,脈暴出者死。
陰衰欲絕而陽暴獨勝,則脈出。一曰陰氣先絕,陽氣后竭,死;逆冷脈沉細者,一日死。
赤斑者五死五生。
黑斑者十死一生。
兩感傷寒者死。
大發(fā)濕家汗則成 。又曰熱而 者死。
發(fā)少陽汗則譫語。發(fā)少陰汗則動血者死,名下厥上竭。
發(fā)動氣汗者死。
發(fā)風溫汗者死。
汗后為愈,今汗不為汗衰,謂之陰陽交,交者死。
不得汗者死。
發(fā)熱脈躁疾,狂言,不能食,謂之三死。
咳逆不止者死。
臟結者死。(結胸證而舌上有白胎者是也。)厥陰舌卷囊縮者死。
脈代者死。
少陰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
發(fā)厥至七八日,膚冷而躁,無時暫安者,曰臟厥,不治。
陰陽頭痛重,眼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攣者死。
厥而下利,當不能食者,曰除中,不治。
少陰病厥逆無脈,與白通豬膽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
若病患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必是正汗出多,用綿被蓋覆,包手足溫暖,急投五味子湯,服之 時,必大汗而解矣。投藥無汗,脈不至者死。
死者雖多,凡至危極處皆是死也。
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于頭者,謂諸陽之會。
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jīng)。
如脈浮而緊,過在足太陽,宜刺腕骨(火)、京骨(水。)如脈浮而長,過在手陽明,宜刺合谷、沖陽(土)。
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宜刺陽池、丘虛、風府、風池。
傷寒邪在三陰,內(nèi)不得通,以為腹痛,手足三陰皆會于腹。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宜刺太沖(木)、太淵(金)、太陵。
如脈沉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經(jīng)、手厥陰心包絡經(jīng),宜刺太溪、大陵。
脈沉細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經(jīng)、手太陰心經(jīng),宜刺太白、神門、三陰交。
傷寒下后結胸痞氣者,足三陰之終,手三陰之始,胸中結痞,過在少陰腎經(jīng)、手厥陰包絡,宜刺兩經(jīng)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
如心中結痞,過在足太陰脾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宜刺兩經(jīng)之井原,以瀉心中之氣。
胃中痞結,過在足厥陰肝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宜刺兩經(jīng)之井原,以瀉胃中之氣;蛏现邢氯鋺Y而瀉之。
灸法∶惟直中陰經(jīng)真寒證,四肢厥冷腹痛,唇青指甲青,下利清,俱宜灸氣海關元二穴。(在臍下隨灸其一穴,陽氣回止。)其余三陽證候俱不宜灸。
頭痛項強∶太陽。
頭搖∶里痛。
頭汗∶瘀血在里。
獨頭面搖∶ 病。
額汗∶風溫。
面戴陽∶面赤色,下虛也。
面怫郁∶表未解。
面慘不光∶傷寒。
面光不慘∶中風。
面乍黑乍白乍赤∶狐惑。
面斑,斑如錦紋∶陽毒。
面垢∶中暑,又肝病。
目痛∶陽明。
目睛黑∶小腸熱。
目中生花∶陰易。
目中不了了∶邪氣勝,有內(nèi)實。
睛不和∶內(nèi)未解。
目直視不能瞬,將發(fā)衄,欲汗解。
目脈赤∶將痊。
耳聾∶少陽。
鼻干∶陽明。
鼻中燥∶必衄。
鼻如煙煤∶陽毒熱極。
鼻鼾∶風溫。
口苦∶少陽。
口禁∶ 病。
口燥∶少陰。
口難言∶榮不足。
口破唇赤∶應下而反汗,熱上行也。
唇瘡∶狐惑。
舌黑∶熱極。
懊 ∶胃虛。
聞食氣∶胃虛。
叉手摸心∶汗多虛故也,耳必聾。
喜忘如狂∶蓄血。
漱水不欲咽∶必作衄。
筋跳肉 ∶汗下虛也。
灑然毛聳惡寒∶溫暑。
身痛如被杖∶陰毒。
一身盡痛∶風濕。
身微腫∶風濕。
身重多睡∶風濕。
身黃∶小水不利,熱郁。
身上如蟲行∶表虛。
身癢∶陽虛汗未盡。
背惡寒∶陰勝陽。
腹脹∶氣不和。
饑不能食∶邪在胸中。
多眠∶神倦風濕。
不眠∶神虛。
蜷臥∶內(nèi)寒手足溫可治,逆冷者不可治也。
手足瘈瘲 ∶ 病搐搦也。
坐而伏∶短氣也。
下利清谷∶內(nèi)寒。
腸垢∶熱也。
鴨溏∶寒也。
咽中瘡∶上實下虛。
怔忡∶即心下悸,汗多或水逆而然。
咽痛∶少陰。
譫語∶邪氣盛而神識昏。
舌上芒刺∶熱結甚也。
聲啞∶狐惑。
鄭聲∶精氣奪而神不全。
咽干∶腎虛燥不可汗。
咳逆∶水寒相搏。
《活人書》云∶服麻黃湯發(fā)煩目眩者必衄,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頭痛發(fā)熱,無汗惡風,宜麻黃湯,是應解表而用麻黃者。頭疼發(fā)熱,汗出惡風,宜桂枝湯,是應解散而用桂枝者。二者均為解散,正分輕重,不可不察也。仲景云∶無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黃。古人有汗者當解肌,無汗者當發(fā)汗,是太陽一經(jīng)尚有差別,又況不分陰陽而用藥乎!當汗而下即死,當下而汗亦死,所以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謂當下而反汗也。陽盛者內(nèi)熱而邪在里,故當下也。設投桂枝發(fā)汗,是陽盛即斃也。)承氣入胃,陰盛乃亡。(謂當汗而反下也。陰盛者惡寒而邪在表,故當汗也。誤投承氣攻下,是陰盛而亡也。)可見麻黃桂枝承氣者,死生之系,業(yè)醫(yī)者可不慎哉!
傷寒三四日外,服諸湯不瘥,身熱脈數(shù),邪氣猶在經(jīng)絡,未入臟腑者,桂枝石膏湯主之。此方夏至后可代桂枝湯用,若加麻黃,可代麻黃湯青龍湯用。有汗脈緩為桂枝證,無汗脈緊為麻黃青龍證。
《證治論》云∶白虎湯性涼,惟夏至后用之。謂如土地七八月猶熱處,有壯熱為;相度尚可用白虎湯,服之自然汗解。然白虎湯用石膏,故亦治傷寒,不專于治 也;騿栐弧孟脑氯艄娐辄S桂枝證,亦豈得不用,而固用白虎湯也?曰∶此說尤妙,但臨時看證用之。假如虛弱人老人,不可用白虎也,蓋白虎性涼,若下利腹痛者勿服,當改服小柴胡湯。
或問∶夏至后皆可用白虎湯耶?答曰∶白虎治中 并汗后一解表藥耳,非正傷寒藥也。今之醫(yī)者見六月中病,多云中,不辨熱病,用藥太涼,況夏月陰氣在內(nèi),尤宜戒之!蹲C治論》云∶白虎亦治傷寒,不專治 。《活人書》云∶白虎治中暑并汗后一解表藥耳。其二說雖頗異,大抵隨時審證,當用即用,不可執(zhí)一說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證具,卻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以小柴胡湯與之,此雖已下不為逆。若得小柴胡湯,必蒸蒸而振,發(fā)熱汗出而解。難為汗下者,必用小柴胡,故又名三禁湯。今見傷寒多用小柴胡,不問陰陽表里皆與之,豈不為害也?不知小柴為少陽表里和解之藥,惟嘔惡心,寒熱怕風惡寒,在表親切。傷寒但嘔,便屬少陽,止用小柴胡湯和解。蓋少陽邪未入里,而在表里之間,是邪欲入,胃氣充而不納,故嘔出。
若邪稍入里,氣未和,當用大柴胡湯微下之,自然熱退身涼,何有壞證。若只邪在皮膚,惡寒熱作,脈浮而促,則當解表,用九味羌活湯。所以有謂解表未開,不得攻里;表氣尚存,攻之為逆。
或問∶傷寒有表復有里證,用大柴胡湯之緩劑下之何如?答曰∶大柴胡湯,傷寒下藥,與三承氣湯之次也。其間應下,尚有表證,多或虛弱易動者,宜用大柴胡湯緩方為至穩(wěn)。若血虛人,更加當歸。虛弱用之穩(wěn),為其有人參甘草和中故也。
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利,非大柴胡湯不可也。此非是有陽明嘔吐,又非霍亂吐利,謂之太陽,大柴胡證也,故緩以下之為穩(wěn)也。
或問曰∶承氣湯既有三等之殊,治之必有淺深緩急次第,可得聞乎?曰∶太陽傳于陽明者,自表之里,無形傳至有形,故用大承氣湯急下之,以其硝黃猛烈故也。少陽傳于陽明,為逆?zhèn)鱽碚,陽明居太少之中,故從乎中治,宜小承氣湯之緩也。若夫正陽陽明,為本?jīng)傳于有形,故用調(diào)胃承氣湯之緩劑。無太少二氣之傳,故不用濃樸枳實燥藥,所謂有緩急次第之用者,此也。大承氣湯,下藥之最急者;大柴胡湯,下藥之最緩者。調(diào)胃承氣湯,急之次者;小承氣湯,緩之次者。
春甫按∶大承氣湯治三焦俱實,否滿燥堅全,故用濃樸枳實苦寒瀉滿,芒硝咸以除堅,大黃之苦以瀉實熱。此為胃實不大便,發(fā)熱狂言譫語,三焦俱實而用之者也。小承氣湯治上焦積熱而成否實,以濃樸枳實去痞,大黃瀉實熱。不用芒硝,則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此為上焦實熱而用之者也。調(diào)胃承氣湯治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證,故用甘草調(diào)胃和中,芒硝潤燥,大黃瀉實。不用樸實以傷上焦之元氣也。桃仁承氣湯治中焦于血積熱。
經(jīng)曰∶中焦如漚,血之源也。中焦熱甚則血瘀凝,故有腹痛不可接。又有譫語則以調(diào)胃承氣加桃仁肉桂以破之,亦不用樸實以傷上焦。此則諸承氣因證立方,而不容以不易名也。上文謂無形有形緩急次第,惟見其大略焉耳,豈若直以三焦證治而論,不亦深切著明也哉!《傷寒論》潮熱條云∶設當行大承氣湯,亦須先與小承氣湯,不轉矢氣者,不可攻也。
