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中藥學口訣
    

本草求真:中藥學口訣

馮 劍 岳

   提要:作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及全國各類院校中藥學教學大綱要求,將400多味中藥按功能編成順口溜式的分類口訣,使初學者易于誦記,寓教于樂,獨俱匠心。

上篇   中藥基礎知識

1、中藥學發(fā)展概況
中醫(yī)中藥歷萬年,百草針石神農傳;
先秦二禮1和諸經,文字記載三千年;
兩漢晉唐《本草》多,舉國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時珍,清代著作確可觀,
當代《匯編》《大辭典》,《中華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無閑草,人人種了能掙錢;
努力學習中醫(yī)藥,保護瑰寶重于天。
2、中草藥種植
中藥種植有方法,掌握科學是方向;
喜陰喜陽是本性,耐旱喜濕不一樣;
優(yōu)良品種把家當,再看地勢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細,氮磷鉀農好營養(yǎng);
藥材要選當?shù)赜,產品地道好生長;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樣樣;
種子育苗速度快,亂撒不如種行行;
分株壓條也能繁,插枝插葉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蟲害,雜草多了地要荒;
藥材絕對無公害,低毒農藥用來防;
各種特點記得清,啥時種植心里亮;
按照標準搞生產,規(guī)模種植銷路暢。
3、中藥采收
采收同樣講季節(jié),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產量多;
用花要按品種來,全開菊花紅花;
確保療效收未開,金銀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獲在冬春,樹皮要在初夏刮;
動物入藥也講法,  捕蟲秋季與春夏,
初春與秋桑螵蛸,  蟬蛻最多秋交夏;
蛇蛻皮在五六月,  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  冬季皮質最佳;
礦物入藥隨時有,  不論季節(jié)只管挖。
野生藥材循古法,勤快門第早發(fā)家。

4、中藥存放加工
中藥加工也有規(guī),按章進行再入方;
除去雜質和泥土,陰干烘干按樣樣;
日曬之法最簡便,長短粗細按等放,
防蟲防鼠防霉變,防潮通風莫見光;
芳香油多防揮發(fā),雙層薄膜來包裝。
5、經營銷售
價格循環(huán)三兩年,市場規(guī)律細端詳,
高出低進多種植,不隨大流是內行,
掌握科學會經營,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藥炮制 :
中藥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為輔;
稻麥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術;
液體固體輔料全,保證療效去毒副;
發(fā)芽發(fā)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藥藥性 :
中藥講性又講味,四氣寒涼兼溫熱;
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諸藥歸經有講究,五臟六腑莫弄錯;
毒性劑量要弄清,望聞問切細選擇。
8、中藥配伍:
中藥配伍更講究,內服外用煎散丸;
寒涼病癥用溫熱,辯證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須使畏殺惡和反;
飯前飯后及妊娠,應用之法說不完。
8.1 十八反藥歌
反藥十八要記牢, 半蘆貝蘞芨背烏;
藻戟芫遂叛甘草, 各參辛芍反蘆。
畏反之說歷史長,深入研究不輕否。
8.2  十九畏藥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稜;
川烏草烏不愛犀,人篸最怕是五靈;
官桂善于調冷氣;卻怕石脂來相逢。
十八十九反與畏,經驗不足莫亂用。
8.3  妊娠禁忌藥歌
蚖班水蛭虻蟲,烏頭附子天雄
野葛水銀并巴豆,牛膝薏苡蜈蚣
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通草,瞿麥仁通;
硇砂干漆爪甲,地膽茅根都失中。

