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莊野醫(yī) 于 2012/8/20 01:15 編輯 m.quanxiangyun.cn/yaoshi/ 聲明:以下全文為本人綜合轉載,不是本人所作!(一)在李杲的《醫(yī)學發(fā)明》中,記載著具有道家色彩的 “
三才封髓丹 ” , “ 三才 ” 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
天冬、
熟地和
人參,再加
黃柏、
砂仁、炙
甘草。這個方子當時用來降心火和滋腎水,治療虛火上炎導致的
遺精滑精。從它的名稱和其中的 “ 三才 ” 來看,似乎可以想像,它就是現在 “
潛陽封髓丹 ” 的鼻祖,但是,三才封髓丹治療的情況恰恰相反:是陰虛引起的, 所以, “
潛陽封髓丹 ” 并不出自補土派的創(chuàng)始者,而是來自鄭欽安的兩個方子:原來各成一體的 “ 潛陽丹 ” 和 “ 封髓丹 ” 。 前者 “
潛陽丹 ” 由砂仁、
附子、
龜板、
炙甘草組成,有納氣歸腎的作用,鄭欽安是這樣解釋的 ∶“ 夫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 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 。 后者 “
封髓丹 ” 也有納氣歸腎的功效,又能補益三焦,鄭欽安寫道 ∶“ 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己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 。
在閱讀《醫(yī)理真?zhèn)鳌返倪^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這兩個方劑經常用來治療上火的現象,這類現象也被作者叫做 “ 元氣不納 ” 、 “ 元氣外越 ” 、 “ 真火沸騰 ” 、 “ 腎氣不納 ” 、 “ 氣不歸源 ” 、 “ 孤陽上浮 ” 或者 “ 虛火上沖 ” ,意思都是一樣的,指上身的一些癥狀 ∶ 面腫,目病,鼻病,耳癢,口臭,咽痛,
咳嗽,面紅等等。為了解釋這些現象,鄭欽安還是用龍來做比喻 ∶“ 若虛火上沖等癥,明系水盛(水即陰也),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云:陰盛者,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 ” ?梢娺@里形容的虛火都是由陽虛陰盛造成的。因此,虛火也可以來自兩個互相對立的因素,象《內經》所說的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 ,簡單而深刻地描寫了世間萬物都是由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要素構成的,這個對立統(tǒng)一的原則也同樣適用于虛火的來源 ∶ 或者陰或者陽;鹕衽僧敶牧硗庖晃粌(yōu)秀代表李可老中醫(yī)在他所寫的《李可危急重癥疑難病經驗輯》中說 ∶“ 蓋腎為先天之本,內寄命門真火,為水火之臟。腎中水火,共處一宅。水火相抱,陰平陽密(。。。)若因外感內傷,致水虧于下,火失其制,古人喻為水淺不養(yǎng)龍,于是離位上奔;或腎水寒極,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歸原之證 ” 。
吳佩衡 先生在臨床上把這兩個方劑結合起來使用,使?jié)撽柕ず头馑璧さ呐R床應用得到了飛躍的發(fā)展,一個降虛火、一個溫腎陽的功效同時發(fā)揮了作用。下面是 吳佩衡先生的一個醫(yī)案,從中我們可以看到, 吳先生在繼承鄭欽安臨床思路的同時,又進一步調動出這兩個方劑的潛力,把傳統(tǒng)用活,為病人服務。
吳佩衡醫(yī)案 ∶ 病人男,三十二歲,患齦縫出血己久,牙床被爛,齦肉萎縮,齒搖松動,且痛而癢,服滋陰降火之品罔效。余診之,脈息沉弱無力,舌質淡,苔白滑,不思水飲。此系脾
腎氣虛,無力統(tǒng)攝血液以歸其經。齒為骨之余,屬腎,腎氣虛則齒枯而動搖。脾主肌肉,開竅于口,
脾氣虛而不能生養(yǎng)肌肉,則齦肉破爛而萎縮。氣者,陽也。血者陰也。陽氣虛則陰不能潛藏而上浮,陰血失守而妄行于血脈之外。法當扶陽以鎮(zhèn)陰,固氣以攝血,俾陰陽調和則血自歸經而不外溢矣。擬方
潛陽封髓丹加黑
姜,
肉桂治之。
附片60克 西砂仁20克 (研)炮黑姜 26 克 上肉桂 10 克(研末泡水兌入) 焦黃柏 6 克 炙甘草 10 克 龜板13克(酥,打碎)
服一劑稍效,三劑血全止,四劑后痛癢若失。連服十劑,牙肉己長豐滿,諸證全愈。
按:附子,肉桂溫補下焦命門真火,扶少火而生氣,砂仁納氣歸腎,龜板、黃柏斂陰以潛陽,黑姜、炙甘草溫中益脾,伏火互根,并能引血歸經,故此方能治之而愈。余遇此等病癥,屢治屢效,如見脈數飲冷,陰虛有熱者,又須禁服也。
潛陽封髓丹的使用根據臨床的需要不斷發(fā)展,又不斷地經過臨床實踐的檢驗。這些調整是 從吳佩衡先生開始的,經他的孫子 吳榮祖老師的臨床實踐延續(xù)了下來。起初,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了兩味藥 ∶
骨碎補和
細辛。關于前者,《本草求真》寫道 ∶“ 味苦而溫,功專入腎補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腎虛
耳鳴、久瀉、跌仆損傷、骨痛、牙痛出血、無不用此調治 ” !端幮哉摗分懈侵赋龉撬檠a可以治上熱下冷的病情。關于后者,《本草備要》中說 ∶“ 細辛之辛能行水氣以潤之(《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雖手少陰引經,乃足少陰本藥 ” 。細辛善于溫散太陽少陰兩經之寒。到了這個階段,
潛陽封髓丹的組成有八味藥,但 吳榮祖老師總是習慣再加上三味藥 ∶
1-
龍骨!侗静萁涀x》中說 ∶“ 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 ” ;
2-
牡蠣。起潛陽的作用。通過鄭欽安的描述,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兩味藥的應用,在它們的收斂潛鎮(zhèn)的基礎上,作者這樣解釋說 ∶“ 取龍、牡有情之物,龍稟陽之靈,牡稟陰之靈,二物合而為一,取陰陽互根之意,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壯君火也 ” ;
3- 炒
白術。炒白術和甘草巧妙的配合充分體現了補土伏火(火無土不潛藏)的道理。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 吳老師喜歡用鄉(xiāng)間燒火的方法做例子:寒冬的夜晚,農民們上床以前,在爐床里堆上一些土或者灰,既能保溫,又不讓火燒得太快。第二天起來一吹,便又能把火吹旺。鄭欽安在 “ 附伏火說 ” 里解釋道 ∶“ 如今之人將火煽紅,而不覆之以灰,雖焰不久即滅,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藥,立一方,皆有深義。 ” 他認為附子合甘草不但有 “ 先后并補之義 ” ,而且有 “ 伏火之義 ” 。補土伏火法也通過龍的形象反映出來 ∶“ 如坎卦之龍,初生之龍也,養(yǎng)于坤土之中,故曰: ‘ 見龍在田 ’ ,雖無飛騰之志,而有化育之功。是水也,無土而不停蓄,龍也,無土而不潛藏。故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龍,而水不至寒極,地得龍潛,而地即能沖和,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 ” 。這個道理在
四逆湯的組方中也體現了出來:附子本身的功用就可以降陽虛引起的虛火,炙甘草則起到了劉力紅在《思考中醫(yī)》里所說的溫煦作用,可以避免 “ 遇火即飛,見火即炎 ” 的現象。 另外還有一些加減,如加
紫石英,《名醫(yī)別錄》中說這味藥有 “ 安魂魄,鎮(zhèn)下焦 ” 的功效,既有重鎮(zhèn)性能又溫暖腎臟。還有鎮(zhèn)肝潛陽的
磁石(這里應用 “ 去性取用 ” 的原則)。這些加減盡管不是最主要的,但 吳老師的臨床實踐證明了它們可以發(fā)揮收斂命門火的作用。
這里簡要地回顧了 “
潛陽封髓丹 ” 在臨床運用中的發(fā)展軌跡,它的主要功用是:收斂由于陰寒盛而上浮的命門之火.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可以用這個方劑來治療鄭欽安叫做 “ 孤陽上浮 ” 的上有假熱、下有真寒的證候了。這種病理現象跟生理的金字塔恰恰相反。在中國,老百姓形容咽痛、口腔潰瘍、目赤痛、
牙齦出血、面紅而熱等等癥狀,就用 “ 上火 ” 這個詞,但是常常誤以為是陰虛、實熱造成的,所以吃苦寒的
黃連、
板藍根或者滋陰降火的知柏
地黃丸,而不知道對這種火不能采取清法或者下法來解決,因為這樣會損傷陽氣;更不能用滋膩的養(yǎng)陰藥,因為那就等于雪上加霜。正確的辦法是引火歸源。為了讓病人更好地理解, 吳老師習慣用逆子和賊子來做比喻 ∶ 命門火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上炎,就像一個不守規(guī)矩、不孝順的兒子,他導致家庭關系的不和諧;對他,當然不能采取扼殺性的懲治,而應該用教育的方法,把他引回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就跟引火歸宅是一樣的道理。對代表實熱的 “ 賊子 ” ,應該采取嚴格的措施,象在中藥中的苦寒折熱法、釜底抽薪法等。
吳老師在臨床上看到過許多因為誤診誤治、病情復雜化、長期不愈的患者。誤診誤治的原因是一個雙重的誤區(qū) ∶ 1- 以為西醫(yī)的炎癥等于中醫(yī)的火熱;2- 以為上身的熱象都是由實熱或是陰虛造成的。
下面是吳文笛醫(yī)生的一個醫(yī)案,它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中醫(yī)的思路西醫(yī)化(這里具體地說:咽痛就被認為是實熱、陰虛),這種公式化的看法已經離開了中醫(yī)的一個基本原則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醫(yī)案 ∶ 病人:女,55歲;患化膿性喉炎幾年,吃了抗菌素后發(fā)生過敏性反應:手足紅腫,耳朵癢,惡心,舌麻而腫,最后昏厥。急診住院,治療后,過敏現象消失,但病人呈現面唇蒼白,咽痛(從小就有),伴有阻塞感,
頭痛頭暈,這些癥狀晚上加重,烘熱,頭、手出汗,冬天四肢冰涼,大便干,每天4次,小便黃、氣味重,白天10次,夜里5次,夢多,
腰痛,疲倦嗜臥,舌青、胖大,苔白、膩,根部淡黃,脈細、沉、寸旺。
診斷:少陰咽痛證
證型:
腎陽虛、虛火上炎,中焦?jié)褡?
治法:溫腎陽,降虛火,除濕
藥方:
潛陽封髓丹+
苓桂術甘湯+紫石英、
射干、
桔梗、公丁
病人吃了這個方子三、四天后,病情明顯好轉,很快就出院了。
分析 ∶ 盡管急救階段已經過去了,但這個過程為我們認識疾病的本質提供了不少珍貴的信息?咕卮蠖鄶涤星鍩峤舛镜淖饔茫瑢φ嬲臒岫荆▽),一般是見效的。但是在這里,用了抗菌素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出現了
亡陽的反應:1- 腎陽虛脫,耳朵癢;2-
脾陽虛脫,手足(陽之本)、唇紅腫;
心陽虛脫,舌腫、昏厥。這時,病情的發(fā)展已經有了陰陽離絕的傾向了。因此,整個誤療的過程揭示了疾病的本色:水寒(見舌,少陰脈以及尿頻,腰痛,疲倦嗜臥),患者有先天不足的基礎(母親有喘證,她本人從童年起就有咽痛)。舌苔表現了中、下焦的濕邪。當然,我們不應該被假熱的癥狀所蒙蔽:烘熱、咽痛、大便干。要特別注意的是兩點:1- 脈本身在這里反映出病情的過程及本色(但四診合參是必不可少的):沉細指少陰病、寸旺指虛火上浮。2- 晚上加重的癥狀反映了陽氣一晝夜的變化,象《內經》在 “ 靈樞 ”“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 所描寫的那樣: “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 ” 。在這里, “ 邪氣獨居于身 ” 所指的就是體內寒盛,寒盛一分,龍也盛一分,寒高一尺,龍也高一尺。
3.