仲景云∶陽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糞,欲行攻法,少與小承氣湯,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糞也,乃可以大承氣攻之,若不轉矢者,此先硬后溏也,切不可攻之;攻之必腹脹不能食也。凡傷寒攻熱邪,皆用湯液滌蕩熱積,不可用圓子藥攻,不可不知也。
大青龍湯治病,與麻黃湯證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煩躁者用大青龍湯也。以其中風并傷寒俱盛,故青龍湯添麻黃,合桂枝湯藥味在內(nèi),更加百膏,所以為緊。此治榮衛(wèi)俱病者也。大抵感外風者為傷風,感寒冷者為傷寒。故風則傷榮,寒則傷衛(wèi);桂枝主傷衛(wèi),麻黃主傷榮,故大青龍主榮衛(wèi)俱傷者,此也。
李先知云∶脈緩有汗為桂枝湯證,脈緊不煩為麻黃湯證。大青龍湯證脈似桂枝反無汗,似麻黃反煩躁是也。若不審證,誤用青龍發(fā)汗,傷人多矣。故仲景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青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宜服真武湯。仲景特設此藥以救之。
十棗湯治身涼干嘔,短氣筋痛者當行。須是表證已罷,方可用之;表未解者不可行也,以其藥性太猛,切戒輕用。
里有水證條云∶身涼表證罷,咳而脅下痛者,十棗湯。痞證條云∶脅下痛,干嘔短氣,身涼不惡寒,汗出無表證者,十棗湯。干嘔證條云∶身涼汗出,干嘔脅痛不惡寒,此表證已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可見十棗湯非敢輕用,必審表證罷,惟身涼脅痛干嘔,有水氣而里未和者方用之。以棗十枚為君,消水藥不過一錢,不敢輕用可知矣。
易老九味羌活湯為解利兩感傷寒而設。經(jīng)曰∶兩感于寒者死不治。以其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此為臟腑俱虛,內(nèi)外俱病。欲表之,則有里;欲下之,則有表,故云兩感者不治。然所感有淺深虛實之異,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或可治,故易老有九味羌活湯之制也。其黃芩、生地為里熱之藥,羌活、細辛為解表之藥,亦和平表里之輕劑耳。然非正傷寒之主藥也,陶氏謂其可代麻黃、桂枝、青龍三方之用,噫!亦過矣。但用之于傷風見寒,傷寒見風,頭身疼痛,惡寒發(fā)熱而兼有里證者宜用之,大抵終是輕劑。若果當發(fā)汗,必用麻黃,而羌活、防風豈可比也?若表虛有汗,則用桂枝。若有汗而煩必用青龍,羌活豈可代也?非即病正傷寒,而九味羌活用于春秋之時,比之麻黃、青龍,則又穩(wěn)也。知者審諸。
第一、麻黃湯 治太陽脈浮緊,頭痛身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而喘。
麻黃(二錢) 桂枝(一錢) 甘草(五分) 杏仁(八枚)上銼,每服水盞半,先煎麻黃數(shù)沸,后加生姜三片、棗一枚,內(nèi)余同煎至八分,去渣溫服,覆取汗。蓋麻黃性熱,惟冬時正傷寒無汗者用之。若春夏,不可輕用,服之必發(fā)斑發(fā)黃。如用者,要石膏、知母、黃芩。
第二、麻黃干葛湯 治太陽發(fā)熱、無汗惡寒,剛 。
麻黃 赤芍藥(各三錢) 干葛(錢半) 豉(半合)
上水二盞、蔥白一莖,煎八分,溫服取汗。
第三、麻黃升麻湯大下后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厥逆泄利不止者。
麻黃(八錢) 升麻 當歸(各四錢) 知母 黃芩 葳蕤(各二錢) 石膏 白術芍藥 天門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干姜(各一錢)
上水三升三合先煎麻黃一二沸,去沫,入諸藥,煮取二升。分三服,次第令盡。汗出愈。
第四、麻黃知母石膏湯 治太陽無汗,夏至后服。
麻黃湯加知母(一錢) 石膏(二錢)第五、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治太陽汗后喘。
麻黃(八錢) 杏仁(三十個) 甘草(四錢) 石膏(一兩)上水四盞先煮麻黃,減一盞,去上沫,納諸藥,煎取二盞,分二服。
第六、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治傷寒瘀熱在里,身目發(fā)黃,中濕身痛。
麻黃 連翹 甘草(各四錢) 桑白皮 赤小豆(各一兩二錢) 杏仁(三十個) 大棗(八枚) 生姜(七錢)上水四盞先煮麻黃二三沸,掠去上沫,納諸藥,煎取二盞。分三服,半日盡。
第七、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發(fā)熱,脈沉微汗之。
麻黃 細辛(各六錢) 附子(一個)水四盞煎麻黃,減去一盞,去上沫,納諸藥,煎取二盞,分三服。
第八、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麻黃 薏苡仁(各半兩) 甘草(二錢) 杏仁(十個)
上水三盞煎至盞半,分二服。避風微汗。
第九、麻黃附子甘草湯 治少陰無表里證。
麻黃(三錢) 甘草(一錢) 附子(一錢)
上水盞半煎至八分,溫服取微汗。
第十、桂枝湯 治太陽中風,發(fā)熱汗出,鼻鳴干嘔。(加黃芩名陽旦湯。)桂枝 赤芍藥(各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五片) 大棗(三枚)
上水盞半煎八分,溫服取微汗。(夏至前加黃芩,夏至后加知母石膏。虛寒者不必加。酒家小便數(shù)不可行桂枝。)第十一、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太陽脈浮緩如瘧,無汗身疼。
桂枝(五錢) 芍藥 甘草 麻黃(各三錢) 杏仁(二十個) 生姜(三錢)大棗(四枚)上水四盞先煎麻黃二三沸,去沫,納諸藥,煎至二盞,分三服。
第十二、桂枝甘草湯 治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三錢) 甘草(一錢)水一盞煎八分,溫服。
第十三、桂枝加葛根湯 治傷風項背強,有汗不惡風,柔 。
桂枝湯加葛根煎服。
第十四、桂枝石膏湯 治熱病,夏至后同桂枝用。
桂枝湯加石膏煎服。
第十五、桂枝二麻黃一湯服桂枝,形如瘧,得汗必解。
桂枝 芍藥(四錢) 麻黃(二錢) 甘草(二錢) 杏仁(十六枚) 生姜(四錢) 大棗(五枚)水三盞先煎麻黃一二沸,去沫,納諸藥,煎二盞,分二服。
第十六、桂枝大黃湯 治關脈沉實,按之痛,大便秘。
桂枝湯加大黃(量強弱下) 芍藥,減甘草,煎服。
第十七、桂枝人參湯太陽下之早,協(xié)熱利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
桂枝 甘草(各二錢) 人參 白術 干姜(各一錢)
水二盞先煎四味,至盞半,后納桂枝,煎至一盞服。
第十八、桂枝附子湯 治風濕身疼,脈浮虛澀。
桂枝湯加附子,煎。
第十九、桂枝栝蔞葛根渴治有汗柔 。
桂枝 芍藥(各二錢) 栝蔞根 干葛(各一錢) 甘草(六分)
水二盞,姜七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第二十、桂枝二越婢一湯 治太陽發(fā)熱惡寒,脈微弱。
桂枝 芍藥 甘草(炙,各一錢) 麻黃(一錢) 石膏(三錢) 生姜(四錢)大棗(四枚)水三盞煎盞半,如法煎,分三服。
第二干一、桂枝加濃樸杏子湯太陽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
桂枝湯加杏子、濃樸,煎服,取微汗。
第二十二、桂枝芍藥湯 治脈浮腹痛。
桂枝湯加芍藥一倍第二十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脈浮以火劫之,亡陽驚悸,臥起不安。
桂枝 蜀漆(各錢) 甘草(六分) 牡蠣(一錢八分) 龍骨(一錢) 生姜(一錢) 大棗(二枚)
上水二盞,先煮蜀漆,減半盞,煎諸藥至一盞,溫服。
第二十四、桂枝芍藥人參新加湯汗后身痛脈沉。
桂枝湯加人參、芍藥(一倍)、生姜(一倍),煎服。
第二十五、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一錢半) 甘草(一錢) 生姜(錢半) 大棗(一枚) 附子(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二十六、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湯熱病,夏至后用。
桂枝湯加知母、石膏(各一錢)、升麻(五分),水煎服。
第二十七、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服桂枝或下后不解,腹?jié)M小便不利。
芍藥 茯苓 白術(各二錢) 甘草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渣服。小便利則愈。
第二十八、越婢湯 治風痹腳弱。
石膏 白術(各二錢) 麻黃(七分) 附子(五分) 甘草(三分)水鐘半,加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
第二十九、茯苓白木湯 治濕溫。
茯苓 干姜 甘草 白術 桂(各一錢半)
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第三十、大青龍湯 治傷寒頭痛,發(fā)熱無汗而煩躁者。
麻黃(三錢) 桂枝(一錢) 杏仁(五枚) 甘草 石膏(半雞子大一塊) 生姜(一錢) 大棗(一枚)水鐘半煎,分二服,溫服。
第三十一、大青龍加黃芩湯大青龍湯加黃芩煎服。
第三十二、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嘔噦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小腹?jié)M而喘者。