下 篇  中藥功效分類歌
1、解表藥
解表之藥重發(fā)散,味辛對癥寒熱痛;
表邪風寒與風熱,不宜久煎莫久用;
虛癥要慎免傷元,溫初毒解熱也清;
能利水腫止咳喘,個別止痛又透疹。
1.1     辛溫解表藥
辛溫解表散風寒,性味辛溫能發(fā)散;
外感惡寒兼疼痛,浮緊薄白及諸汗。
麻黃細辛桂枝,荊芥防風白芷;
紫蘇生姜藁本,蔥白羌活蒼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開竅須辛荑。
1.2     辛涼解表藥
辛涼解表去風熱,熱重寒輕口咽渴;
頭痛目赤苔黃薄,脈相浮數(shù)和干咳。
葛根柴胡升麻,蟬蛻菊花與桑葉;
牛旁子與蔓荊子浮萍豆豉與薄荷;
后有木賊鬧自在,古用豆卷清濕熱。
2、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藥多樣,瀉燥解毒涼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涼易損脾和胃。
2.1  清熱瀉火藥
瀉火用于氣分熱,各類臟腑是實證;
高熱煩汗脈大洪,身體虛損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蘆根梔子;
谷精草密蒙花,熊膽能對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葉不勝決明子。
2.2  清熱燥濕藥
清熱燥濕藥苦寒,痢痰瘺和泄瀉
黃膽尿赤耳流膿,淋澀帶黃下焦熱。
黃蓮黃芩黃柏,龍膽功勞和苦參
白鮮皮唐松草,胡黃秦皮也能成。
2.3  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藥寒涼,毒蟲咬傷與癌癥;
溫病發(fā)熱咽腫痛,毒痢瘡止莫過用。
2.3.1  溫熱病用藥
溫熱金銀和連翹,大青葉下板藍根
青黛綠豆穿心蓮,熊膽律草四季青;
清熱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咽腫痛藥
治咽山豆根射干,馬勃酸漿金果欖
橄欖木律大青葉,能否配準任你選。
2.3.3  清熱痢藥
熱毒瀉痢白頭翁,秦皮鴨膽馬齒莧。
2.3.4  熱毒瘡瘍藥
熱毒瘡瘍蒲公英,紫花地丁茯苓
重樓白花蛇舌草,白蘞草紅藤;
慈菇漏蘆千里光,半枝金蕎用方中。
2.4     清熱涼血藥
血分有熱涼血藥,神昏行夜難眠;
吐衄便血熱入營,滋陰甘苦和咸寒。
涼血生地玄參,赤芍紫草與牡丹;
牛角牛黃地骨皮,絲瓜絡也是古傳。
2.5  清退虛熱藥
虛熱骨蒸主傷陰,五心煩熱脈數(shù)細;
腎陰虛內火旺,熱病后期與盜遺。
舌紅苔少用此藥,青蒿白薇地骨皮;
銀柴胡與胡黃蓮,小兒積疳要配齊。
3、瀉下藥
通利方便瀉下藥,排積水滯顯功效。
3.1  攻下藥
攻下之藥多苦寒,大黃蘆薈玄明粉
芒硝較猛玄明緩,番瀉葉子在當中。
3.2  潤下藥
潤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決明蜂蜜瓜蔞仁,當歸蘇子桑椹;
鎖陽蓯蓉生首烏,津枯便結熱傷陰。
3.3  峻下逐水藥
峻下逐水藥性猛,一般人員受不了;
藥到劇瀉除水腫,排積痰飲又利尿。
有毒易損傷正氣,虛弱有孕莫亂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陸巴豆牽牛子。
4、祛風濕藥
除卻風寒與濕邪,祛風濕藥解痹痛;
濕痹痙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對癥。
4.1  祛風濕散寒藥
祛風散寒辛苦溫,獨活川烏雷公藤;
蘄蛇木瓜威靈仙,蠶砂松節(jié)尋骨風;
伸筋草海風藤,老鸛草路路通
4.2  祛風濕清熱藥
祛風清熱多苦寒,熱痹關節(jié)紅腫痛;
花蛇蒼耳烏梢蛇,秦艽防己絡石藤;
豨薟桑枝海桐皮,虎骨穿山龍
4.3  祛風強筋骨
祛風強筋藥多溫,壯骨治軟補腎肝;
兼利水道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濕藥
芳香化濕主運脾,辛香溫燥怕虛火;
油多揮發(fā)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沒錯;
廣藿佩蘭蒼術,厚砂豆蔻草果。
6、利水滲濕藥
滲濕利水藥甘淡,通利水腫和尿淋;
退濕退黃有功效,痰飲瀉運不適癥;
耗傷津液又虧陰,腎虛之重莫輕用。
6.1     利水消腫藥
利水消腫便不利,泄瀉痰飲適應癥;
澤瀉葫蘆大腹皮,螻蛄薺菜薏苡仁。
赤小豆玉米須,利水滲濕數(shù)茯苓;
冬瓜皮可消水腫,豬苓歸腎膀胱經。
6.2  利尿通淋藥