潛陽封髓丹廣泛的臨床應用 ∶ 命門火對人體整個生命系統(tǒng)的作用
潛陽封髓丹對虛火上浮的確有很好的效用,但是它的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這個范圍。原因是雙方面的 ∶
1 )命門火一旦離開了它的生理位置就可以到處跑, 吳老師習慣用壓力鍋來形容這個現象:蒸汽從鍋的每個孔向外沖,在人的生理上,這些孔就是人體的九竅。
此外,命門火往各個方向游越的現象鄭欽安早已講過,他寫道 ∶“ 真龍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人令病。在上則有牙痛、喘促、耳、面腫諸癥,在下則有
遺尿、淋、濁、帶諸癥 ” 。
臨床摘錄 ∶
有許多口瘡潰瘍的病人吃
潛陽封髓丹后見效;對兼有大便干燥的病人可加酒
大黃;如果病人潰瘍厲害,可以把湯劑晾涼后再服,以免刺激病灶;對虛火上沖導致的目赤、牙齦出血、耳鳴等癥狀, 吳老師用 ‘ 潛陽 ’ 也是行之有效的。對虛火下沖的情況,如有尿頻、尿急、量少、色清、伴有熱感的患者, 吳老師用 ‘ 潛陽 ’ 加
白茅根、
白花蛇舌草;也可以用它來治療
尿血、肛門或陰道有熱感。但虛火沖往各竅的最有代表性臨床例子是兩個有
狐惑病的患者(口腔、咽喉、肛門、外生殖器的潰瘍加煩躁),對他們用 ‘ 潛陽 ’ 加
薏苡仁、
白花蛇舌草、刺蒺
藜、
蛇床子,療效也是比較理想的。
2 )從整體的生理功能來說,命門火對人體的各個系統(tǒng)都起著核心的作用,正像房屋里的鍋爐,燒得屋子里暖洋洋的,為安康的生活提供了物質基礎。
下面我想簡單地介紹一下
潛陽封髓丹的臨床使用范圍及其醫(yī)理和病機,當然,這個介紹是不全面的。
冬天時命門火的收斂是最突出的(《內經》,四氣調神論曰: “ 冬三月,此謂閉藏 ” ),以石脈來體現,如《內經》的脈要精微論所說的 “ 冬應中權 ” 或者 “ 冬曰在骨,蟄蟲固密 ” 。如果命門火失去了收斂特征會導致多種多樣的病理變化,象下焦的腎。
醫(yī)案1:病人:男,73 歲;全身
水腫(西醫(yī)診斷為
腎盂腎炎、
腎結核),伴有惡寒,腰冷痛,有時背熱,尿頻、有熱感,納呆,口燥,咽痛,舌紅略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吃過補養(yǎng)藥后上火的癥狀加重,清熱藥他受不了。
診斷:水腫,腎虛虛火
潛陽封髓丹+生龍牡各15克,炒白術 15克,白花蛇舌草 15克,
澤瀉 15克,
茯苓 20克,
續(xù)斷 15克,
杜仲 20克,桔梗 10克。
服藥一周后,癥狀都有所減輕,患者恢復了一些力量,守方加
川芎 10克,fo手 15克,茯苓 20克,澤瀉 15克,續(xù)斷 15克,杜仲 20克,炙
麻根 15克。
一個星期后病情穩(wěn)定,出現輕微的
眩暈,守方加益
母草 15克,澤瀉 15克,
薏苡仁 30克,白花蛇舌草 15克,續(xù)斷15克,杜仲 20,炙麻根15克。
分析 ∶
雖然腎陽虛的表現是突出的(水腫、惡寒、腰冷痛、舌有齒痕、少陰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容易迷惑人的熱象。不過,這里的熱象是由龍火上浮引起的。通過用藥可以看到,治療涉及到了所有參與水液代謝的臟腑:盡管主要針對的是腎臟,以便調動下焦 ‘ 如漚 ’ 的功能,但是其他臟腑也兼顧到了(桔梗體現 ‘ 提壺揭蓋法 ’ ,就是說通利水之上源;白術、茯苓健脾燥濕滲水;fo手、川芎理肝之氣分血分;白花蛇舌草利尿解毒,用在這里體現了 “ 去性取用 ” 的原則)。這種治法明顯地體現了整體觀,也符合《內經》《經脈別論》中的思路: “ 精水四布,五經并行 ” 。黃元御在整體觀念、系統(tǒng)觀念的基礎上,很強調木對水液運行所起的十分重要的、但又經常被人忽略的作用: “ 腎者胃之關也。蓋水谷入胃,脾陽消磨,化為霧氣,上歸于肺(肺主氣)。肺金清降,則化精水,精藏于腎,水滲于膀胱。膀胱通利,川瀆注泄,則胃無積水,而土不傷濕。而水之所以下行者,肝氣泄之也。肝為風木,其性疏泄,水滿膀胱,泄以風木之力,故水道流暢而不癃。而風木之生,全由水中之陽,陽根左旋,溫升而化乙木故也 ” 。
醫(yī)案2:病人:男,72歲;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走路困難,因而住院。腰痛牽連到大腿,伴有冬天四肢麻木、有冷感,飲水后很快就需要小便,口干,口苦,有時上火(口腔潰瘍、咽痛),舌紅,苔薄白,舌下靜脈突出,脈弱,右關略弦。
診斷:腰痛,
上熱下寒 潛陽封髓丹+補腎湯(續(xù)斷15克,杜仲20克,
狗脊15克,
益智仁15克),加炙麻根15克,
天麻10克。
吃了一周藥后腰痛明顯的好轉,守方加健脾除濕之茯苓、薏苡仁、澤瀉和行氣血之fo手、川芎。
分析 ∶ 腰為腎之府,但只有命門火收斂得好,腎臟才能強壯腰部,使腰部既有力又溫暖。鄭欽安說:(腰痛) “ 此腎中之陽不足,而腎中之陰氣盛也。夫腰為腎之府,先天之元氣寄焉。元氣足則腎臟溫和,腰痛之疾不作 ” ,接著,還是在《醫(yī)法圓通》里,他對一見腰痛,不辨證就
盲目開滋陰之品的 ‘ 市場醫(yī)生 ’ 表示不滿。也許這些 “ 下工 ” 不知明腎為至陰之臟,寄有先天真陽,一陽藏于二陰之中,所謂陰虛,大多數非專指腎中之水虛,實兼指腎中之陽虛(鄭氏曰: “ 男子所虧者腎中之陽 ” )。
還可以注意到,炙麻根的應用源 于吳佩衡先生,目的是溫腎、散腰部之寒,具有火神派很注重的動性,但在這里完全失去了發(fā)汗的功能。
臨床摘要 ∶
潛陽封髓丹不僅僅治療腎所主的腰,也可以治療腎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其他病變。比如腎主生殖功能:象一位患有
早泄的36歲的男子,伴有疲倦、腿軟、口干、汗出,用 ‘ 潛陽 ’ 加補腎湯、炙麻根、
黃芪;又可針對不孕癥: 吳老師很強調生殖器官的環(huán)境要好,說子宮很象有陽光照耀的山谷,陽光充足是植物繁茂的前提,否則植被不能長出,而子宮里的陽光就相當于真火所帶來的溫煦;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個患有遺精的24歲的病人,因為體力、腦力勞動繁重造成了腎陽虛,加上手yin無度導致封藏失常。 “ 潛陽 ” 對司二陰的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不管對尿頻、尿急(命門火回到了生理位置就能溫暖和促進膀胱的氣化)還是對大便溏薄、失禁(不僅因為腎不能控制后陰,而且因為真火浮游在外,溫不了脾土)。基于腎開竅于耳, ‘ 潛陽 ’ 對治療耳鳴、
耳聾經常很有效。 吳老師也用過它來治療
腎結石,也不一定加化石治標之 “ 三金 ” ,最主要的還是治病必求于本。對一些需要用激素療法的腎病,補充 ‘ 潛陽 ’ 既能固本,又能避免激素導致的副作用,
象骨頭損傷(在命門火處于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情況下,腎能更好地發(fā)揮司骨之能)、面腫、皮疹(腎有力量排除水毒)。對一些代謝性疾病,象西醫(yī)的
糖尿病,中醫(yī)經常把它診斷為
消渴,內科書中解釋說燥熱為標、陰虛為本。但這里的熱(火)是由陽虛造成的,所以恢復了命門火的生理功能,就能很快地減輕患者干燥的癥狀(有時干燥癥狀被誤解為病的本質,即使是這樣,干燥也具有兩個方面:陰和陽),又可以增強腎的封藏功能。當然 ‘ 潛陽 ’ 所治療的范圍很廣,有數不勝數的臨床實例,在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全面闡述,但是可以說,用來補充治療
直腸癌和膀胱癌、甲狀腺疾病(甲亢、甲減)、
多發(fā)性硬化癥(水無真火則寒,土則濕,木則郁)、
紅斑狼瘡、貧血(根據河圖,天一生水,就是說陽一生,陰則長,因此,血的生化不在于它本身,而是有賴于作為 “ 血之帥 ” 的氣,或者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說,就是陽)等等這些疾病, “
潛陽封髓丹 ” 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好轉、穩(wěn)定、有時是治愈。
向左升。。。 冬眠的目的就是讓種子、動物恢復足夠的能量,春天來到時再生(《內經》,四氣調神論: “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 ” )。同理,人體中的真火收斂在命門,就可以幫助春天肝臟的生發(fā)活動,這個現象通過略弦的脈搏可以感覺到。《內經》說 “ 春應中規(guī) ” , “ 春曰浮,如魚之游在波 ” ,著重說明了春天體內的氣要生發(fā)。另一方面,水無真火則寒,不能溫煦肝木而木則不達。這個現象也是 “ 乙癸同源 ” 的一個方面 —— 陽的一面 —— ,卻經常被人忽略(一般只知道水涵木 —— 陰的這一面)。它導致的臨床病變是多種多樣的,這里只拿眩暈做一個例子。
醫(yī)案 ∶ 病人:男,72歲;眩暈,頭重壓感,如戴帽(他的
高血壓最近不斷加劇),他吃過很多天麻溝藤飲等滋陰平陽的藥,無效。目前冬天惡寒,肢冷,遇寒腿抖。兼癥:大便隔天一次,需用輕瀉劑,口干苦,想喝水,小便清長,易咽痛,舌青嫩,苔淡黃、膩,口粘,寸、關脈浮略數、尺弱。
診斷:眩暈;虛火上浮,濕邪內停
潛陽封髓丹(包括炒白術15克、生龍牡各15克)+ 二陳湯 + 續(xù)斷15克、杜仲20克、
丹參20克、fo手15克、川芎10克。
通過治療,血壓保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癥狀消失,病人仍繼續(xù)吃藥。
分析 ∶ 面對這樣一個病情,一些醫(yī)生會馬上把西醫(yī)的診斷認作是中醫(yī)的陰虛肝風,而 吳老師卻主張 “ 引龍歸海 ” ,認為風是由于肝缺乏溫暖而郁所造成的!秲冉洝贰吨琳嬉笳摗返 “ 病機十九條 ” 里說 “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 ,指明了風象跟肝的關系,然而,必須進一步仔細地觀察,才能知道應該從哪個方面著手:陰還是陽。這里的假熱除了口干苦、易咽痛以外,還表現在對選方十分關鍵的脈象上:診病時是冬天,生理脈應該象石頭一樣的往下沉,可是病人的脈出現寸、關浮而略數、尺弱,這反映的是寒盛龍火無斂而浮的現象。另外,有些醫(yī)生很可能針對濕邪施治(頭重、苔膩、口粘),但是 吳老師的臨床實踐教導我們:治病必求其本,這里的本在于陽虛(見寒象),虛火上浮(包括頭暈)。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的同時,他也并不忽略次要矛盾:濕邪導致的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所以用了二陳湯。如果不加二陳,龍火由于濕邪的阻礙就不可能回歸到下宅,這很像溫病里的加減承氣湯的使用(增液、宣白、陷胸、導赤、新加黃龍湯):只用承氣湯,因為有其他因素的阻礙,大便還是排不出來(陰虛、痰熱阻肺、痰熱阻胸膈、水熱互結于膀胱、氣津兩虛)。這里的眩暈有三個交織在一起的原因:虛火上。ㄖ饕),腎不能暖肝引起的肝風,阻礙清陽上升的濕邪(也可以說是鄭欽安用了很大篇幅解釋的現象:濁陰跟著虛火上沖)。
臨床摘要 ∶ 拿一位最近得了中風的70歲的男子為例(