麻黃 桂枝 芍藥(各一錢) 甘草(五分) 干姜 細辛(各五分) 五味子(十二粒) 半夏(一錢)
水二盞煎服。
第三十三、小青龍去麻黃加茯苓湯青龍湯減麻黃,加茯苓。
第三十四、小青龍去半夏加栝蔞湯小青龍湯去半夏,加栝蔞。
第三十五、小青龍去麻黃加杏子湯 治太陽汗干飲水多,咳而喘。
本方去麻黃,加杏子,煎服。
第三十六、葛根湯 治太陽無汗惡風剛,太陽陽明合病。
葛根(一錢半) 麻黃(一錢)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六分) 生姜(五片) 大棗(二枚)
水二盞如法煎一盞,服取微汗。
第三十七、葛根解肌湯發(fā)熱而渴,不惡寒,并疫癘。
葛根(二錢) 黃芩 芍藥 麻黃(各一錢) 甘草 桂(各五分)
水二盞,棗一枚,煎,如脈浮,再服取汗。
第三十八、葛根柴胡湯柴胡(一錢半) 蒼術 荊芥 麻黃(各一錢) 甘草 當歸(各五分)
水二盞,加生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第三十九、葛根蔥白湯 治已汗未汗頭痛。
葛根 芍藥 知母 川芎(各一錢) 生姜(三錢) 蔥白(五寸)
水二盞煎一盞服。
第四十、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 黃芩(各一錢) 黃連(二錢) 甘草(五分)
水二盞煎服。
第四十一、葛根橘皮湯 治溫毒發(fā)斑,心煩嘔逆。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黃 黃芩(各八分) 甘草(五分)
水二盞煎服。
第四十二、葛根加半夏湯本方加半夏,如法煎服。
第四十三、葛根龍膽湯 治身重汗出,風溫脈浮。
葛根(二錢) 石膏(一錢) 麻黃 升麻 芍藥 桂枝 生姜 甘草 葳蕤(各八分)
水二盞煎至八分服。
第四十四、小柴胡湯 治傷寒四五日往來寒熱,胸滿心煩喜嘔。少陽發(fā)熱。風溫身熱。
柴胡(二錢) 黃芩 人參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第四十五、小柴胡加茯苓湯 治小便難,潮熱腹?jié)M。
本方加茯苓,煎服。
第四十六、小柴胡加五味子湯 治溫病而渴,不惡寒嗽者。
本方加五味子,煎服。
第四十七、小柴胡加桂湯 治身熱欲近衣,身熱不渴。
柴胡 黃芩 半夏(一錢) 甘草 桂(各五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一枚)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四十八、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湯 治發(fā)熱而渴。
本方去半夏,加人參、栝蔞仁,煎服。
第四十九、小柴胡去棗加牡蠣湯 治水結胸。
本方去棗,加牡蠣,煎服。
第五十、小柴胡去參棗加五味子干姜湯 治少陽寒熱,自利泄瀉。
本方去人參、姜、棗,加五味子、干姜,煎服。
第五十一、小柴胡去黃芩加芍藥湯下后陰弱生熱,脈微惡寒。
柴胡 半夏 人參 芍藥(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盞加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第五十二、小柴胡加干姜牡蠣湯 治痞而胸膈滿脹。
本方加干姜、牡蠣煎服。
第五十三、柴胡桂枝湯 治風溫汗后身熱、心下煩熱,妨悶動氣。
柴胡(二錢) 桂枝(一錢) 甘草(七分) 人參(一錢) 半夏 芍藥(各一錢)黃芩(一錢) 生姜(五片)
水二盞,棗二枚,煎一杯溫服。
第五十四、柴胡桂姜湯 治往來寒熱,胸脅滿,小便不利,渴而不嘔。
柴胡(一錢五分) 黃芩 桂枝 干姜(各八分) 甘草(五分) 牡蠣(七分)栝蔞根(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五十五、柴胡龍骨牡蠣湯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驚狂,亡陽煩躁,臥起不安,一身盡痛。
柴胡(一錢二分) 龍骨 桂枝 鉛丹 人參 黃芩 茯苓 牡蠣 半夏(各六分)大黃(八分) 生姜(五片) 大棗(一枚)
水二盞煎至一盞,納大黃煎三五沸,溫服。
第五十六、五苓散 治小便不利而渴,中暑煩躁霍亂。
豬苓 澤瀉 白術 茯苓(各一錢) 桂(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下。
第五十七、辰砂五苓散 治傷寒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昏狂言,妄語如見鬼,及瘴瘧,煩悶未省諸熱,清水道。
五苓散加辰砂,炒,研末調(diào)服。
第五十八、小建中湯傷寒三四日,心中悸而煩。少陰惡寒,手足蜷而溫。
桂枝(一錢) 芍藥(二錢) 甘草(六分) 餳糖(三匙) 生姜(五片) 大棗(一枚)
水盞半煎八分,內(nèi)餳令化,溫服。
第五十九、黃耆建中湯尺脈遲,傷寒身痛,汗后身痛弱脈可服。
黃 (一錢半) 芍藥(二錢) 桂(一錢) 甘草(六分) 生姜(五片) 棗(二枚)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入餳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微溏利或嘔者,不用餳。
第六十、大柴胡湯 治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內(nèi)實大便難。
柴胡(一錢二分) 黃芩 芍藥(各一錢) 半夏(八分) 大黃(七分) 枳實(四分) 生姜(三片) 大棗(一枚)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再煎至八分,入大黃。
第六十一、調(diào)胃承氣湯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譫語嘔逆。
大黃(六錢清酒洗) 芒硝(一合) 甘草(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去渣,納硝,微煎服。
第六十二、大承氣湯傷寒胃實譫語,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煩渴。少陰口燥咽干,日晡發(fā)熱,脈實。三焦俱有邪盛用之。
大黃(五錢) 芒硝(一合) 濃樸(一錢) 枳實(一錢)
水二盞先煎樸、實,至盞半加大黃,煎至一盞,去渣納硝,一二沸服,得利止服。
第六十三、小承氣湯六七日不大便,腹脹滿。陽明無表證,汗后不惡寒,潮熱狂言而喘。專瀉上焦之痞熱。
大黃(四錢) 濃樸(二錢) 枳實(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六十四、桃仁承氣湯外證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不利,中焦積血證也。
桃仁(十個) 桂 甘草(各一錢) 大黃(二錢半) 芒硝(一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納硝,煎一二沸溫服。
第六十五、梔子豉湯 治下后心中懊,大下后身熱不去,心中痛。
肥梔子(四枚,打碎) 香豉(半兩)
水二盞先煎梔子,至一盞納豉同煎,至七分服,得汗止服。
第六十六、梔子 皮湯溫家發(fā)黃,傷寒發(fā)黃。
梔子(四枚) 皮(三錢) 甘草(二錢)
水二盞煎八分服。
第六十七、梔子干姜湯醫(yī)以丸藥下之者,身熱不去。
梔子(七枚) 干姜(三錢)
水二盞煎八分服。
第六十八、梔子升麻湯 治虛煩不止,三月至夏至前謂之晚發(fā),可服。
生地黃(一錢) 梔子(三枚) 升麻(一錢) 柴胡(二錢) 石膏(一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六十九、梔子濃樸湯太陽下后腹?jié)M,起臥不安。
梔子(五枚) 濃樸(三錢) 枳實(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得吐,止后服。
第七十、枳殼梔子湯 治勞復發(fā)熱。
枳殼(一枚) 肥梔子(三枚) 香豉(一兩)清漿水二盞空煎,至盞半內(nèi)二藥,煎至一盞入豉,煎八分服,覆取微汗。
第七十一、梔子烏梅湯 治傷寒瘥后不得眠。
梔子 黃芩 甘草(各一錢) 柴胡(二錢) 烏梅肉(二個)
水二盞,生姜五片,竹葉二七片、豉五十粒,煎至八分服。
第七十二、枳殼梔子大黃湯 治食后發(fā)熱。
枳殼(一枚) 梔子(三枚) 豉(一兩) 大黃(如圍棋子大三四枚入)水煎如法溫服。
第七十三、豬苓湯 治嘔而渴,心煩不得眠,熱在下焦,小便不利。
豬苓 澤瀉 滑石 茯苓 阿膠(各錢半)
水二盞煎四味,至一盞去渣,納阿膠,煎八分,溫服。
第七十四、黃芩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而協(xié)熱利。
黃芩(三錢) 芍藥 甘草(各一錢) 大棗(二枚)
水盞半煎一盞服。嘔者加半夏伍分,生姜五片煎服。
第七十五、黃芩芍藥湯衄后脈微。
黃芩湯去大棗,煎服。
第七十六、黃芩半夏生姜湯 治干嘔而利。
黃芩東加半夏、生姜,煎服。
第七十七、黃連湯腹?jié)M痛,大便秘,胸中有熱,腹痛欲嘔。
黃連 甘草 干姜 芍藥(各一錢) 人參 半夏(各五分) 大棗(一枚) 桂(五分)
水二盞煎一盞服。
第七十八、黃連阿膠湯(一名黃連雞子湯)治溫毒下利膿血,少陰煩躁不得臥。
黃連(二錢) 阿膠(錢半) 黃芩 芍藥(一錢) 雞子黃(一枚)
水二盞煎三物,至一盞去渣,納膠,煎一二沸,再納雞子黃勻服。
第七十九、梔子仁湯發(fā)狂煩躁,面赤咽痛潮熱。