利尿通淋藥寒涼,入主膀胱和腎經;
尤清下焦?jié)窈蜔,小便短赤四種淋。
車前子和車前草,瞿麥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與通草,海金沙入利尿靈;
石韋萆薢地膚子,夜驚不眠配燈心。
6.3  利濕退黃藥
利濕退黃茵陳蒿,虎杖之外金錢草
除濕退黃解毒腫,金錢能管瘡蛇咬。
7、溫里藥
溫里之藥能祛寒,辛熱溫腎可回陽;
里寒臟寒陽虛癥,腹冷吐瀉腎陽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體脹;
脈微欲絕便清長,熱傷虛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茴香,吳茱高良和干姜
胡椒花椒蓽茇,蓽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氣藥
行氣之藥在理氣,作用過強是破氣;
辛香苦溫散泄竄,溫行疏暢透氣機;
溫燥傷陰怕氣虛,輕煎孕身忌破氣。
陳皮橘紅青皮,木檀沉香枳實;
烏藥香附川楝子,fo手香櫞荔枝
甘松刀豆薤白,玫瑰花兒弄柿蒂。
9、消食藥
消食之藥化滯積,消導甘平脾胃經;
運弱積滯配行氣,虛寒濕阻香溫中;
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根內金。
10、驅蟲藥
驅蟲之藥多有毒,脾胃大腸可消積;
殺蟲除疳化萎黃,癢饑臍痛都根治;
使君檳榔苦楝皮,鶴芽雷丸南瓜子;
貫眾大蒜石榴根,還有鶴虱榧樹子。
11、止血藥
止血之藥有多樣,涼血化瘀溫斂散;
寒溫散斂性不同,癥對出血與紫癜。
11.1  涼血止血藥
涼血止血大小薊,地榆槐花白茅根;
熱咳痰多加側柏,安胎解毒苧麻根。
11.2  化瘀止血藥
化瘀止血跌打傷,三七茜草蒲黃;
行氣活血常相配,不離花蕊石降香。
11.3  收斂止血藥
收斂止血味多澀,初出瘀顯慎用之;
虛損外傷效果好,節(jié)仙鶴與白及;
棕櫚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     溫經止血藥
溫經止血數(shù)艾葉,群眾也用灶心土;
肝脾二經性溫熱,脾不統(tǒng)血沖不固;
常配益健暖腎宮,虛熱妄行出血禁;
灶土又叫伏龍肝,焦黃大紅褐細軟。
12、 活血化瘀藥
活血祛瘀歸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經絡,利痹消腫又止痛;
動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  活血止痛藥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氣有益滯瘀癥;
川芎沒藥延胡索,姜黃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靈脂,消痛莪術丹參。
12.2  活血調經藥
活血調經主婦科,祛瘀有功損跌痛;
紅花澤蘭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參;
月季花凌霄花,桃仁不如雞血藤。
12.3  活血療傷藥
活血療傷消腫痛,生肌止血續(xù)筋骨;
然銅土鱉馬錢子,血竭蘇木骨碎補;
跌打金瘡和瘀閉,不離皇家劉寄奴。
12.4     破血消癥藥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積聚要用它;
莪術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蟲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馬鞭草沒狼毒大。
13、 止咳化痰平喘藥
祛消痰癥化痰藥,止咳平喘又一類;
喘痰昏癲眩肢麻,中驚歪斜癭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氣是主意。
13.1  溫化寒痰藥
寒痰之藥多溫燥,熱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莢天南星;
降逆止嘔旋覆花,宣散痰膿用桔梗。
13.2     清化熱痰藥
清化熱痰藥寒涼,寒痰濕痰常不用;
竹茹瓜蔞天竺黃,川貝前胡與桔梗;
海哈殼與黃藥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浮石胖大海,礞石也入方中。
13.3     止咳平喘藥