腦出血、有高血壓和
失眠的病史),留有走路困難的后遺癥,肢體麻木,伴有背惡風寒、汗出,舌青、舌下靜脈突出,苔白膩,有明顯的上熱現象:寸脈旺,口腔潰瘍,吃熱性食品后咽痛。這里用 ‘ 潛陽 ’ 的目的在于把引起高血壓和失眠的虛火引歸下元,結果它可以溫煦 ‘ 陽的氣壓計 ’ :督脈。另一個病例是一位60 多歲的男子,患帕金森綜合癥,表現為走路不穩(wěn)(抖動不突出),也呈現目赤、寸脈旺,吃 ‘ 潛陽 ’ 方持續(xù)到現在,走路已經穩(wěn)定了。這是因為,命門火收斂之后,木氣能正常的生發(fā)了,風就自行息滅了。因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風總是由陰虛陽亢、熱盛造成的嗎?還是寒氣本身也能引起風呢? ‘ 潛陽 ’ 對郁證、情緒不穩(wěn)定也有良好的療效,這也是因為它可以溫煦和促進木的生理活動,使木條達而不郁。這里的問題是肝寒,一種大學里學得很少、但 吳老師十分重視的臨床常見的病情(很多有煩躁的女病人呈現寒象的病理狀態(tài)),這又涉及到 吳老師常用的另外一個方劑、也是另外一個題目。黃元御也注意到肝寒能引起煩躁、善怒的病理狀態(tài),他在《素問懸解》里寫道 ∶“ 水中之氣,是謂陽根,陽失蜇藏之位,則陽根寒陷,不能溫生乙木,肝氣當代子布治,而生氣虧虛,發(fā)達不遂,是以善怒 ” 。 ‘ 潛陽 ’ 還對
帶狀皰疹導致的頭頂、頭兩側火辣辣的疼痛很適用,說明這一類的熱疼不都是
肝膽濕熱造成的(
龍膽瀉肝湯證),也存在著陽虛引起虛火的原因。最后一點,還可以用 ‘ 潛陽 ’ 來治療
脅痛,黃氏簡明扼要地說明了病機 ∶“ 相火不蜇,甲木逆沖,故痛生心脅 ” 。
到南頂。。。 到了夏天,春天始發(fā)的溫煦上升的生機達到了極點(夏至之前),大自然呈現著豐茂的植被(《內經》,四氣調神論曰: “ 夏三月,此謂蕃秀 ” )。在人的體內,生理活動非?簥^,通過脈也能反映出來:《內經》所介紹的 “ 夏應中矩 ” 、或者 “ 夏曰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 ” 形容的就是夏天的榮盛。但是,只有下面的命門火收斂得好,上面的生理活動才能保證是正常的。否則,會導致不同的病理狀態(tài),包括心腎失調。通過未濟卦可以看出火在上、水在下、互不相和的狀態(tài):正常的生理聯系消失了。
醫(yī)案 ∶ 病人,女,59歲;失眠幾年,因為跟女兒關系不和諧而心事重重,伴有耳鳴、口臭、目赤、舌胖淡紅、苔黃膩,脈沉細弱。
診斷:失眠;過思傷脾 > 寒濕內停 > 阻礙心腎交合,加
肝氣郁結。
潛陽封髓丹 (包括炒白術15克、生龍牡各15克)+ 澤瀉15克,茯苓15克,薏苡仁20克,炙
遠志10克,益智仁15克。服了一周藥后,失眠和耳鳴好轉,寸、關脈略弦,守方加fo手15克,川芎10克,杜仲20克,續(xù)斷15克。一周后病情穩(wěn)定,目赤的癥狀沒有消除,守方加fo手15克,
茯神15克,遠志10克,益智仁15克。
分析 ∶ 這里治療的主導思路是引火歸源,以求安神;因為病機在于水寒、龍雷火上浮攪擾心神。除了這個主要矛盾外,還需要考慮濕邪(所以用澤瀉、茯苓、薏苡仁),肝郁(fo手、
小茴香、川芎)這些次要矛盾。這樣的方法跟只考慮標而忘記本、只用些寧心安神藥(
棗仁、
柏子仁等)的淺薄的療法是兩回事。另外應該注意到,即使睡眠穩(wěn)定了,也還應該繼續(xù)吃中藥,因為沒有消失的目赤說明虛火還沒有完全收斂?梢姡 吳老師臨床上遇到睡眠問題時,不一定是從 “ 心藏神 ” 著手,而是把病情歸結到陰陽這個大綱。如《內經》的《大惑論》里通過衛(wèi)氣的循行解釋失眠的病機:衛(wèi)氣無法進入陰則目不冥。而阻礙衛(wèi)氣進入陰(指體內)的原因很多,包括寒盛相火上浮。還是一句話:治病必求于本。
臨床摘要 ∶ 用 ‘ 潛陽 ’ 來治療失眠真正體現了 “ 治病求本 ” 的問題,用治標的寧心安神法盡管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常常病情不穩(wěn)定,容易波動。 吳老師也用 ‘ 潛陽 ’ 治療過
手掌熱,手掌主要是手少陰心經及手厥陰
心包經的部位,這個癥狀經常被看作是
陰虛火旺(癥狀有五心煩熱)。但是在這里,手心熱是由真陽欲脫造成的,也不一定都是危急病。對許多常伴有心慌的心臟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一旦辯證準確就可以用 ‘ 潛陽 ’ 來幫助心腎的交合。有時病情穩(wěn)定后,可以繼續(xù)吃代表離卦的補心湯(陽爻:附子、肉桂,陰爻:
枸杞子)來善后。虛火向上的病理情況中,也可 能有君火同時上炎而導致舌頭潰瘍 — 舌為心之苗 — ,這種情況跟心火亢奮的明顯區(qū)別在于: ‘ 潛陽 ’ 證中有下寒,而 “ 心火亢奮 ” 中沒有。這又讓我想起剛接觸到火神派的時候, 常跟吳老師上 “ 解惑課 ” , 吳老師總是誨人不倦地回答我的問題。我上來就問的一個問題正是:是否可以用
交泰丸來代替封髓丹? 吳老師回答我:用黃連和肉桂的交泰丸目的主要是讓心腎相交,清心火(實火,通過黃連),達到安神,但封髓丹針對的不是君火,而是來源于下焦(腎)的相火,問題在寒盛陽虛(黃柏的作用入腎,它的苦味正適應腎的生理特征: “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 )。
往右下行 …… 夏至一過,大自然中一陰生,這正體現了物極必反的陰陽轉化規(guī)律,隨著秋天的到來,陽氣逐漸地收斂。(《內經》,四氣調神論曰: “ 秋三月,此謂容平 ” ) 清肅下降的秋氣在大自然中以葉落為標志,在人體,表現出金的肅降特性,反映在 ‘ 秋應中衡 ’ 、 ‘ 秋曰下膚,蟄蟲將去 ’ 的脈象上。這是一個陰陽幾乎平衡的狀態(tài),但是在里面,陰的趨勢向上,陽的趨勢向下,為相火的冬藏準備條件。但是,如果命門火失去了它的生理功能,就會影響這種內斂的過程,主要導致肺宣發(fā)肅降的失調和它司呼吸、合皮毛的生理功能的異常。
醫(yī)案(筆者的一個病人) ∶
女,法國人,68歲,從小就有咳嗽(經常得支氣管
肺炎、父親有哮喘),遇干燥、多風的天氣減輕,秋、冬天氣寒濕時加重。其他癥狀:少氣,吸氣短,白痰,容易咳出來(發(fā)作時咳黃痰),胸中有壓迫感,精神緊張時加重;有時口臭,唇邊皰疹,
牙齒松動,從小一直覺得身體內有熱感,出汗,食欲及消化一般,偶爾打嗝,大便一天1到3次,夜里小便多,長久以來有疲勞感、身重感,腰軟,膝
關節(jié)痛,口渴,晚上想喝水(常溫),以前月經量多,色紅,血塊多,少
腹痛。望診:面紅如妝,舌胖、嫩、青,苔膩淡黃、灰,舌下靜脈突出。脈遲弱、寸略滑浮。
診斷:咳嗽;上熱下寒,痰濕阻肺
治法:溫水降火,除痰宣肺,佐以疏肝
潛陽封髓丹+
三子養(yǎng)親湯+生麻絨、fo手、川芎、
杏仁。
吃了2周的藥后,咳嗽明顯好轉,痰基本消失,精力更好一些,口臭、口渴也減輕了。胃部的不舒服和少氣還在,守方去掉
萊菔子。到現在病情穩(wěn)定,但還需繼續(xù)服藥。
分析 ∶ 《素問》《咳嗽論》曰:五臟六腑皆成咳嗽,非獨肺也。這位病人似乎表現出了一系列的熱象(口臭、皰疹、面紅、身體有熱感),在這樣的情況下用熱性的附子不等于火上加油嗎?如何解釋呢?首先有必要辨別真?zhèn),就是說病情的本質和可能出現的許多帶著假象的 ‘ 標枝 ’ 。腎臟之虛表現得比較明顯:吸氣短、腰軟、膝關節(jié)痛,夜尿、少陰脈,但熱感和面紅讓人容易混淆真假。通過細心觀察可以發(fā)現,這里的面紅實際上更像是在臉色蒼白的基礎上涂了一層紅色,象化妝品一樣。這樣的面色已經失去了《內經》《五臟別論》中所強調的光澤和隱秘不露之色,用 “ 縞 ” 這個字形容臉的五色是指各臟腑的色能從這種白色里透出來,表明臟腑的生理功能正常。這里的情況不一樣,因為在蒼白無澤的基礎上出現了紅色,表現出陽虛的虛火,而不是陰虛的虛火,否則紅色會更深,只局限于兩顴。關于從小有熱感,是在總感到疲倦和患肺病的基礎上,是不是等于先天不足呢?總之,這個癥狀跟《
傷寒論》11條所說的情況是吻合的: “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 ” ,這段話說明熱象是假象,病的本質在于體內的寒。《傷寒論》中的許多條文都提到了假熱的現象(命為 ‘ 客熱 ’ ),如想吃冷的(120條), 脈數(122條)等等。一旦弄清楚了這個比較難懂的真寒假熱的機制,其他癥狀就容易解釋了:如口臭、皰疹、牙齒松動、寸脈浮而滑;滑也體現了上焦的痰濕(包括咳出的痰、苔膩黃,黃色是土色,濕色,加灰就說明濕邪在往寒化)。另外,在這里也不能忽略木郁之象(胸部壓迫感,緊張時加重,食欲消化一般,打嗝),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1)命門火不足,不能溫煦肝木;(2)患慢性肺病的過程中,剛藏之肝會趁虛刑金;(3)肝的疏泄功能對全身的氣機(包括肺的宣發(fā)肅降)起著舉足輕重作用。所以,要加理肝之氣血的fo手、川芎。這樣做正是履行了《內經》《至真要大論》的話: “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 。
作為這個病案分析的補充,我想引一段鄭欽安在《醫(yī)理真?zhèn)鳌分械脑挘?“ 咳嗽、喘促、
自汗、心煩不安、大便欲出、畏寒者,何故?答曰:此真陽將脫,陰氣上干清道也。夫咳嗽、喘促一癥,原有外感內傷之別。經云: ‘ 咳不離肺 ’ 。肺主呼吸,為聲音之總司,至清至虛之府,原著不得一毫客氣,古人以鐘喻之,外叩一鳴,內叩一鳴,此內外之分所由來也。(。。。)損傷真陽之咳者,陰氣必盛,陰盛必上干清道,務要看損于何臟何腑。(。。。)要知真陽欲脫之咳嗽,滿腹全是純陰,陰氣上騰蔽塞太空,猶如地氣之上騰,而為云為霧,遂使天日無光,陰霾已極,龍乃飛騰 ” 。
臨床摘要 ∶ 針對咳嗽有痰的情況, 吳老師常強調命門火歸源的重要性,因為,如果它處于正常的生理位置,就可以充分的溫煦土、補益土(補火生土法),恢復土的運化功能。補益是雙方面的:首先截斷生痰之源(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然后培土生金。對皮膚病, ‘ 潛陽 ’ 也經常是用之有效的:可治療
痤瘡、
銀屑病、熱光性皮炎、
瘙癢癥等等。其中的機理,首先可以說是有了真火的溫煦、促進作用,才能達到 ‘ 上焦如霧 ’ 的生理狀態(tài),也就是說使肺能宣發(fā)肅降,把津液和衛(wèi)氣充分疏布到皮毛(肺合皮毛)。不過,有時這樣的解釋還僅僅只涉及到標,為了抓住本,還必須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皮膚病常常是由濕加風積于皮膚而造成的,如果命門火處于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它既可以溫煦脾土,避免產生濕邪,又能暖疏肝木,避免出現風象。當然,黃氏的這種解釋(水寒、土濕、木郁)并不能全部概括皮膚病的病因病機,臨床實踐證明,實熱引起的皮膚病同樣是存在的。另外 ‘ 潛陽 ’ 對
咳血也見效(+
益母草、懷
牛膝、
槐花、杏仁、
厚樸等);還可以用來治療肌衄,象一位女患者,因為血小板減少服用了激素,結果導致皮膚下出血,伴有怕熱(但衣著比較厚,見傷寒論11條)、咽痛、舌嫩淡、苔淡黃膩,少陰脈,寸旺,用 ‘ 潛陽 ’ 治療有效,原方加
血余炭、益母草炭、棕櫚炭,