梔子 赤芍藥 大青 知母(各五分) 升麻 黃芩 石膏 杏仁(各一錢) 柴胡(七分) 甘草(四分) 豉(五十粒)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八十、黃連橘皮湯 治溫毒發(fā)狂,下部生瘡。
黃連(一錢) 橘皮 杏仁 枳實(各七分) 麻黃 葛根(各六分) 濃樸 甘草(各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八十一、黃連龍骨湯少陰脈沉,腹痛咽痛,體猶有熱,煩苦。
黃連(二錢) 黃芩 芍藥(各八分) 龍骨(五分為末)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八十二、黃連犀角湯 治狐惑。
犀角(三錢,磨) 黃連(二錢) 烏梅(四個) 木香(三分)
水盞半煎八分,入角汁、木香汁,和勻服。
第八十三、黃連解毒湯大熱干嘔,譫語,呻吟不眠。
黃連(二錢)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八十四、黃連一物湯黃連一味,濃煎汁服。
第八十五、黃連瀉心湯黃連 生地黃 知母(各錢半) 甘草(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八十六、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胃實不大便,譫語。
大黃(四錢) 黃連 黃芩(各錢半)上三味為粗末,以麻沸湯盞半漬之,須臾絞去渣服。
第八十七、酒煮黃連丸 治暑毒發(fā)熱而渴,不惡寒。
黃連(四兩,以無灰好酒浸面上過二寸,重湯煮干焙,羅為末)上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水吞下。
第八十八、升麻湯無汗而喘,小便不利而煩渴。
升麻 蒼術 麥門冬 麻黃(各一錢) 黃芩 大青(各七分) 石膏(一錢)淡竹葉(十片)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八十九、升麻葛根湯 治無汗惡寒發(fā)斑,小兒瘡疹,疫癘通用。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等分)
水二盞煎一盞,寒多熱服,熱多溫服。
第九十、升麻六物湯口瘡赤爛(赤斑)。
升麻 梔子(各錢半) 大青 杏仁 黃芩(各一錢)
水盞半,蔥白三莖,煎八分,溫服。
第九十一、陽毒升麻湯 治陽毒赤斑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半) 犀角(磨)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八分)
水盞半煎至八分,納犀角汁和勻服。
第九十二、升麻梔子湯升麻 柴胡 梔子(三枚) 石膏(錢半)第九十三、升麻鱉甲湯升麻(一錢) 當歸 甘草 鱉甲(各錢半) 雄黃(另研,三分) 蜀椒(三分)
水盞半煎八分,納雄末和勻服。
第九十四、玄參升麻湯 治咽痛發(fā)斑。
玄參 升麻(各錢半) 甘草(八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九十五、白虎湯 治汗后脈洪大而渴,虛煩中 。
知母(三錢) 石膏(五錢) 甘草(一錢) 粳米(一撮)
水二盞煎一盞,米熟去滓,溫服。
第九十六、白虎人參湯(一名化斑湯)治赤斑口燥,煩渴中 。
白虎東加入?yún),煎服?p>第九十七、白虎加桂湯白虎東加桂,煎服。
第九十八、白虎蒼術湯 治溫濕疫癘,秋后熱濕而燥。
白虎東加蒼術一倍,煎服。
第九十九、竹葉湯陽明汗多而渴,衄而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瘥后渴。
竹葉(二七個) 麥門冬 人參(各一錢) 甘草(四分) 石膏(二錢) 半夏(八分) 粳米(一撮)
水二盞煎一盞,米熟去渣,入生姜汁一匙,再煎一沸服。(一方無石膏。)第一百、竹葉石膏湯竹葉東加石膏第一百一、茵陳湯 治頭汗出,欲發(fā)黃。
茵陳蒿(三錢) 大黃(二錢) 肥梔子(三枚)
水二盞先煎茵陳,至半納二味,煎八分服。
第一百二、茵陳五苓散頭汗出,發(fā)黃,秋感疫癘及黃瘴。
茵陳蒿(三錢) 五苓散(二錢)和勻,每服二錢,食前米湯調(diào)服,或濃煎茵陳湯調(diào)五苓散。
第一百三、茵陳梔子三物湯大便自利而黃。
茵陳蒿(二錢半) 梔子 黃連(各錢半)
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四、茵陳茯苓湯茵陳(二錢) 茯苓 桂(去皮,各一錢) 豬苓(七分) 滑石 當歸(各二錢)第一百五、茵陳四逆湯陰黃,四肢厥冷。
茵陳(一錢) 甘草 附子(一錢) 干姜(炮,錢半)水煎溫服。
第一百六、小茵陳湯茵陳(三錢) 附子(一錢) 甘草(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七、茵陳吳茱萸湯茵陳東加吳茱萸,水煎服。
第一百八、茵陳附子湯茵陳湯附子水煎服。
第一百九、大陷胸湯 治大結胸,手不可按。
大黃(四錢) 芒硝(三錢) 甘遂末(二分)
水二盞煎一盞,納芒硝煎一二沸,去渣納甘遂末,和勻服,得利則止服。此藥極峻,必不得已而用之。
黃連(錢半) 半夏(三錢) 栝蔞實(一枚)
水二盞先煎栝蔞,至盞半納諸藥,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十一、大陷胸丸 治結胸項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
大黃(一兩六錢) 葶藶 芒硝 杏仁(各二錢半)上二味為細末,納杏仁芒硝合研為脂,丸彈子大,別搗甘遂二分,白蜜半臺、白水七分半,溫調(diào)頓服。
一宿乃下,不下再服。
第一百十二、抵當湯 治血結胸譫語,瘀血狂言,小腹?jié)M,漱水不欲咽。
水蛭 虻蟲(各十枚) 桃仁(十枚) 大黃(八錢)
水二盞煎一盞,渣去溫服,血未下再服。
第一百十三、抵當丸當汗失汗,熱毒深入,吐血身黃,喜忘發(fā)黃。
水蛭 虻蟲(各五枚) 桃仁(六個) 大黃(二錢)為細末,作一丸,水二盞。
第一百十四、陽旦湯春末夏至前宜服。
桂枝湯加黃芩,煎服。
第一百十五、陰旦湯 治身大熱欲近衣,此內(nèi)寒外熱。
芍藥 甘草(各一錢) 干姜 黃芩(各錢半) 桂枝(五分) 大棗(一枚)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取小汗。
第一百十六、三物白散 治痰實結胸。
貝母 桔梗(各三分) 巴豆(一錢去皮油)
上為末,納巴豆研勻,以白飲和服。強人四五分,弱人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若利過不止,服冷粥一杯即止。
第一百十七、小半夏湯 治水結胸。
半夏(四錢) 白茯苓(二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入姜汁一匙,再煎一二沸溫服。
第一百十八、大半夏湯 治傷寒痰證。
半夏 茯苓 生姜(各二錢)
水二盞煎一盞,臨臥服。胃不利,加陳皮。
第一百十九、半夏瀉心湯半夏(一錢) 黃連(五分) 人參 甘草 黃芩 干姜(各一錢)
水盞半,姜五片、棗五枚,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二十、小半夏茯苓湯水結胸半夏(三錢) 赤茯苓(二錢)
水盞半煎八分,去渣入姜汁二匙,煎二沸,溫服。
第一百二十一、半夏生姜湯 治咳逆水谷不下而嘔吐。
半夏(五錢) 生姜(一兩炮)
水二盞煎一盞,分二服。
第一百二十二、半夏桂甘湯非時暴寒伏于少陰,脈微弱,次必下利,一名腎寒服此。
半夏 桂枝 甘草(各三錢)
水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旋旋呷之。
第一百二十三、姜汁半夏湯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散心積積無奈者。
半夏(五錢) 生姜自然汁(半盞)
水盞半,同姜汁煎至八分,溫服。
第一百二十四、濃樸半夏甘草人參湯濃樸(三錢) 半夏(一錢) 甘草 人參(各五分)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二十五、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東加甘草,煎服。
第一百二十六、三黃瀉心湯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可服,惡寒者不可服。
即附子瀉心湯去附子,煎服。
第一百二十七、生姜瀉心湯下痢、心下痞,腹中雷鳴。
甘草瀉心湯減甘草一半,加生姜一倍,煎服。
第一百二十八、附子瀉心湯心下痞,惡寒汗出。
附子(三錢) 大黃(六錢) 黃芩 黃連(各二錢半)
水盞半,先煎附子至七分,次取百沸湯二盞漬三黃末一時,取汗和附子湯服。
第一百二十九、赤茯苓湯厥陰消渴氣上沖,吐下后身振搖肉惕。
赤茯苓 陳皮 人參(各一錢) 白術 川芎 半夏(各六分)
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
第一百三十、茯苓甘草湯水氣承心,振寒而躁,自汗不渴。
茯苓 桂枝(各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五大片)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三十一、茯苓甘桂大棗湯汗后臍下悸,欲作奔豚。
茯苓(二錢) 甘草(七分) 桂枝(一錢) 大棗(三枚) 甘瀾水(見制法中)甘瀾水二盞,煎茯苓至盞半,納諸藥同煎至八分服。
第一百三十二、茯苓桂甘白術湯茯苓(三錢) 桂枝(一錢半) 甘草 白術(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一百三十三、調(diào)中湯 治疫癘,夏感寒邪,下血。