寒熱虛實諸咳喘,臨床用藥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蘇子,桑皮杷葉杏仁;
白果馬鈴洋金花葶藶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藥
安神定志是類藥,心肝二臟關系緊;
驚悸忘眠神不寧,夢多癲狂能對癥;
礦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     重鎮(zhèn)安神藥
鎮(zhèn)在驚嚇心火盛,肝陽上亢心不寧;
平肝潛陽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擾心;
朱砂龍骨磁石琥珀通化可鎮(zhèn)靜;
牡蠣珍珠及黑,過去常用紫石英。
14.2  養(yǎng)心安神藥
種仁甘潤能滋養(yǎng),心腎不交夜多夢;
酸棗柏子合歡皮,遠志茯神夜交藤。
15、 平肝藥
平肝潛陽息風藥,均入肝經性不同;
陰虛血虧忌溫燥,寒涼不治虛和驚。
肝火亢炎熱生風,痰阻血虛易神昏。
15.1  平肝潛陽藥
平肝潛陽珍珠母,牡蠣羅布石決明;
赭石蒺藜紫貝齒,兼有清熱安心神。
15.2  息風止痙藥
息風止痙治血虛,羊角牛黃和鉤藤
天麻全蝎地龍,僵蠶瘡蛇用蜈蚣。
16、 開竅藥
開竅之藥多芳香,易于揮發(fā)入散丸;
樟腦菖蒲蘇合香,麝香蟾酥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會傷元。
17、 補虛藥
虛癥氣血與陰陽,補虛藥分四大類;
沒有虛弱勿濫用,損傷正元莫后悔。
17.1  補氣藥
氣虛少言易脹瀉,少氣易汗喘怕動;
補氣人參扁豆,黃芪黨參太子參;
白術山藥大棗,飴糖蜂蜜西洋參;
甘草烏雞絞股藍,古人也有用黃精。
17.2  補陽藥
陽虛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軟精神萎;
性淡宮冷常不孕,尿頻易泄少精髓;
補陽鹿茸巴戟天,仙茅yin羊海狗腎
鎖陽補骨菟絲子,續(xù)斷沙菀益智仁;
蛤蚧蘆巴紫河車,蟲草起石核桃仁
還有杜仲強筋骨,安胎固經在方中。
17.3  補血藥
血虛唇甲淺耳鳴,失眠健忘少淡經;
當歸熟地白芍阿膠烏龍眼行。
17.4  補陰藥
陰虛潮熱澀昏花,膝軟便結和干咳;
慎用寒涼痰濕癥,脾虛腹脹和溏泄。
17.4.1  肺胃陰虛
肺胃陰虛用沙參,石斛玉竹天門冬;
百合麥冬與黃精,太虛也用西洋參。
17.4.2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枸杞子,鱉甲甲女楨子;
桑椹芝麻墨旱蓮,陰虛白發(fā)入方子。
18、 收澀藥
收澀之藥能固本,久咳瀉滑帶尿頻;
自汗盜汗虛喘,收澀治標不治本。
18.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屬肺經,陰虛內熱傷了津;
肺氣虛表不顧,小麥和麻黃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實癥汗出不宜用。
18.2  斂肺澀腸
斂肺澀腸藥味酸,肺腎虛痢瀉咳止;
栗殼赤石脂石榴皮五倍子;
烏梅訶子禹余糧肉豆蔻五味子。
18.3     固精澀帶縮尿藥
固精縮尿又止帶,濕熱遺尿不宜用;
山萸蓮子芡實,海桑二螵和金櫻;
滑遺昏痿覆盆子,溫補肝腎脾治本。
19、 涌吐藥
涌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強烈易傷元;
老弱小兒孕咳癆,禁忌救助要記全;
常山藜蘆膽礬,也用瓜蒂食鹽。
20、 外用藥
外用解毒又療瘡,攻毒殺蟲能止癢;
拔毒化腐又生肌,疽膿出可順暢;
多數(shù)大毒細分別,內服外貼嚴存放。
20.1  殺蟲解毒除濕止癢藥
療毒殺蟲蛇咬傷,又能燥濕止癢癢;
白礬蛇床與雄黃,大風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荊皮蜂房,去毒內服說細詳;
輕粉樟腦與水銀,亦有蟾蜍來幫忙。
20.2  拔毒化腐生肌藥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藥與砒霜;
輕粉鉛丹爐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松脂蜘蛛木鱉子,兒茶血竭蓖麻子;
麻油硇砂番木鱉,常用石灰拌鼠子。

以上中藥四百多,分類之后就好記,
編者藥王同鄉(xiāng)人,住在神農西秦地,
同志研讀見錯誤,歡迎指出不生氣。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