棗皮、二陳湯等。
在中央立土 …… 至于土和命門火的密切關系,完全體現在了補火生土法里。這里的 “ 補火 ” 不是指心和脾的相生關系,而是針對命門火而說的,常常以砂鍋代表土和下面的炭火代表元氣來比喻,脾胃無元氣則無法腐熟運化,從而導致濕邪內停(或者加寒)、升降紊亂。
醫(yī)案 ∶ 病人:女,27歲;
胃下垂,感覺腹脹往下墜,胃痛、吃冷東西后加重(也有胃炎、
十二指腸炎),大
便秘結,怕冷,
痛經,吃辣后咽痛,舌紅略暗,苔薄白,脈細、寸、關略數、尺沉弱。
診斷 ∶ 胃緩;脾腎兩虛,虛火上炎
潛陽封髓丹(包括炒白術和生龍牡)+ 公丁、
炮姜、續(xù)斷、杜仲、狗脊、炙麻根。
服藥一周后胃痛、重脹感減輕,但隨著情緒波動疼痛還會出現,大便變?yōu)槊刻?次,偏溏,脈沉細,關略弦,繼續(xù)補命門火,健脾暖肝,順氣,新方:加味
吳萸四逆湯。
分析 ∶ 凡是臟器下垂都會讓我們考慮到
脾氣下陷,想到用
補中益氣湯,但在這里,這樣用藥會像 吳老師說的 “ 隔靴搔癢 ” ,太表淺。因為主要矛盾不是脾氣虛,而是命門火的不足(怕冷、脈細沉)及上。ㄑ释础⒚}略數)。只有附子可以把陽氣從寒水中引上來,讓它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補中益氣湯沒有力量解決寒的問題。這個醫(yī)案中還存在著一點很值得一提:就是大便的問題。病人原先有大便秘結(這里是寒秘,象冰塊妨礙著大腸,放慢了腸蠕動。所以大便秘結不等于熱)然后,吃藥后變得偏溏、每天3次。這種現象在治療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特別是土有問題的時候,醫(yī)生不要不知所措,而應該仔細觀察病情,把大便問題和其他癥狀進行比較。常常是盡管出現
腹瀉,可同時食欲、精力都有好轉。 吳老師喜歡用淌凌現象做比喻,就是說河冰融化后冰塊被河水運往下游,正象命門火恢復生理功能后能把體內的寒陰通過大便排出去。《傷寒論》太陰病把這個現象叫做 “ 脾家實 ” ,278條曰 : “ 。。。至七八日,雖暴煩十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 。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仲景所介紹的情況不一定是通過治療,可以是通過人體本身的調節(jié)機能實現的。這里是病人吃藥后的反應,就象鄭欽安在醫(yī)法圓通、服藥須知里所說的: “ 但初服辛溫,有胸中煩躁者,有昏死一二時者,有
鼻出血者,有滿口起泡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上竅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為準,即吃一二口冷水皆無妨。服辛溫四五劑,或七八劑,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輟,此是肺胃之陰邪,從上出也,切不可清潤。服辛溫十余劑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腫,或發(fā)現斑點,痛癢異常,或汗出,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毛竅而出也,以飲食漸加為準。服辛溫十余劑,或二十余劑,或腹痛
泄瀉,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下竅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數日,飲食懶餐,三五日自已 ” ?傊@個排邪機制可以這樣來解釋: ‘ 動陽藥 ’ + 身體陽氣的運行 = 引起身體明顯的反應。還值得注意的是,對虛火導致的熱象李東垣采取有名的 “ 甘溫除熱法 ” ,用補中益氣湯或者升陽散火湯,始終離不開中焦;而 吳老師的方法是直接從下焦的命門火入手(中焦的根在下焦),常用 ‘ 潛陽 ’ 。
臨床摘要 ∶ 對流口水, ‘ 潛陽 ’ 加益智任、
桑螵蛸、
白果、炒白術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這個用法啟發(fā)了我們一個思路:如果治脾沒有成功,就可以考慮到腎,這樣腎陽會溫煦脾陽,脾就能攝涎液、腎能封唾液。同一個方劑既能治療腹瀉(如 ‘ 潛陽 ’ +
桃花湯)又能治療便秘(+ 杏仁、厚樸、
肉蓯蓉、
火麻仁),這充分體現了中醫(yī)異病同治的原則,因為只要抓住了病機,就能靈活地,廣泛地用同一個方劑,幾乎不存在什么限度,什么緣故呢?關鍵就在于抓住了陰陽之大綱,便不會被形態(tài)多端的次要癥狀牽著鼻子走。如《內經》所說 ∶“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 。
結論:盡管
潛陽封髓丹不是什么靈丹妙藥,但依據中醫(yī)的整體觀念和抓住根本病機(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則來使用它,它覆蓋的臨床范圍就是十分廣泛的。劉力紅在《思考中醫(yī)》中,引述了《皇漢醫(yī)學》里一句非常有價值的話 ∶“ 醫(yī)有上工,有下工。對病欲愈,執(zhí)方欲加者,謂之下工。臨證察機,使藥要和者,謂之上工 ” 。 吳老師就是這樣通過他的醫(yī)案,在錯綜復雜的臨床癥象中,教給我們可以遵循一個主導思路,抓住病癥的主要矛盾,同時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多種多樣的 ‘ 標 ’ )。這種從主要矛盾著手而整體施治的方法(臨證時只涉及某一個臟腑系統(tǒng)的情況是很少的)完全體現了張仲景的一句話 —— 也是為后世醫(yī)家打好辨證論治基本功的一句關鍵的話 ——∶“ 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 。在實踐中, 吳老師經常采取黃元御的 “ 水寒、土濕、木郁 ” 思路,這也許說明了他在不斷地探索怎樣從高屋建瓴的角度抓住病機,總之,他的臨床實踐正符合《內經》所說的 “ 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 的方法,時刻提醒我們:要透過表象抓本質。另外一點,基于命門火對各個臟腑系統(tǒng)的溫煦和促進作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么把少陰和少陽當作人體之樞,強調水和木在生理功能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我想說幾句 “
潛陽封髓丹 ” 題外的話作為結束。這是我在跟隨 吳老師學習的過程中,看老師怎樣靈活地使用經方、力圖理 解老師的臨床思路的同時,獲得的一些感受:
1 、目前, 吳老師和他兒子吳文笛運用經方、尤其是運用傳統(tǒng)醫(yī)學的思路,能行之有效地減輕現代人的病痛,這充分說明了傳統(tǒng)知識的活力和它超越時代的適應性,也證明了老子所說的話 ∶“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
2 、中醫(yī)的整體觀念和它跟中國古代哲學的密切關系決定了中醫(yī)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各方面都是分不開的 —— 包括哲學、易經、風水、天文、養(yǎng)生、練功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不同角度(社會、自然、精神等)認識人的復雜性!秲冉洝返摹吨两陶摗分姓f ∶“ 夫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梢,如果真正想把中醫(yī)這顆美麗、芳香的碩果獻給全球,為全人類服務,就有必要讓它回歸到自己的土壤中去,離開了它自身的 ‘ 理 ’ (道理、理論),中醫(yī)就會失去光彩。所以,一定要讓中醫(yī)保持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不應該西醫(yī)化(這個涉及到認識論);
3 、 從吳老師應用方劑的思路可以看到學習經典的關鍵性。也許應該承認,古典醫(yī)學文字更切合今天的臨床實際。有趣的是,后世的醫(yī)家們即使對古人的意見不一、存有疑問,但始終保留著經典的原文,其結果,是中醫(yī)形成了一個緩慢的、層層遞進的發(fā)展模式,這個過程給每位醫(yī)生根據自己當下所達到的悟性保留了一個位置,記錄下他所掌握的那一部分事實;
4 、最后,中醫(yī)的傳授方式更適合取師帶徒的學習模式,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具體的方法,更能學習整體的思路;不但學習醫(yī)術,更要學習做人。
(二)姚偉:淺談潛陽封髓丹在臨床上的運用
摘要:潛陽封髓丹是溫水潛陽法的代表方劑,本文從潛陽封髓丹的產生及組方開始,分析了該方是對“陽密乃固”、“天一生水”等理論的具體詮釋,并用具體的病案說明之,說明對溫潛法的掌握對于理解和把握溫陽大法的重要意義。
吳榮祖老師系溫陽派大家吳佩衡先生長孫,著名的“吳附子”傳人,云南省著名中醫(yī)。吳榮祖老師在繼承家傳附子的運用經驗的同時,精于傷寒六經辨證及內經經典的研究,對命門水火、六經氣化等理法有體會較深,臨床上運用溫陽派的溫水潛陽法,靈活廣泛運用潛陽封髓丹,以之調控人身水火坎離的變化,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筆者有幸跟吳老師臨證數年,現將自己管窺之得整理如下:
離位之相火一直被歷代醫(yī)家所關注,對其的認識及其治療理法提出了若干種不同的說法,比如李東坦把離位之相火稱之為“陰火”,認為“陰火”多為脾
胃氣虛或元氣損耗所致,“陰火”被其視為“元氣之賊”,治療上多以“甘溫除大熱”之法益氣瀉火治之,如補中益氣湯中“少加黃柏……瀉陰中之伏火”,“更加
黃芩……”等。
朱丹溪在繼承東坦的相火為“元氣之賊”的基礎上,續(xù)以“損有余而補不足”的路數,倡“陰常不足、陽常有余”論,方以降火為主,佐以滋陰,如大補丸、三補丸等降火,
大補陰丸、
四物湯加知柏等降火兼滋陰治之。
趙獻可認為知柏天冬一類苦寒損胃傷腎,對陰虛火旺者只宜以
六味丸“壯水之主,以鎮(zhèn)陽光”;雷龍之火有“得水則熾、得火則滅”的特點,“唯太陽一照,火自消滅”。故需用八味丸,以地黃滋養(yǎng)水中之火,以桂附直入腎中,溫補天真之火,雷龍火方可得引之歸原。
鄭欽安將虛寒和實寒均歸納為“陽虛”,而陰虛所致的虛熱和外邪所致的實熱均歸為“陰虛”,各有其診斷指標。對符合“陽虛”指征的離位妄動之雷龍火,認為用藥必須扶陽抑陰,如不扶其陽,更滋其陰,則為雪上加霜。桂附類藥力能補坎離中之陽,火旺而陰自消。對治療陽虛之陰火妄動,宜納氣歸腎、溫水潛陽,特制潛陽丹(附子8錢、龜板2錢、砂仁1兩、甘草5錢)和封髓丹(黃柏1兩、砂仁7錢、灸甘草3錢)等方治之。
此兩方雖然臨床療效佳,但因其中之龜板與黃柏,以往被醫(yī)家視為滋陰要藥和降火中堅,雖然鄭欽安先生在《醫(yī)理真?zhèn)鳌芬矊S柏在封髓丹一方中的藥性作出了點評,但仍然容易被后學視之為滋陰降火類藥,不易理解其扶陽抑陰的理法,在臨床上容易被誤解而錯誤加減,導致臨床療效的下降。