大黃(一錢) 桔梗 葛根 黃芩 芍藥 白術 本 甘草(各六分)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得利熱便退。安常治多年下血腸風亦瘥。
第一百三十四、四逆湯太陰自利不渴,陰證脈沉身痛。
附子(三錢) 甘草 干姜(各錢半)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一百三十五、當歸四逆湯下之厥逆者。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一錢) 甘草 通草(各七分) 大棗(三枚)
水盞半煎七分服。
第一百三十六、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
即四逆東加甘草一倍。
第一百三十七、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吐利止汗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
通脈四逆煎起,加豬膽半杯,和勻溫服,其脈即來。
第一百三十八、茯苓四逆湯汗下后煩躁不得眠。
茯苓(三錢) 人參 附子 干姜(各一錢) 甘草(八分)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一百三十九、茵陳四逆湯茵陳(二錢) 附子 干姜(各一錢) 甘草(炙一錢二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四十、四逆散加五味干姜湯少陰四肢厥逆,或泄利而嗽。
甘草 枳殼 柴胡 芍藥(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干姜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服。
第一百四十一、四逆散甘草 枳殼 柴胡 芍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嗽,加五味子。悸者加桂。腹痛加附子。泄利虛者加濃煎薤白湯調(diào)。
第一百四十二、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下之而厥逆者。
本方中加吳茱萸、生姜,煎服。
第一百四十三、真武湯 治陰證脈沉身痛。少陰腹痛,小便不利。
附子(三錢) 生姜(五錢) 白術(一錢) 茯苓 芍藥(各二錢)水三盞煎盞半,分二服。
第一百四十四、附子湯陰證脈沉身痛。少陰背惡寒,口中和。
附子(生二錢) 人參 白術 茯苓 芍藥(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分二服。
第一百四十五、附子散附子(二錢) 干姜(一錢) 桂心 當歸 白術 半夏(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
第一百四十六、甘草附子湯風溫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甘草(炙) 附子(各一錢) 白術 桂枝(各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微汗解。
第一百四十七、甘草干姜湯少陰小便色白,病形悉具,吐逆而渴,動氣,下之反劇,身雖有熱反欲蜷。
甘草(二錢) 干姜(一錢)
水盞半煎七分服。
第一百四十八、理中湯 治太陰自利,不渴,痰多而嘔,腹痛溏霍亂。
人參 白術 干姜(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腎氣動者去術。
第一百四十九、理中丸痞而胃寒。厥陰饑不能食,食即吐;魜y,寒多不渴。
理中湯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沸湯化下丸。
第一百五十、治中湯心腹連脅滿痛。
理中湯加青皮,煎服。
第一百五十一、附子防風湯附子 防風 柴胡(各八分) 白術(錢半) 桂心 茯苓 干姜(各五分) 五味子甘草(四分) 生姜(五片)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一百五十二、芍藥甘草附子湯汗下后惡寒。芍藥甘草附子(各二錢)
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五十三、霹靂散陰盛隔陽,身冷脈沉,煩躁欲飲水。
附子(一枚五分,重者炮)用冷灰埋之,取出細研,入真臘茶一大錢同研,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煎六分,臨熟入蜜一匙,候溫冷服之。須臾躁止,得睡汗出瘥。
第一百五十四、術附湯 治濕溫小便不利。
白術(二錢) 附子 干姜 甘草(各錢半)
水盞半,棗二枚,煎八分服。
第一百五十五、桔梗半夏湯腹脹。
桔梗 半夏 陳皮
水盞半,生姜五片,煎八分服。
第一百五十六、羌活附子湯 治咳逆。
羌活 附子(各一錢) 干姜(棗許大) 茴香 木香(各五分。磨)
水盞半,棗二枚,煎八分服。
第一百五十七、白通湯少陰下利。
蔥白(三莖) 附子(三錢) 干姜(錢半)
水盞半煎七分半服。
第一百五十八、白通加豬膽汁湯下利厥逆,脈不至。
附子(三錢) 干姜(錢半) 蔥白(二莖) 童便(半合) 豬膽汁(三匙)
水盞半煎八分,去渣入童便,膽汁和勻。
第一百五十九、正陽散陰毒寒證,面青黃色,四肢厥冷。
干姜(五分) 附子(一錢) 甘草(五分) 麝香(一分) 皂莢(一錢)為細末,水一盞,煎五分,熱服。
第一百六十、理中石膏湯 治霍亂轉筋。
理中湯加石膏、煎服。
第一百六十一、枳實理中丸寒實結胸。
枳實(十六片) 干姜 白術 甘草 人參 茯苓(各一兩)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熱湯化下,連進二三。
第一百六十二、四順湯沉脈而身無熱,不欲見光,腹痛,手足冷,下利。
理中湯加甘草(一倍),煎熱服之。
第一百六十三、四順丸少陰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冷。
理中丸加甘草(倍),為丸服。
第一百六十四、增減理中丸太陰下之胸滿硬,諸胸宜服此。
人參 白術(各二兩) 甘草 干姜(各兩半) 黃芩(五錢) 枳殼(十二片)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沸湯化下。有汗出加牡蠣。
第一百六十五、干姜附子湯下后復發(fā)汗,晝夜不得眠,無表證脈微者。
干姜(二錢) 附子(三錢)
水盞半煎七分,頓服。
第一百六十六、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寒氣內(nèi)格,食入即吐。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六十七、脾約丸老人津少大便秘。
大黃 枳實 濃樸 白芍藥(各五錢) 麻子仁(一兩) 杏仁(三分)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未通再加二十丸即通。
第一百六十八、金匱風引湯大黃 干姜 龍骨(各二兩) 桂枝 甘草 牡蠣(各一兩)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白石脂 石膏 紫石英(各三兩)上十二味,杵為粗末,以囊盛之。取三指一撮,井花水二盞,煎三沸,去渣溫一盞。
第一百六十九、柴胡半夏湯痰熱頭痛,手足煩熱。
柴胡(一錢) 半夏 白術(各八分) 甘草 人參 黃芩 麥門冬(各六分)
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第一百七十、百合知母湯百合病百合(七枚) 知母(一兩)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洗去白沫。別以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又以水二盞煎知母,至一盞去渣,相和煎取一盞半,分二服。
第一百七十一、百合地黃湯 治百合病。
百合(七枚) 生地黃汁(一盞)先洗漬百合如前法,以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渣納地黃汁,煎取盞半。分二服,大便當如漆,中病止服。
第一百七十二、百合洗方 治百合病。
百合(一升) 水一斗漬一宿后,溫暖洗身,洗已,食煮餅,勿用鹽豉。
第一百七十三、犀角地黃湯衄后脈微發(fā)狂發(fā)黃。當汗不汗,內(nèi)有瘀血。血證大便黑,漱水不欲咽。
犀角(一錢銼) 生地黃(四錢) 牡丹皮 芍藥(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納犀角服。
第一百七十四、大青四物湯(一名阿膠大青湯)治赤斑。
大青(二錢) 阿膠 甘草(各一錢) 豉(一合)
水盞半煎八分,去渣入阿膠,候烊溫服。
第一百七十五、青黛一物湯 治赤斑。
青黛(如棗大)水研服。
第一百七十六、五物木香湯青木香(五分) 丁香 薰陸香(各一錢) 麝香(三厘) 白礬(一錢)
水盞半煎七分,溫服。盛者加犀角,輕者去礬。
第一百七十七、黑奴丸陽毒發(fā)斑,大渴煩躁。
黃芩 釜底煤 芒硝 灶突墨 梁上塵 小麥奴 麻黃(各一錢) 大黃(一錢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服,飲水盡足當發(fā)寒汗出瘥。若一時頃不汗,再服一丸,須見微利。若不大渴,不可服。
第一百七十八、黑膏 治溫毒發(fā)斑嘔逆。
生地黃(二兩六錢) 好豉(一兩六錢)豬膏十兩,合露之,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滓。入雄黃豆大,麝香少許,攪和勻,分三服。毒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