吳老師在深刻把握扶陽抑陰法理法的同時,臨床上習慣將潛陽丹和封髓丹兩方合一,對其加以補充完善,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F臨床習用的“潛陽封髓丹”組方如下:制附片100克;炙龜板15克;砂仁10克;炒黃柏4-10克;肉桂15克;細辛6克;骨碎補15克;白術15克;生龍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與鄭欽安的潛陽丹方相比,從原來8錢(24克)增加到了100克,附子用量的大大增加,突出加強了本方的溫腎補命火之功效。
潛陽丹中龜板原來2錢(6克),現在增加到15克,而且改為灸龜板,增強了潛陽入陰、鎮(zhèn)攝虛火的功效,而又降低了對部分中焦虛寒者脾胃功能的不良影響。
封髓丹中黃柏原用1兩(30克),現改用炒黃柏,減其量為4-10克,在瀉相火、堅陰氣、調和水火的同時,也是防止其過于苦寒而損傷陽氣的一種做法。
方中肉桂,色紅,入血分,在增強附子溫養(yǎng)命門火的同時,可直補少陰君火,心之君火得旺,如日中天,陽光所至,陰霾不起,“離照當空,陰霾自散”。此為桂附類藥“引火歸原”之根本原因。
細辛,味辛,性溫,善走十二經脈,疏風散寒,通痹散結,發(fā)郁火,散水氣,用在此方旨在搜提里寒,既可激發(fā)腎陽,又可貫通相火下行之三焦通道,為相火回位開辟道路。
骨碎補,味苦,性溫,善補骨節(jié)傷碎,腎主骨,骨碎尚可補,可見其封腎補骨之功,故常用于腎虛腰痛、腎虛久瀉、耳鳴耳聾、牙齒松動等癥。用于此方中即是為增強腎水之秘藏功能而設。
白術:健脾除濕,補益脾土升提中氣,補土伏火。
龍骨、牡蠣:龍骨能斂戢肝火,斂火安神、逐痰降逆。陳修園曰:龍得天地純陽之氣,龍屬陽而潛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今兩者同用于此方,一在天為龍,一在海為介,取其潛鎮(zhèn),導龍入海之意。
紫石英:味甘,性溫,具有補中氣,益心肝,通血脈,鎮(zhèn)墜虛火使之歸元之功效。
灸甘草:蜜炒甘草,仍取其補中焦,補土以伏火之意。
從潛陽封髓丹的整個處方構成來看,始終抓住腎水虛寒、相火越位這一病機來溫水潛陽,由于組方嚴謹,配合得當,此方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潛陽封髓丹除了針對上熱下寒,諸竅上火明顯,能有效地溫腎水潛鎮(zhèn)越位相火外,還可大量運用于臨床內科諸多雜證。所謂疑難雜證,多于久病,治之不當或失治,波及多個系統(tǒng)的綜合征,有器質性和功能性錯雜的病理反應。對此,中醫(yī)治療一定要以治本為主,調整陰陽,以平為期。若僅注重標證的治療或所謂對癥處理,是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病機,收到遠期療效的。
據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潛陽封髓丹可用于治療頭痛、眩暈、
發(fā)熱、汗證、失眠、牙周炎、
結膜炎、
干燥性鼻炎、
慢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復發(fā)性口瘡、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硬皮癥、銀屑病、白塞氏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
過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壓、
腎病綜合征、糖尿病酮
酸中毒、甲亢、便秘、
痔瘡、前列腺肥大、
尿路感染、煩躁、耳鳴痤瘡、
蕁麻疹、末梢神經炎、
三叉神經痛、
面神經炎、
偏頭痛、腦萎縮、老年性
癡呆、帕金森氏癥、美尼爾氏綜合癥抑郁證、
心臟神經官能癥、結核病、心臟早搏等四十余種西醫(yī)疾病;颊咧灰R床四診,有上實下虛的腎陽不足、相火不潛證侯時,均可臨證選擇使用,常獲佳效。
此方在臨床的廣泛運用根于對“天一生水”的深刻理解:
所謂“天一生水”者,即為一坎卦之意:一陽爻潛于二陰之中?衫斫鉃橄忍烀饾撚谀I水之中,方為腎之功能。鄭欽安《醫(yī)理真?zhèn)鳌罚骸疤煲簧谌松頌槟I,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贝恕耙稽c真陽”之命門火須潛于水中,腎水方得溫,腎之氣化功能方能正常進行,腎之陽氣為人體五臟陽氣之本,水溫-木升-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臟腑功能方能正常運行。《素問?6?1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瓣柮苣斯獭敝瓣柮堋,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門火須潛于水中,腎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騰氣化,五臟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為根正常完成。如果陽不能密,“兩者不和”,則“若春無秋,若冬無夏”,正常的人體陰陽世界正常循運規(guī)律被打亂后,天不為天,地不為地,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諸疾必然紛起。知此理者,方可明溫水潛陽法可治大量疑難病之機。
所以以潛陽封髓丹為代表的溫水潛陽法正是要將這離位的先天乾之一陽重攝于水中,保證命門火深固秘藏于腎,以達到這“陰平陽密”的最佳生理狀態(tài)。
現舉筆者所觀察到的吳榮祖老師臨證數案,以說明之:
1)
抑郁癥:
陳XX,女,48歲,2003年12月18日就診,一年前因丈夫與父親一周內突然死亡,又遭遇下崗,造成患者焦慮,驚怕,多次自殺未成。經省精神病院診斷為“抑郁證”,住院西藥治療效不顯。
刻診:憂郁,焦慮,多疑,不與人交往,不多講話,畏寒,神疲乏力,胸悶氣短,失眠,面發(fā)青,背部骨蒸
盜汗,腰痛,記憶力下降,小便灼熱,舌胖大紅嫩,苔少,脈沉細。
方:川附片100g,灸龜板15g,細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補15g,炒白術15g,生龍牡各15g,灸麻根15g,灸遠志10g,白花蛇舌草20g,
烏梅5枚,續(xù)斷30g,益智仁15g,甘草6g 五付
2003年12月25日二診,服上方后諸癥皆減,守前方再進。此后數年均守潛陽封髓丹加減治療,半年后,情緒明顯好轉,背部骨蒸感消失,腰不痛,臉色恢復正常,大量減少西藥量。恐懼感消失,性格改變,可與人交流,諸癥均改善。1年后恢復正常狀態(tài),至今5年均未復發(fā)。
按:現今公認的抑郁癥診斷標準所規(guī)定的主要癥狀,其絕大部分屬于中醫(yī)“虛證”范疇,以心、腎二臟虧虛為主,兼有肝郁癥狀。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調暢全身氣機、保證情志活動得以正常進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經絡通利,臟腑、器官等的活動正常和調。而肝的調暢氣機、調達情志的功能依賴于肝之清陽的溫升,肝陽之根本又在于腎之溫水。黃元御《四圣心源?6?1天人解》:“肝木即腎水之溫升者也,故肝血溫暖而性生發(fā)!惫视龃
心腎陽虛、相火不潛,兼有肝寒郁滯之癥,以“陰平陽秘”立法,投之以潛陽封髓丹,引火歸源,腎水得溫,肝木方升,情志調暢順達,“精神乃致”,此遣方之深意耐人深思。
2)頑固性失眠
李某某,女,45歲,2007年6月17日初診;颊邍乐厥咭荒,一年來經多方求治無效,患者神疲乏力,煩躁、
心悸、口干,飲水不解渴,曾久服
六味地黃湯、
酸棗仁湯等方效不顯。舌嫩紅,苔薄白,脈沉細,寸略旺,兩顴紅。投以潛陽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龜板15g,細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補15g,炒白術15g,生龍牡各20g,灸遠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6月23日復診,效大顯,由原來通宵難眠改為可入眠4-5小時,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諸癥息消。第二年因
感冒就診,一直未復發(fā)。
按:吳老師曾說:“陽入于陰則寐,陽出于陰則寤。失眠者,多由陽不能歸于陰為多見!鹫,陰陽之征兆也’,入夜不寐,多乃相火不潛于腎水之中浮起而擾神。神無以守舍,寐之安有哉?”失眠因陰陽失調,
心腎不交為主要病機,治法重在引火歸源,使其水火既濟,自然神安寐安。下元虧虛,腎火妄浮,容易導致心腎不效而失眠。本例因腎陽虛相火浮虛,擾動心神,心腎不交而見心悸、不寐等諸癥,故在大劑附子溫腎水輔以肉桂等壯君火,復以龍牡龜板等諸潛鎮(zhèn)之品交泰水火,細辛、遠志等開三焦通道,使相火秘藏,腎水得溫,膀胱之水上濟君火,心腎相交而諸癥悉除。
3)遺精
張某某,男,22歲2007年1月初診。中醫(yī)學院學生,一年前開始夢遺,曾自服
知柏地黃丸、四逆湯等,效不顯,嚴重時一周夢遺5-6次?淘\:神疲乏力,面色夾青,畏寒肢冷,易上火。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雙尺無力。投以潛陽封髓丹合補腎湯,川附片100g,灸龜板15g,細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補15g,炒白術15g,生龍牡各20g,紫石英20g,續(xù)斷30g,杜仲20g,
菟絲子2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2007年7日重遇患者,言自服此方數周后,諸癥消失。
按:丹溪曰主封藏者腎,主疏泄者肝,兩臟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屬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而動,動則精自走,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也?梢娺z精一癥,涉及腎之封藏、肝之疏泄、心之守神等,而其間之主導,可分屬心失所主和相火妄動兩大病機。潛陽封髓丹除了主方抓住陽虛之命火不潛為治療根本以外,方中肉桂有壯心所主之能,龜板、龍牡等均有重鎮(zhèn)安神、交通心腎之功,故投之后使陽氣振作而得潛藏,不致躁擾不安,腎水得溫、肝木得達、心火得主,故對此遺精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其他學派常認為溫陽派濫用熱藥,上火時也常亂用不已,殊不知溫陽派在提出和重視“命門火”這一理論時,已將命門抽離出通常的五臟之外,賦予了獨特的功能!疤煲簧钡睦砟蠲钗蚩搽x,不但確定了人身以“火”立極的根本,而且在臨床上用溫潛法來付諸實踐,彌補了過去對四逆湯的過分依賴。而據筆者觀察,吳老師臨床上很少有病人出現所謂附子“排病反應”的情形,這應該與充分考慮和防范病人的相火妄動,提前用藥物治療干預密不可分。