第一百七十九、紫雪暑中三陽所患,必熱煩躁發(fā)斑者。
升麻(八錢) 黃金(十兩) 寒水石 石膏(各四兩八錢) 犀角 羚羊角(各一兩) 玄參(一兩六錢) 沉香 木香 丁香(各五錢) 甘草(八錢)上水五大碗煮金,至三碗,去金入諸藥,再煎至一升,濾去渣,投樸硝三兩二錢,微火煎,以柳木條子攪勿停手,候欲凝入盆中,更下研朱砂、麝香各三錢,急攪令勻,候冷凝成雪也。每服一錢匕,細細咽之。
第一百八十、李根湯甘李根白皮(一錢) 半夏(錢半) 當歸(八分) 生姜(錢半) 茯苓 桂枝芍藥 黃芩(各八分) 甘草(四分)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一百八十一、吳茱萸湯嘔而胸滿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
吳茱萸 生姜(各三錢) 人參(一錢)
水盞半,棗一枚,煎一盞服。
第一百八十二、旋復代赭湯汗吐下后心下痞。
旋復花(錢半) 人參(一錢) 代赭石 甘草(各八分) 生姜(二錢) 半夏(一錢) 大棗(二枚)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第一百八十三、大橘皮湯嘔噦胸滿,虛煩不安。
陳皮 甘草(一錢) 人參(二錢)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服。
第一百八十四、小橘皮湯(一名生姜橘皮湯) 嘔吐手足厥。
陳皮(三錢) 生姜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一百八十五、橘皮湯傷寒痰逆惡心。
陳皮(三錢) 人參(錢半) 甘草(八分)
水盞半,竹青一丸、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第一百八十六、橘皮干姜湯(一名橘皮半夏生姜湯)咳逆噦惡心。
陳皮 通草(各錢半) 人參 干姜(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一百八十七、桔梗湯少陰咽痛。
桔梗(三錢) 甘草(三錢)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八十八、桔梗枳殼湯痞證胸滿不痛。
桔梗 枳殼(各三錢)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一百八十九、桔梗半夏湯腹脹。
桔梗 半夏 陳皮(各二錢)
水盞半,生姜五片,煎服。
第一百九十、漢防己湯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
漢防己(二錢) 黃 白術(各一錢) 甘草(七分)
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第一百九十一、防己黃耆湯 治同。
即防己東加甘草一倍。
第一百九十二、防風白術牡蠣湯防風 白術 牡蠣(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服。汗止服小建中湯。
第一百九十三、海蛤散海蛤 滑石 甘草(各一兩) 芒硝(五錢)為細末,每服二錢,以雞子清調(diào)下。
第一百九十四、檳榔散 治腳氣。
橘葉(一大握) 沙木(一握) 小便 酒(各半盞)
水盞半煎一盞,調(diào)檳榔二錢,食后溫服。
第一百九十五、五積散 治感寒腳氣,食積心腹?jié)M痛,嘔吐,項背拘急。
川芎 蒼術 桔梗 陳橘皮 枳殼(各七分) 吳白芷 官桂 人參(各五分)濃樸 芍藥 白茯苓 當歸 干姜 麻黃 半夏(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水二盞煎八分,姜三片、蔥白三莖同煎,取微汗。
第一百九十六、十棗湯心下痞硬脅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水盞半,先煎大肥棗十枚,取八分納藥末。弱人半錢,強人一錢,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明日再服加半錢,利后糜粥和養(yǎng)。
第一百九十七、桃花湯少陰下利膿血并溫毒下利。
赤石脂(五兩三錢,一半全用,一半為末) 糯米(三合) 干姜(三錢)水三碗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二碗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病愈止服。
第一百九十八、沖和湯(即九味羌活湯)治傷寒兩感。(春分代桂枝麻黃用。)羌活 防風 蒼術(各一錢)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黃 黃芩(各一錢半) 細辛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熱服取汗。有汗者去蒼術加白術?,葛根石膏。
第一百九十九、來復丹硝石(一兩) 硫黃(一兩,明凈者) 太陰玄精石(一兩) 五靈脂(二兩,水研飛過) 青皮 陳皮(去白,各二兩)先以硫黃同硝石銚慢火炒,以柳箸攪,不住手,令陰陽氣相入,不可大炒過,以傷藥力,再研極細,名二氣丹。玄精石、五靈脂各制凈末,青橘皮亦研凈末,方入二氣味諸石末和勻,醋打糊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粥飲吞下。
第二百、靈砂丸水銀(八兩) 硫黃(二兩)上二味新鐵銚炒成砂子,入固濟罐,打火三炷香,過宿取火,研為細末。今市肆煉銀朱者,彼是謂之氣砂,又謂罐口砂,其價與朱相等。藥肆中缺辰砂,則亦將此砂研碎混入內(nèi),賣充辰砂。醫(yī)之謂靈砂,即此砂是也。每用為細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空心米飲、棗湯、人參湯任下。忌豬羊血、綠豆粉,量人增至七八粒。
第二百一、柿蒂湯柿蒂 丁香(各錢半)
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二、破棺丹大黃(二兩,半生半熟) 芒硝(一兩)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半丸或一丸二丸,食后童便入酒各半化服,或白湯合酒化服。
第二百三、杏仁湯身熱惡風,風濕微腫。
杏仁(七枚) 桂(五分) 麻黃 芍藥 天門冬(各錢半)
水二盞,姜十片,煎一盞,分二服。
第二百四、木瓜散腳腫宜服。
干木瓜 大腹皮 紫蘇 羌活(各一錢) 木香 甘草(各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二百五、烏梅丸 治蛔厥。
烏梅(七十五個) 細辛 附子 人參 柏皮 桂枝(各兩半) 干姜(二兩半)黃連(四兩) 蜀椒 當歸(各一兩)十味各搗末,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熏之,五升米飯在下,飯熟搗梅成泥,入諸藥和勻,入蜜,杵三千下,丸梧子大。先服米飲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忌生冷滑物。
第二百六、牛蒡根湯汗不流,是汗出時蓋覆不密,故腰背手足搐搦。
牛蒡根 麻黃 牛膝 天南星(各六錢)上細銼于砂盆內(nèi)研細,用好酒一升同研,以新布濾取汁,后用炭火半秤燒一地坑內(nèi)通赤,去火掃凈,投藥汁在坑內(nèi)再燒,令赤黑色,取出,于缽內(nèi)細研。每服半錢,酒調(diào)下,日三服。
第二百七、地榆散傷寒熱毒不解,晚即壯熱,腹痛便膿血。
地榆 犀角(銼) 黃連 茜根 黃芩 梔子仁(八分)
水二盞,韭白五莖,煎一盞,溫服。
第二百八、濃樸湯濃樸(姜制,一錢) 白術(二錢) 陳皮 半夏(各八分) 枳實 甘草(炙,各六分)
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溫服。
第二百九、濃樸丸陳皮(五錢) 人參(七錢) 白術 藿香 當歸(各五錢) 細辛(二錢) 濃樸(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六分,和渣熱服。
第二百十、人參散人參 梔子 藍葉 白蘚皮 甘草(各一錢)
水盞半煎七分服。
第二百十一、酸棗仁湯汗下后晝夜不得眠。
酸棗仁(炮去皮) 甘草 知母 麥門冬(各一錢) 茯苓 川芎(各六分) 干姜(三分)
水盞半煎七分,溫服。
第二百十二、敗毒散柴胡 前胡 桔梗 甘草 人參 茯苓 羌活 獨活 枳殼 川芎(各等分)
水二盞,姜三片,煎一盞服。
第二百十三、蔥豉湯傷寒二三日頭項痛,惡寒脈緊無汗。
蔥白(七莖) 豉(半合) 干葛(四錢) 麻黃(二錢)
水二盞先煮麻黃六七沸,去沫納葛,煎十余沸下豉,煎八分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良久煮蔥豉粥熱吃,以衣覆取汗。
第二百十四、連須蔥白湯已汗未汗,頭痛如破。
生姜(二兩) 連須蔥白(切半升)水三盞煎一盞半,分二服。
第二百十五、茅花湯鼻血不止。
茅花(一大把,無花用根)水三盞煎盞半,分二服。
第二百十六、柏皮湯熱毒入深,吐血。
柏皮(三錢) 黃連 黃芩(各一錢半)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入阿膠,再煎一二沸,溫服。
第二百十七、麥門冬湯麥門冬 甘草(各二錢半)粳米湯盞半、棗二枚、竹葉十五片,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十八、救逆湯第二百十九、黑錫丹(見眩暈門)第二百二十、羊肉湯當歸(酒浸) 白芍藥(各二兩) 附子(炮。四錢) 龍骨(四錢) 生姜(二兩)牡蠣(三兩, ) 桂枝(七錢)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羊肉四兩、蔥白五寸打破,水五盞熬至一半,濾去渣,分三服。
第二百二十一、三建湯天雄 附子 大川烏(各一錢三分)
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第二百二十二、葳蕤湯 治風溫冬溫,春月傷寒。
葳蕤 石膏(各一錢) 麻黃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 川芎(各六分) 青木香(五分) 干葛(一錢)
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二十三、栝蔞根湯 治風溫大渴。
石膏(三錢) 栝蔞根 人參 防風 甘草 干葛(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服。
第二百二十四、延胡散尿血。
延胡索(三錢) 樸硝(一錢)
水盞半煎七分,溫服。
第二百二十五、射干湯 治夏月暴寒,伏熱于內(nèi),咳嗽喉啞。
射干 當歸 麻黃 肉桂 枳實 紫菀 獨活 陳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生姜(一錢) 半夏(一錢) 杏仁(七粒)
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二十六、金沸草散 治頭痛熱甚,胸膈有痰。
前胡 旋復花(各一錢) 半夏 細辛 甘草(各五分) 荊芥穗(七分) 赤茯苓(六分)
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第二百二十七、文蛤散病在陽,反 以水,熱攻于內(nèi),寒更益堅,欲飲水不竭。
文蛤(為末) 沸湯調(diào)服方寸匕。
第二百二十八、牡蠣澤瀉湯 治病瘥后從股以下有水氣。
牡蠣 澤瀉 蜀漆 商陸 葶藶 海藻 栝蔞根(各等分)為細末,米飲調(diào)服方寸匕,小便得利為佳。
第二百二十九、豬膚湯少陰下利,咽痛,胸滿而煩。
豬膚(五兩)水四碗煮取二碗,加白蜜二臺、白粉二合,熬香和令得所,分二服。
第二百三十、豬膽雞子湯傷寒五六日出斑。
豬膽(二合) 雞子(一枚) 苦酒(三合)和勻煎三沸,強人盡服,弱人煎六七沸服,汗出瘥。
第二百三十一、鱉甲散傷寒八九日不瘥,諸藥不效,名壞傷寒。
鱉甲 升麻 前胡 烏梅 黃芩 犀角(銼) 枳實(各七分) 生地黃(一錢) 甘草(五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三十二、白頭翁湯脅熱而利衛(wèi)生資格考試網(wǎng),渴而下利。
白頭翁 黃柏 秦皮 黃連(各錢半)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三十三、烏扇散咽中閉塞。
生烏扇(即射干苗,如無,用射干) 豬脂(各四兩)二味合煎,藥成去渣,取半雞子大,薄綿裹納喉中。
第二百三十四、赤石脂丸脅熱而利。
赤石脂 干姜(各一兩) 黃連 當歸(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第二百三十五、赤石脂禹糧湯痞而下利不止,當治下焦。
赤石脂 禹余糧(各錢)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三十六、葶藶苦酒湯發(fā)狂煩躁,面赤咽痛。大下傷血,發(fā)熱脈澀。
葶藶 苦酒(升半) 艾汁(半升)煎取七分,作三服。
第二百三十七、香薷湯暑邪霍亂。
香需 白扁豆 濃樸(各二錢) 甘草 茯神(各一錢)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入些鹽花亦可。
第二百三十八、香薷散中 霍亂。
香薷(錢半) 濃樸(姜汁炒) 黃連(各二錢,姜炒紫色)
水二盞煎一盞,去渣用新汲水浸極冷,順服之效,不得犯鐵器。
第二百三十九、消暑丸傷暑發(fā)熱,頭痛煩熱。
半夏(醋煮) 甘草(生) 茯苓(各四兩)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下。
第二百四十、清暑益氣湯(方見暑門)。汗出身熱脈虛。
第二百四十一、除濕湯半夏 濃樸(各一錢) 霍香 陳皮(各六分) 蒼術(一錢) 甘草(五分)
水盞半,生姜七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四十二、霍香正氣散 治傷寒頭痛發(fā)熱,內(nèi)因痰飲,外因感冒,中脘痞滿,嘔逆惡心,憎寒壯熱咳嗽。
藿香 紫蘇 桔梗(各一錢) 前胡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各六分) 白術濃樸(各八分) 白芷 大腹皮(各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熱服取汗。
第二百四十三、絳雪龍腦(一分二厘半) 硼砂(一錢) 珍珠(三錢)上研勻,每服一字,摻于舌上津咽之。
第二百四十四、治慝桃仁湯傷寒不發(fā)汗,變狐惑,唇口生瘡,聲啞。
桃仁 槐子 艾(各三錢) 棗(十枚)水二大盞煎盞半,分二服。
第二百四十五、雄黃蛻散狐惑唇瘡聲啞。
雄黃 桃仁 苦參 青葙子 黃連(各等分)為末,以生艾搗汁和丸,如小指尖大。綿裹納下部中,無艾亦可。
第二百四十六、萬全木通散小便難而黃。
木通 赤茯苓 車前葉 滑石(各一錢) 瞿麥(七分)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第二百四十七、 鼠糞湯男子陰易及勞復。
韭根(一大握) 鼠糞(十四枚,兩頭尖者是)
水盞半煎七分,去渣再煎三沸。溫服,得汗效,未汗再服。
第二百四十八、鼠矢豉散勞復發(fā)熱。
梔子(十四枚) 雄鼠矢(二七枚) 枳殼(三枚)
水盞半,蔥白二寸、香豉三十粒,煎八分,溫服。
第二百四十九、燒 散陰陽易。
襠(燒灰存性,以近陰處者,男用婦人 襠,女用男子褲襠)水調(diào)服方寸匕,以小便利陰頭腫即愈。
第二百五十、竹皮湯病復交接勞復,外腎腫,腹中絞痛。
刮竹青皮(一大丸,如雞子)
水二盞煎八分,去渣溫服。
第二百五十一、天水散 治中暑身熱嘔吐,煩渴水泄,小便赤澀。大能止瀉止吐,解渴解百藥酒食等毒,治時行疫癘,兩感傷寒,及婦人下乳催行,兼以治乳癰,孕婦勿服。
滑石(飛,六兩) 甘草(炙,一兩)為極細末,每服三錢,蜜溫湯調(diào)下。無蜜,飲湯白水俱可,日三服。要除熱結,新汲水下;要汗,煎蔥白豉湯調(diào)二三服;熱甚者多服。
第二百五十二、防風通圣散方見中風門。
第二百五十三、小續(xù)命湯 治二 通用。
方見風門。
第二百五十四、小續(xù)命加姜汁湯 治寒,三陽腳氣。
小須命湯煎成去渣,加入姜汁二匕,再煎一沸服。
第二百五十五、續(xù)命去附減桂加芍一倍湯 治腳氣,暑中三陽所患必熱。
第二百五十六、川芎石膏湯方見頭痛門。
第二百五十七、補中益氣湯 治內(nèi)虛傷寒發(fā)熱。
方見內(nèi)傷門。
第二百五十八、安神丸方見驚悸門。
第二百五十九、柴胡飲子方見熱門。
第二百六十、七宣丸方見秘結門。
第二百六十一、鶴頂?shù)?/span>方見究源門。
第二百六十二、消蘊湯方見《無求子》。
第二百六十三、扁豆湯方見《無求子》。
第二百六十四、竹茹湯方見煩躁門。
第二百六十五、雞清散方見聲音門。
第二百六十六、海藏大羌活湯方見風門。
第二百六十七、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傷寒頭痛,發(fā)熱惡寒,咳嗽聲重,唾涕稠粘。此藥解肌寬中快膈,及勞瘵潮熱往來,孕婦傷寒并治。
人參 蘇葉 干葛 前胡 陳皮 枳殼 半夏 茯苓(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一盞,溫服。
第二百六十八、香蘇散四時感冒,傷寒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
香附子 紫蘇(各錢半) 陳皮 甘草(各一錢)水一盞加蔥姜,煎七分熱服。如頭疼甚,川芎、白芷,名芎芷香蘇散。
第二百六十九、芎蘇散 治證同前。
川芎 紫蘇葉 干葛 桔梗 柴胡(各七分) 茯苓 甘草 半夏(各六分) 枳殼陳皮(各五分)
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第二百七十、十神湯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風寒,發(fā)熱憎寒,頭痛咳嗽無汗。
此藥不問陰陽兩感,一切發(fā)散宜此。
川芎 甘草 麻黃(各八分) 干葛 紫蘇 升麻 赤芍藥(各一錢) 白芷 陳皮香附子(各六分)
水盞半,姜五片、蔥白二寸,煎八分,熱服,微汗愈。
第二百七十一、消風百解散 治四時傷寒,頭痛發(fā)熱,及風寒咳嗽,鼻塞聲重或喘急。
荊芥穗 白芷 陳皮 麻黃 蒼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盞半加姜蔥煎,熱服。嗽甚者加烏梅。
第二百七十二、不換金正氣散 治四時傷寒,時行瘟疫,及山嵐瘴瘧,寒熱往來,霍亂吐泄下利,及出遠方不伏水土者,并宜此。
濃樸(姜炒) 陳皮 藿香 半夏(姜汁制) 蒼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第二百七十三、二香散 治暑傷風傷寒,不敢服麻黃桂枝,初以此藥解表發(fā)散為妙。
及治寒濕暑熱,嘔吐腹?jié)M瀉利,瘴氣,飲冷頭痛身熱。
香薷 香附 紫蘇葉 蒼術 濃樸(各八分) 陳皮(七分) 甘草 扁豆(各六分)
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第二百七十四、神術散 治四時瘟疫,傷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項強,身痛咳嗽,鼻塞聲重。
蒼術(錢半) 羌活 白芷 細辛 川芎 本(各六分) 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蔥三寸,煎八分,熱服。為末,蔥白湯調(diào)服亦可。