近年來溫陽派的影響漸漸擴大,常見莘莘學子們臨床常以一個四逆湯通殺一切陽虛病人的情況,而遇到相火妄動的病人時,如四逆湯配伍不當,常易產生或加重諸般“上火”癥狀,給病人帶來痛苦,畏懼“熱藥”,產生思想上的顧慮,以致依從性下降等問題。這些不良弊端常易導致初學者進退維谷,對溫陽理論產生懷疑,改弦更張重回傳統(tǒng)時方辨證模式的舊路。這既有初學者臨床經驗不足的一方面,也與現有文獻對此類問題重視、強調不足有關,這應該是附子最好用也最難用的原因之一。
(三)“火神”欽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兩個方劑,那就是封髓丹和潛陽丹。而此兩方功用為近,制方極簡也其效卻頗有奇異之處,欽安先生亦說說其應用封髓丹“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辈①澠浞健爸疗街脸#辽裰撩。”
而學火神者,往往于此二方一頭霧水。抑或是非此即彼,非陰即陽的思維定式所限,故有謂二方滋陰者,必有駁之謂此二方為扶陽者。然扶陽滋陰,畢竟兩途,聚訟紛紛,毫無定解,未免辜負欽安先生的一片傳道苦心。
余不揣淺陋,愿將一些心得,與諸同道共商。
在《醫(yī)理真?zhèn)鳌分校峒胺馑璧し舶舜危ㄆ渲杏蟹馑铦撽柖交蜻x之條文),單獨提及潛陽丹者凡十次,單獨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潛陽丹凡四次。
在《醫(yī)法圓通》中,提及封髓丹凡十二次(其中有封髓潛陽二方或選之條文),單獨提及潛陽丹者凡三次,單獨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潛陽丹凡四次。
可以看出,在兩書中,封髓丹與潛陽丹被欽安先生提及的次數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并不存在欽安偏好哪一方的問題。為了理解兩方的異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以兩方共存的條文理解兩方的相同之處。
。、以只提及一方的條文進行羅列橫向比對,理解一方的適用范圍。
一、兩方共存之條文
1、談咳嗽、喘促,自汗,心煩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寒者何故。
要知真陽欲脫之咳嗽,滿腹全是純陰,陰氣上騰,蔽塞太空,猶如地氣之上騰,而為云為霧,遂使天日無光,陰霾已極,龍乃飛騰。龍者,即坎中之一陽也,龍奔于上,而下部即寒,下部無陽,即不能統(tǒng)納前后二陰,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是皆飛龍不潛致之也。世醫(yī)每每見咳治咳,其亦聞斯語乎?法宜回陽降逆,溫中降逆,或納氣歸根。方用四逆湯、封髓丹、潛陽丹,解見上。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回陽降逆,溫中降逆,或納氣歸根”。
2、談病人腰痛,身重,轉側艱難,如有物擊,天陰雨則更甚者,何故。
腎虛者,可與
滋腎丸、封髓丹、潛陽丹。
從此條可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補腎虛”
3、談小便便時痛甚,口渴飲冷,其淋癥乎?非淋癥乎?
陽虛之人,得此者多,方宜白通湯、三才、潛陽諸方。。。。。。余意方中再加安桂二、三錢,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氣,氣化精通,熱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如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滋腎丸倍安桂,皆可酌用,切勿專以分利為主也。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治陽虛”。
4、談病人每日早飯后心煩,兩手、足
心痛癢異常,至午初即愈者,何故?
陽虛發(fā)癢者,手、足心肉柔潤不枯,無
白皮干粗色,但癢極而欲重按重壓,以此定之,再參看各部氣色便了。陽虛宜收納回陽為主,方用潛陽丹、四逆湯、封髓丹之類,解見陽虛門。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治陽虛、收納回陽”。
5、談耳病腫痛
因腎陽虛而致者,由腎陽日衰,不能鎮(zhèn)納僭上之陰氣,其人兩耳雖腫,皮色如常,即痛亦微,唇舌必淡,人必少神。法宜扶陽祛陰,如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吳萸;或潛陽丹加吳萸;或陽旦湯加
香附、
麥芽之類。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扶陽祛陰”。
6、談喉蛾
原由君火弱而不能制陰,陰氣上僭,逆于咽喉而生蛾子。其人口內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慘黃淡白色,即或唇紅甚,而口氣溫,痛亦不甚,人困無神,脈必浮空。法宜扶陽,如封髓丹,姜桂飲、白通、潛陽等方,皆可令服。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扶陽”。
7、談汗證
上中下三部陽衰,皆能出汗,統(tǒng)以陽名之。其人定多嗜臥,少氣懶言為準。法宜扶陽,陽旺始能鎮(zhèn)納群陰,陰氣始得下降,陽氣始得潛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陽、收納、溫固為要,如封髓丹,潛陽丹,
黃芪建中湯,回陽飲之類。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回陽、收納、溫固”。
8、談痔瘡
因陰火而致者,或由房勞過度,君火下流,前陰發(fā)泄不暢,直逼的,蘊積亦能生痔。又或火病,用心過度,憂思過度,元氣虛極,渙散欲從下脫,而不得即脫,蘊積亦能生痔。其痔或青色、黑色、白色,微痛微腫,坐臥不安,人必無神,困倦喜臥,畏寒身重,面色唇口青白,脈或浮空,兩尺或弦勁,此是元氣發(fā)泄不藏之故,不得照尋常通套等方施治。法宜收固,如附子理中湯加
葛根,潛陽丹,回陽飲,封髓丹倍砂、草之類。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收固”。
9、談發(fā)斑
其人懶言嗜臥,不渴不食,精神困倦;颥F身熱,而卻無痛苦情狀,行動如常;蛏聿粺,而斑片累累,色多嬌嫩,或含青色者是也。粗工不識,一見斑點,不察此中虛實,照三陽法治之,為害不淺。法宜回陽收納為主,如封髓丹,潛陽丹,回陽飲之類。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回陽收納”。
10、談經期盜汗
若是盜汗,察其系陰盛隔陽于外,陽氣不得藏,氣機上浮,故盜汗出,法宜收納,如封髓丹,潛陽丹之類。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收納”。
11、談小兒痘癥
漿足瘡熟,以收回為主,潛陽丹,封髓丹是也。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收回”。
12、談
健忘精氣足,則神自聰明,故無所不知不曉。精氣衰,則
神昏,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比病老年居多,少年卻少,即有如斯之少年,其所傷損不異乎老人也。此病法宜交通陰陽為主,再加以調養(yǎng)胎息之功,攝心于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復明,如將竭之燈,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湯久服,或
桂枝龍骨
牡蠣散,三才,潛陽等湯,緩緩服至五六十劑,自然如常。
從此條可以看出,封髓、潛陽丹的用處是“交通陰陽”。
從以上的條文可以得出的結論,封髓、潛陽丹的共同點是:
溫腎助陽、降逆納氣、收納溫固、交通陰陽。
二、單獨使用封髓丹的條文
1、問曰:眼中常見五彩光華,
氣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臟之精氣發(fā)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臟精華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見五彩光華,則五氣之外越可知,而兼氣喘,明系陰邪上干清道,元陽將欲從目而脫,誠危候也。法宜收納陽光,仍返其宅,方用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
黃柏一兩砂仁七錢甘草三錢炙
用藥意解:
按封髓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并補之方也。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已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輕視,余常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沖,牙疼,咳嗽,喘促,面腫,
喉痹,耳腫,目赤,鼻塞,遺尿,滑精諸癥,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細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經試之,愿諸公亦試之。
2、談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藥不應而反甚者,何故?
外感之清涕忿嚏,則必現發(fā)燒、頭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氣不足之清涕忿嚏,絕無絲毫外感之情狀。況又服解散藥不愈,更為明甚。法宜大補先天之陽,先天之陽足,則心肺之陽自足。心肺之陽足,則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雖云三焦,其實一焦而已。方宜大劑四逆湯,或封髓丹亦可,方解見上。即姜桂湯亦可。
3、談病人兩耳心忽癢極欲死者
此腎中之陽暴浮也。夫兩耳開竅于腎,腎中之火暴發(fā)于上,故癢極欲死;蛴衷,肝膽脈亦入耳,肝膽有火,亦可發(fā)癢,先生獨重腎氣,而不言肝膽之火,未免固執(zhí)。曰:子言肝膽有火,必不專在耳心,別處亦可看出,必不忽癢極欲死。今來者驟然,故直斷之曰腎中之陽暴發(fā)也,法宜收納真氣為要。方用封髓丹,解見上。
4、談五更后常夢遺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則七、八次者,何故?
病在下半夜者,主陽盛陰衰,陰虛不能配陽,陽氣既旺,而又有邪念之心火助之,神昏無主,而不能鎮(zhèn)靜,故作,法宜扶陰以抑陽,如封髓丹倍黃柏、
參棗湯加黃連,補血湯、
將軍蛋、洋參蛋之類是也。
5、談補坎益離丹方義
奈世人沉溺莫挽,深為可慨,茲特再即此方(補坎益離丹)之理推之,與仲景之白通湯同法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同法也;大、小建中湯同法也;即與后賢之
參附湯、封髓丹、陽八味皆同法也。
6、談腎病腰痛
陰虛而致者,由腎陽素旺也。旺甚即為客邪,火盛血傷,元陰日竭,則真陽無依,腰痛立作,其人必小便赤而咽干,多暴躁,陽物易挺,喜清涼。法宜養(yǎng)陰,陰長陽消,腎氣自攝,腰痛自己。如滋腎丸、地黃湯、封髓丹倍黃柏加全皮之類。
7、談遺精
欲使封固,如三才封髓丹、桂枝龍骨牡蠣湯、白通湯,皆可服也。此三方者,皆是交濟陰陽之功,但非一二劑可見大功,總要信心得專,多服十余劑,無不靈應。
8、談汗證
因陰虛者,則為盜汗。由其人血液久虧,不能收藏元氣,元氣無依而外越,血液亦與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氣下藏之時,而無陰以戀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實氣浮之征也。法宜養(yǎng)血,如
當歸六黃湯、封髓丹倍黃柏加
地骨皮之類。
以上八條可總結出封髓丹的作用為:
收納陽光、調和水火、收納真氣、交通陰陽、補先天之陽、扶陰以抑陽、養(yǎng)陰養(yǎng)血、治一切虛火上沖。
咦,奇不奇怪?這一個方子,為什么又說他補陽,又說他扶陰抑陽?這豈不矛盾嗎?其實奧秘在于,此方的根本在于調和水火,交通陰陽。而輔以加減法調整陰陽藥的比例,就可以左右逢源,無往而不宜了。
以上的加減法歸納如下
封髓丹倍黃柏,扶陰抑陽;
封髓丹倍黃柏加全皮養(yǎng)陰;
封髓丹倍黃柏加地骨皮養(yǎng)血。
可以看到,如果封髓丹用原方,扶陽的成份是比較大的,如果想偏于陰,很簡單,倍黃柏就做到了。
還有一個小啟示,知非氏在治療偏頭痛時,用封髓丹加安桂、
吳茱萸效果很好。
三、單獨使用潛陽丹的條文
1、談頭面忽浮腫,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閉目覺身飄揚無依者,何故?
此少陰之真氣發(fā)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鎮(zhèn)納群陰,以致陰氣上騰,蔽塞太空,而為浮腫。所以面現青黑,陰氣太盛,逼出元陽,故閉目覺飄揚無依。此際一點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若欲歸根,必須蕩盡群陰,乾剛復振。況身重欲寐,少陰之真面目盡露,法宜潛陽,方用潛陽丹。
潛陽丹
西砂一兩姜汁炒附子八錢龜板二錢甘草五錢
用藥意解
按潛陽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也。夫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
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2、談病人兩耳前后忽腫起,皮色微紅,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熱,兩顴鮮紅,口不渴,舌上青白胎,兩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今浮大而空,則知陰氣太盛,一線之陽光,附陰氣而上騰,有欲竭之勢也。此際當以回陽祛陰,收納真氣為要。若不細心斟究,直以清涼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湯主之,或潛陽丹亦可,解見上。
3、談病人口忽極臭,舌微黃而潤滑,不思水飲,身重欲寐者,何故?
子不觀藥中之
硫黃乎!硫黃秉火之精氣所生,氣味極臭,藥品中秉火氣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極臭者,火之精氣也。此等癥乃絕癥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納真陽,茍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機。方用潛陽丹治之,解見上。
4、談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熱,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此陰盛而真氣上脫,已離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癥,其在各經邪火所作,必不上熱下寒,即來亦不驟。今來則急如奔馬,熱上寒下,明明一線之陽光,為陰氣所逼,已離乎根也;蛴衷唬杭妊云饺耍蔚眉粗^之陽欲脫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陽氣若傷,群陰即起。陰氣過盛,即能逼出元陽,元陽上奔,即隨人身之臟腑經絡虛處便發(fā)。如經絡之虛通于目者,元氣即發(fā)于目;經絡之虛通于耳者,元氣即發(fā)于耳;經絡之虛通于巔者,元氣即發(fā)于巔,此元陽發(fā)泄之機。學者茍能識得一元旨歸,六合妙義,則凡一切陽虛之癥,皆在掌握也。茲雖云平人,其損傷原無人知曉,或因房勞過度,而損腎陽;或因用心太過,而損心陽;或因飲食失節(jié),而損脾陽。然亦有積久而后發(fā)者,元氣之厚也;有一損而即發(fā)者,元氣之薄也。余常見有平人,日猶相見,而夜即亡者,毋乃元氣之薄,而元陽之脫乎?醫(yī)亦尚不知,而況不知醫(yī)者乎?
此一段已將陽虛合盤托出,學者務宜留心體之可也。方宜潛陽丹主之,解見上。
5、問曰:胸腹痛甚,面赤如硃,不思茶水,務要重物壓定稍安,不則欲死者,何故?
此病非納氣歸根,回陽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或潛陽丹,解見上。
6、談病人腰痛,身重,轉側艱難,如有物擊,天陰雨則更甚者,何故。
元氣虧者,可與潛陽丹。
7、談五更后常夢遺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則七、八次者,何故?
病于上半夜者,主陰盛陽衰,陽虛不能統(tǒng)攝精竅,而又兼邪念之心火動之,故作,法宜扶陽為主,如潛陽丹、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之類是也。
8、認病捷要總訣(此條中提及三次)
有脹而皮色如血者,陰乘于上而作也(宜補陽以消陰,如陽旦湯、潛陽丹)。
喘而不發(fā)熱、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氣上騰也(宜潛陽丹)。
頭痛頭痛如裂,身無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熱,或脈勁者,此皆元陽外越,暴脫之候,切忌發(fā)散,法宜收納(宜四逆湯,或潛陽丹)。
9、談肺病咳嗽
審是肝腎陽衰,水邪泛上者,溫其腎而咳嗽自己,如真武湯、滋腎丸、潛陽丹加吳萸之類是也。
10、談齒牙腫痛
因真陽虛而陰氣上攻者,其人齒牙雖痛,面色必青白無神,舌多青滑黑潤、黃潤、白黃而潤,津液滿口,不思荼水,口中上下肉色,多滯青色而不紅活,或白慘黃而無紅色。以上等情,不僅此癥,一切陽虛病多見此情。法宜扶陽抑陰,如白通湯、姜桂飲、陽八味、潛陽丹之類。
11、談帶證
所謂下元無火者何?或素稟不足,而勞心太甚,則損心陽;騻谑,而消導太過,則損胃脾之陽。或房事過度,而敗精下流,則損腎陽。如此之人,定見頭眩心惕,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脈必兩寸旺,而兩尺弱甚,浮于上而不潛于下,其下之物,必清淡而冷,不臭不粘。法宜大補元陽,收納腎氣,如潛陽丹加
故紙、益智,回陽飲加茯苓、安桂,或桂苓術甘湯加附片、砂仁之類。
以上十一條可以總結出潛陽丹的作用為:
回陽祛陰,收納真氣,大補元陽
封髓丹矛盾的情況在這個方子里沒有體現,這是因為立方時偏于用陽藥的關系,而且欽安在提到此方大補元陽時還可能以加入故紙,益智仁,這樣溫陽的格局更為明顯了。
四、兩方比較結論
在以上的條文閱讀中,基本理解了兩方的異同,而得出大致的結論是兩方基本類似,但封髓偏陰,潛陽偏陽。但只要適當的加減,藥物的陰陽偏性可以很方便的變換,這就是兩方交通陰陽的神奇之處了。而要驗證以上的推斷,我認為鑰匙在于加減法及以下的這個條文:
談汗證
上中下三部陽衰,皆能出汗,統(tǒng)以陽名之。其人定多嗜臥,少氣懶言為準。法宜扶陽,陽旺始能鎮(zhèn)納群陰,陰氣始得下降,陽氣始得潛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陽、收納、溫固為要,如封髓丹,潛陽丹,黃芪建中湯,回陽飲之類。
因陰虛者,則為盜汗。由其人血液久虧,不能收藏元氣,元氣無依而外越,血液亦與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氣下藏之時,而無陰以戀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實氣浮之征也。法宜養(yǎng)血,如
當歸六黃湯、封髓丹倍黃柏加地骨皮之類。
從上面的條文中可以理解到,兩丹都可以回陽收納溫固,但若要滋陰養(yǎng)血,欽安先生就會用封髓倍黃柏的辦法來調整藥物的陰陽屬性。這就驗證了上文的推斷。
五、兩方加減法總結
對于加減法的總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欽安先生的思想,對兩方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陽虛,用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治
扶陽祛陰,用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吳萸;或潛陽丹加吳萸。
收納溫固,用封髓丹倍砂、草。
大補元陽用潛陽丹加故紙,益智仁。
封髓丹倍黃柏,扶陰抑陽;
封髓丹倍黃柏加全皮養(yǎng)陰;
封髓丹倍黃柏加地骨皮養(yǎng)血。
(四)筆者從事中醫(yī)臨證四十年,研究強化療法治療腫瘤與疑難雜癥,回憶初接觸中醫(yī)臨床,嘗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成功與失敗的教訓經常浮現在眼前,曾碰到不少虛火癥,因初出茅廬,閱歷淺薄,偶爾出現誤診之僨事,關鍵在于不能準確地運用中醫(yī)八綱辨證。故在臨床中,對虛火癥之寒熱、虛實、陰陽、表里辨證不十分確切,這樣就談不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法則了。一般來說,用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法治療實火癥、駕輕就熟;但對肝
腎陰虛、
肺腎陰虛、
胃熱陰虛、命門火虛,諸癥辨證缺乏全面系統(tǒng)、準確之認識,即對三才封髓丹、
一貫煎、
玉女煎、