第二百七十五、沖和散 治寒溫不節(jié),將理失宜,乍暖乍寒,脫衣飲冷,早行冒霧,寒溫不時,陰晴不節(jié)。如此氣候侵犯為邪傷人,則身重痛酸,項背拘急,鼻塞身重,氣息不利,不敢輕汗輕下,只此藥為穩(wěn)便。
蒼術(三錢) 荊芥穗 甘草(各七分)
水盞半,加生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第二百七十六、白術散 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霍亂煩渴,虛損氣弱,及傷積嘔噦。
白術 人參 茯苓(各錢) 甘草 木香 霍香(各五分) 葛根(八分)
上為細末,白湯調(diào)下二三錢。
第二百七十七、萬安散蘇葉 陳皮 香附子 桔梗(各八分) 白芷 半夏 甘草(各六分) 前胡 本 干葛(各五分)
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熱服,取微汗。
第二百七十八、干姜湯 治傷寒頭不可忍也。
干葛 麻黃 石膏(各二錢) 川芎(八分)
水二盞,姜五片、蔥白五寸,煎一盞,熱服取汗。
第二百七十九、縮脾飲 治伏暑熱煩渴燥悶,霍亂干嘔,及中酒嘔噦。
縮砂 草果(各八分) 干葛(錢半) 烏梅(三個) 扁豆 生姜(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冷服溫服隨意。
第二百八十、桂苓甘露飲 治中暑傷寒,霍亂吐瀉,頭痛口干,煩渴飲冷。方見暑門。
第二百八十一、六和湯 治傷寒冒暑伏熱,不分陰陽煩悶,霍亂轉筋吐瀉,寒熱交作,脾氣不和,胸滿咳嗽,頭疼目脹,并中酒煩渴,婦人始前產(chǎn)后俱服無傷。
人參 砂仁 甘草 藿香 半夏 扁豆 赤茯苓 杏仁 木瓜(各七分) 香薷濃樸(姜汁制,各一錢)
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溫服。
第二百八十二、枇杷葉散 治傷寒冒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或陰陽不和,霍亂轉筋,吐利煩躁。
枇杷葉(去毛炙五個) 白茅根 麥門冬 濃樸(姜制) 香薷(各七分) 陳皮丁香 木瓜(各六分)
水盞半,姜三片煎服。煩躁甚者沉冷服。
第二百八十三、木瓜散 治傷寒霍亂,吐利不已,舉體轉筋入腹,悶絕。
干木瓜(二錢) 吳茱萸(一錢) 茴香 甘草(各七分)
水盞半,加姜四片、蘇葉十片、食醬一撮煎服,仍搗蒜貼足心。
第二百八十四、養(yǎng)胃湯 治傷寒久而成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頭痛惡心,身體痛,栗栗振寒,面色青白,不進飲食,脈弦遲。
人參 藿香 半夏 白茯苓(各一錢) 濃樸 甘草 橘皮 草果 蒼術(各六分)
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寒甚加附子。
第二百八十五、清脾湯 治瘧熱多寒少。
方見瘧門。
第二百八十六、保真湯 治四時傷感,不問陰陽,二證才覺便服有效。
本 川芎 蒼術(各一錢) 甘草(六分)水一盞、姜三片,煎服。
第二百八十七、對金飲子(一名平胃散)治四時傷寒極效,又治諸疾皆愈,和脾胃,進食快氣。
方見脾胄門。
第二百八十八、杏仁煎 治傷寒聲重暴嗽,語言不出。
桑白皮 五味子(各一兩) 杏仁(三兩) 紫菀 貝母 木通(各八錢) 蜜(二兩)上將五味同煎,水四五碗煎至碗半,去渣,再將杏仁及連皮生姜兩半同蜜擂成膏,入藥汁內(nèi),一處收貯。每服以匙挑入口噙化,日四五服。
第二百八十九、應手方 治傷寒舌出寸余,連日不收。
梅花冰片(為末擦舌上,應手而收,重者須用一錢方收)第二百九十、白頸蚯蚓陽證欲死,結胸,無可藥者。
白頸蚯蚓(十余條,插爛入蜜半盞、冷水半碗灌服。無蜜用砂糖亦可)第二百九十一、逍遙散傷寒汗后血氣未平,過勞者謂之勞復,犯房室謂之陰陽易。
此證最難治,曾有舌出數(shù)寸死者多矣。此湯極妙。
人參 知母 竹青 柴胡 黃連 甘草 滑石 生地 黃犀角 韭白及根(各等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入燒 末一錢調(diào)服,有粘汗出為效。
第二百九十二、再造散 治傷寒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用發(fā)汗藥二三劑汗不出者。醫(yī)家不識此證,不論時令,遂復用麻黃重藥,及火劫取汗,誤殺者多矣。殊不知此者為陽虛不能作汗,故名曰無陽。
人參 黃耆 桂枝 甘草 熟附 細辛 羌活 防風 川芎 煨生姜 夏日加黃芩石膏
水二盞、棗二枚,煎一盞,溫服。
第二百九十三、黃龍湯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譫語發(fā)渴身熱。醫(yī)家有不識此證,便呼為漏底傷寒,即用熱藥止之,是猶抱薪救火,誤人多矣。殊不知此因熱邪傳里,胃中燥糞結實。此利非內(nèi)寒而利,乃曰飲湯藥而利也,名曰積熱利證,宜急下之。身有熱者宜用此湯,身無熱者用煎六乙順氣湯。
大黃 芒硝(年高及身弱者去之) 枳實 濃樸 甘草 人參 當歸
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第二百九十四、芩連消毒飲 治天行時疫,大頭痛,發(fā)熱惡寒,頸項腫,脈洪,痰痹,此方治之。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黃芩 荊芥 黃連 防風 羌活 枳殼 連翹 射干 白芷先用大黃煎利二三次,后依本方去大黃加人參、當歸調(diào)理。水二盞姜三片煎,有痰者加竹瀝姜汁調(diào)。
第二百九十五、六神通圣散 治時行三月后,謂之晚發(fā),頭痛身熱惡寒,脈洪數(shù)。先用羌活沖和湯,不愈后服此湯。
麻黃 甘草 黃芩 石膏(各一錢) 滑石(錢半) 蒼術 川芎 羌活 細辛(各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豉一撮、蔥白一寸,煎八分服,取汗中病止。
第二百九十六、氣漸凡入病家須避其氣漸,不使染著為上。此一醫(yī)人之患也,不可不知,故并附方于后。
雄黃丸雄黃(一兩) 丹參 鬼箭羽 赤小豆(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招臏厮挛逋瑁m與病患同床合被,不能染也。
又法∶以雄黃末涂鼻孔中,行動從容位而入。男子病邪氣出于口,女人病邪氣出于陰門。其相對坐立之間,必須識其向背。
六法者,汗吐下利溫和也。治法蓋不出此六字之外。傷寒并雜病,知此六法,其庶乎得仲景丹溪之旨也。
【汗法】桂枝湯、麻黃湯、雙解散、升麻湯、參蘇飲、香蘇飲、小柴胡湯。
余法加連須蔥、桃葉,蒸法出汗。凡邪之在表者,宜汗之而愈。
【吐法】梔子豉湯、大瓜蒂散、人參蘆鹽湯。
余法加三山丸合解毒散煎。凡病之在胸膈者宜吐之。
【下法】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 川散、舟車丸、破棺丹。
余法加牽牛丸甘遂末。凡病之在里而邪實于腸胃者,宜下之。
【利法】五苓散、天水散。
余法用田螺、麝香敷臍。凡患小便赤澀,陰陽不分者,利之而愈。
【溫法】理中湯、五積散、四逆湯、姜附湯、三建湯。
余法用硫黃丸燒酒煎服。凡病陰證虛寒脈沉遲者必溫之。
【和法】小柴胡湯、建中湯。
凡病非表非里,不寒不熱,不可汗下者宜和之。
【制藥法】傷寒門藥之最要者,莫如麻黃、大黃、附子、茱萸之屬,其制法不比泛常,是故不可不附于后也。
麻黃∶去節(jié),先以滾醋湯略泡片時,撈起放干備用,庶免太發(fā)。如冬月嚴寒,腠理致密,當生用,不必制。
大黃∶須錦紋者佳,切片,用酒拌勻燥干備用,不傷陰血。如年壯人實熱者,生用不必制。
附子∶頂正圓平大者佳,去皮臍,先用鹽水姜汁各半盞,用砂鍋煮五七沸后,入黃連甘草各半兩,再加童便半盞煮七八沸,住火良久撈起,瓷器盛貯,伏地氣一晝夜,取出曬干備用,庶無毒。
茱萸∶用半熟鹽湯泡片時,炒燥備用,庶無小毒。
豬膚∶傷寒咽痛下利而煩者用之,和蜜粉煮羹,本草中未載,今人用之不審,通用濃皮,而尚連肉在上者有之,若帶肉于上,則反作殃。所謂膚者,惟削薄皮面一層而已。其皮肉之皮亦不可用,方為膚也。
甘瀾水∶取水一斗置大盆內(nèi),以杓揚之,上有水砂數(shù)千顆相聚一團,取用之。
潦水∶行潦之水,取其急流而有聲,亦通達之義也。
大青∶要莖葉兼用。
飴糖∶即米與麥共熬者,如蜜樣佳。
【解藥法】傷寒治法,無非汗下溫涼。有汗之而不止者,即用麻黃而不得其法也;有下之而不止者,即用大黃之不得其法也;有溫之而至燥熱者,用附子之不得其法也。凡犯此者,必知其解救之法,庶可矣。
用麻黃后汗出不止者,將病患頭發(fā)披水盆中,足露出外,用炒糯米半升,龍骨、牡蠣、防風各一兩,研為細末,周身撲之,隨后秘方用藥,免致亡陽之禍。
用大黃后瀉泄不止者,以烏梅二個、炒粳米一撮、干姜三錢、人參白術炒各半兩、生附皮一錢甘草一錢、升麻少許、燈心一握,水煎去渣,入炒陳壁土一撮,調(diào)服即止,土氣以助胃氣也。
用附子后身自紅者,乃附毒也。用蘿卜搗水二盞,入黃連、甘草各半兩,煎至八分,去渣入犀角,磨汁三錢飲之,解其附毒,紅即退而愈。每見不知解法,遲延既久,耳目口鼻出血而死。如無蘿卜汁,用子研汁。無子,用地漿水澄清用。
【煎藥法】凡煎藥者,必以主治為君,先煎一二沸后入諸藥,且如用發(fā)汗藥先煎麻黃一二沸后,入眾藥同煎。
用止汗藥先煎桂枝。
用和解藥先煎柴胡。
用下藥先煎滾水入枳實。
用溫藥先煎干姜。
用血藥先煎當歸。
用破血藥先煎桃仁。
用利水藥先煎豬苓住院醫(yī)師。
用止瀉藥先煎白術。
用止渴藥先煎栝蔞根。
用止腹痛藥先煎芍藥。
用退黃藥先煎茵陳。
用化斑藥先煎石膏。
用止嘔吐藥先煎半夏。
用勞傷藥先煎黃 。
用解藥先煎羌活。
用消暑藥先煎香需。
用 藥先煎防風。
用濕藥先煎蒼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