麥味地黃丸等治療各種虛火引起牙痛、
齒衄、口腔炎、失音、喉痹等,千篇一律的使用,其結果適得其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倍功半,失誤多多。
滋陰的方劑中:虎潛丸、大補陰丸、三才封髓丹、一貫煎共同點是滋陰降火,治療
肝腎陰虛、腰膝酸軟、心煩口渴、咽干少津、舌紅少苔、脈象細數。具體運用時要掌握每個方劑的特點,虎潛丸:強壯筋骨,適用于筋骨萎軟、腿足瘦弱、步履不便,故稱健步虎潛丸。大補陰丸:治療骨蒸潮熱,盜汗、咳血、
吐血或煩熱易饑、足膝疼痛。三才封髓丹:治療心腎不交引起的遺精盜汗。一貫煎:對肝氣不舒,胸脘脅痛、吞酸吐苦、脈象細弱或虛弦及疝氣瘕聚效果頗佳。筆者經過艱苦細致的探索,綜合四方滋陰降火,平衡腎中陰陽,增加溫陽散寒之附片、炮姜,發(fā)揮其甘溫除熱之功效,治療命門火虛、下焦陰寒過盛,逼陽上浮之虛火,妄動諸癥,達到引火歸元,以消陰翳的目的。
潛陽封髓丹原方:砂仁15g、甘草6g、黃柏l2g,附片30g、龜板24g根據余多年治療經驗,靈活加減化裁。
潛陽封髓丹組成:砂仁6g、
知母10g、黃柏10g、
川連3g肉桂6g、
麥冬15g、生龍牡各15g、炮姜6g、
白芍l0g、附片30g、龜板24g甘草6g。
方義方解:附片、炮姜溫散寒邪;龜板滋陰平肝潛陽;知母、黃柏清降相火;川連、肉桂引火歸元,交通于心腎;砂仁醒脾開胃;麥冬主清心潤脈,生津止渴;白芍柔肝止痛,生龍牡潛陽鎮(zhèn)靜安神;甘草調和諸藥。
臨床配伍:
①治慢性歌喉炎引起喉痹,可加桔梗30g、
元參15g,炎癥明顯加
銀花15g、
連翹15g。
②齒衄加
石斛15g、二冬各15g、
五味子10g、
三七粉3g開水沖服。
③失音加元參15g、桔梗30g、二冬各10g、
胖大海3枚,溫開水泡飲。
④復發(fā)性口腔炎加
鮮生地30g、
草河車24g、
板蘭根12g、
赤芍15g、鮮石斛24g、
人中黃6g、二冬各10g,去附片,病情好轉再用原方調理,用消疳飲:石斛、人中黃、
蘆薈晶。
⑤白塞氏綜合癥重癥用消疳飲:石斛、人中黃、蘆薈晶、輕癥加銀花、元參、連翹酌情使用,但附片用量減少,重者可以不用。
⑥出現便秘,尿赤可用
增液湯,配合消疳湯。
⑦出現更年期綜合癥,沖任不調可用
二仙湯配消疳湯加銀花、
紫參、赤芍等。
⑧出現下疳、龜頭潰爛用清涼解表之
薄荷煎水洗,并以
錫類散0.6g以敷患處。
⑨白塞氏癥病情穩(wěn)定,還得用潛陽封髓湯善后以防復發(fā)。
共奏溫陽散寒,滋陰降火,引火歸元,以消陰翳,在臨床上治療命門火衰引起的喉痹、復發(fā)性口腔炎、齒衄、牙痛、失音、白塞氏綜合癥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茲錄如下:
1喉痹吳某,女,29歲,因吃油炸花生米,演唱歌曲勞傷引起慢性歌喉炎;服頭孢安芐膠囊,
六神丸無效,輸液
青霉素等抗生素,癥狀無明顯好轉,吞咽困準,咽痛連右耳心,口中流涎,咽充血,色紫暗,懸壅垂水腫,左下頦淋巴結腫大,便稀,尿清長,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邊有齒痕,脈沉細,尺脈浮大無力。
分析:食香燥動火,連續(xù)工作,勞傷脾腎,咽喉紅腫痛疼,胃火亢盛,陽熱實證,但脈沉細,口不渴,尿清長,舌胖嫩多津,為腎陽虛,下寒陰盛,逼陽上騰,當溫陽祛寒引火歸元治之。
處方:附片30g、龜板24g、砂仁10g、炮姜10g、炒黃柏12g、知母12g、肉桂6g、桔梗30g、 元參15g、川連3g、炙甘草10g、生龍牡各15g用涼水浸泡2小時,每付煎3遍,待藥汁偏溫時,服藥二次,當晚即順利進食,咽部血泡消失,喉微痛,囑加鮮姜三片,
蔥白須三節(jié),再進三付而愈。
按:平時腎陽不足,命門火弱,因吃香燥動火之物發(fā)病,加之勞傷,病雖篤重,只用抓住陽虛火浮這一病機,用本方納氣歸腎,引火歸元,滋腎補水熄火。重用桔梗,元參交通上下,藥證合拍而獲捷效。
2齒衄楊某,男,26歲,齒衄2周,漱口時,牙床出血,血從口中溢出,晨將血吐盡自止,白天不出血,午后3小時出血,神疲乏力,四肢逆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長,
鼻衄,舌淡嫩多津也有齒痕,脈沉細遲,兩尺浮大而細。
分析:齒衄,復因胃火上炎,血隨火動所致,然屬實火者,必發(fā)口渴齦腫,發(fā)熱
便閉,脈洪數;屬虛火者,口燥齦糜,脈細數患火之癥,即無胃中實火之象,亦無虛火之癥,其物征睡熟則出,醒則血止,午后3點加重,肺腎陰虛不能攝血之故,且四肢逆冷,尿清長,為腎陽虛之象,上盛,下虛,火不歸元。治以補腎溫陽,引火歸元。
處方:附片30g、龜板20g、熟地60g、炒黃柏12g、砂仁12g、炮姜15g、天冬15g、上肉桂6g、五味子10g、川連3g、石斛15g、生龍牡各15g、三七粉3g開水沖服,服3劑后血止,唯覺鼻阻,囑加鮮姜三片,蔥白須三節(jié)再服三劑痊愈。
按:齒衄亦有腎虛火旺,齒齦出血,以及睡則流血,醒則止者,午后3時加重,皆肺腎陰虛之故,脈癥合參,斷為陽虛火浮,視出血而不顧,用具辛熱之品
潛陽封髓丹引火歸元,重加熟地填補已虧之精血,五味、天冬,潤肺理脈。川連、肉桂引火歸元而獲效。
3失音梁某,女,28歲,因晝夜連續(xù)工作,說話太多,睡眠不足4小時,操勞過度,開始咽痛,咽部充血流涎,繼之聲啞,懸壅垂水腫,右下頦淋巴結腫大,失音身痛,便軟,尿清長,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邊有齒痕,十指除拇指有甲印,余皆無。脈沉細,尺浮無力。余用華陀挾脊法、陰陽大推法推拿1次,囑食清淡嫩軟,多食水果,靜養(yǎng)一宿,忌勤政勞心。昱日晨亦能說話,心情頗佳。
處方:附片30g、龜板24g、砂仁10g、生地15g、黃柏10g、知母10g、川連3g、肉桂6g、 二冬各10g、五味子6g、銀花10g、桔梗30g、甘草3g、生龍牡各30g、鮮姜三片蔥白須3節(jié)為引,3付。
分析:失音多由操勞過度,肺腎陰虛所致;開始咽痛充血紅腫,粘膜水腫以致失音;華陀挾脊法推拿調任督二脈陰陽,舒筋活血,使腎中虛火清降,用潛陽封髓湯溫陽散邪,使上盛下虛之浮火疏散,引火歸元,三付見功,又三付善后而獲效。
4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李某,男,34歲,舌體潰瘍,反復發(fā)作已10年之久,該病發(fā)作頻繁,潰瘍的而積增大,間歇逐漸縮短,潰瘍此愈彼起,近半月潰瘍累及全部舌體。某醫(yī)院診斷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檢查:舌體全部潰爛,多腐敗膿液,紅赤疼痛,言語、飲食皆感不便。脈弦數,舌紅降。舌為心之苗,心火過旺,陰津耗傷。方似養(yǎng)陰,清心,引火歸元治之。
處方:鮮生地30g、敗龜板24g、川黃柏10g、知母10g、川連3g、紫參24g、板蘭根18g、赤芍15g、 肉桂6g、鮮石斛24g、人中黃3g,3付,服藥后,潰瘍有所好轉,大便數日末行,心火不能下達,前方加生
川軍6g,取大黃黃連
瀉心湯意。
療效:服上方加減共二十四付,潰瘍全部愈合。隨訪未見復發(fā)。
分析:本例處方,以三才封髓合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而成?谇粷儯饕切幕饟纯菏,可分為胃熱心火兩類。胃熱者常開發(fā)齒齦腫痛,可應用
白虎湯治療。心火者以舌部潰瘍?yōu)橹,因為心開竅于舌,可應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由于熱勢的亢盛,必然要損傷津液,使陰液虧損,一般可應用滋陰生津如增液湯。有些病長期反復發(fā)作,使陰液大虧,陰津不能滋養(yǎng)相火,使相火偏亢,則宜用潛陽封髓湯往往能收效。
5白塞氏綜合癥
5.1白塞氏綜合癥。方某,男,29歲,癥見身癢,耳癢,眼紅赤,神疲乏力,小便清長,脈沉細,口淡舌胖有齒印,患病較輕已有3年。
治則:回陽收納、脾腎雙補
處方:附片30g、龜板20g、砂仁10g、炮姜15g、
太子參15g、白術15g、黃柏10g、炙甘草10g、
陳皮10g、上肉桂6g、川連3g,鮮姜三片、蔥白須三節(jié)為引,4付。
二診:諸癥均有好轉,宗上方加
紫草15g又6付而痊愈。
5.2白塞氏綜合癥:唐某,男,38歲,口腔及龜頭部潰瘍,反復發(fā)作8年。8年來反復發(fā)作,口腔粘膜及舌體潰瘍,甚至龜頭部亦出現潰瘍,經皮膚科檢查診斷:白塞氏綜合癥。用激素治療,療效不顯著,轉來中醫(yī)科治療。
口舌生疳,有時龜頭亦發(fā)炎,《金匱要略》:“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此狐惑之病,濕熱為患,久延成毒,蝕皮腐肉,脈滑數,苔白膩質紅,方清熱解毒,滋陰,引火歸元。
處方:生地24g、敗龜板24g、知母10g、黃柏10g、鮮茅根30g、銀花15g、公英30g、赤芍12g、蘆薈6g、肉桂3g、川連6g,10付。
二診:以上方加減服用,或蝕于下,此起彼伏,纏綿不愈,徐靈胎曰:“蝕于喉為惑,謂熱yin于上,如惑亂之氣感而生惑,蝕于陰為狐,謂熱yin于下,柔害而幽隱,如惑狐性之陰也!焙笾,雖以熱毒為患,而其腎必虧,蝕于陰,是腎陽不足之陰癥,腎氣足,何以蝕之?當加補腎之品,取腎為先天之本也。
處方:附片10g、生地24g、敗龜板24g、川黃柏10g、知母10g、
仙靈脾18g、
仙茅18g、全當歸10g、赤芍10g、蘆薈6g、
丹皮9g、紫草9g、川連6g、肉桂6g、人中黃6g,5付。薄荷10g,煎水洗患處,錫類散0.6g,吹敷患處。
療效:上藥服30付,疳瘡已痊愈。
按語:狐惑見于《金匱要略》,應用
甘草瀉心湯,
苦參湯外洗,
雄黃熏治。蘆薈晶為消疳飲為主,雖起一定的作用,但未能收效,今以二仙湯合清熱解毒藥治療,方能使癥狀完全消失。
5.3白塞氏綜合癥:鄭某,男,39歲,癥見牙痛、胃痛、口腔粘膜大面積潰瘍,龜頭潰爛,口不渴,見水欲吐,目充血,畏光,四肢逆冷,小便色白,舌質淡,津滿口,捫之冷濕,脈沉細無力。系腎陽虛,虛火浮越,回陽收納,佐以清散寒邪。
處方:附片45g、龜板24g、砂仁12g、黃柏12g、赤芍12g、板蘭根15g、
荊芥12g、
蟬蛻10g、
川連9g、
干姜9g、肉桂3g、炙甘草15g,5付。
二診:服藥好轉,宗上方加蜂房15g,又五付,霍然而愈。
5.4白塞氏綜合癥:鄭某,男,36歲,口腔及生殖器反復發(fā)作性潰瘍6年。病史:1984年開始,出現口腔粘膜及舌部疼痛性潰瘍,同時伴有龜頭部潰瘍,兩膝踝關節(jié)疼痛,發(fā)現
結節(jié)性紅斑。眼科檢查,患有
虹膜睫狀體炎。
診斷:眼口生殖三聯綜合癥(白塞氏綜合癥)?谏嗌,一再發(fā)作,虹膜發(fā)炎,糾纏已久,龜頭生疳,溲變色,腿發(fā)紅疹,且有青斑,關節(jié)按之,殊為痛楚,脈弦細,苔薄膩為濕熱內瘟,未得發(fā)達,久積成毒。病延日久,熱毒入血,陰分亦傷,方清熱涼血解毒,引火歸元。
處方:生地30g、元參24g、龜板24g、丹皮6g、赤芍15g、石斛15g、黃柏10g、銀花15g、川連6g、肉桂6g、人中黃6g、生甘草6g、附片6g,鮮姜三片、蔥白須3節(jié)為引,蘆薈晶6g,研末化服。
療效:服上方后,諸病日見好轉,上方加減出入,外用
人中白散吹揉,病情穩(wěn)定。
分析:內服蘆薈消疳飲合三才封髓湯,外用人中白散,方應用生地、丹皮、赤芍清熱涼血,石斛清熱養(yǎng)陰,黃連、黃柏、銀花、人中黃清熱解毒,元參、蘆薈瀉下,使熱從大便而出,黃連、肉桂引火歸元,用少量附片溫中散邪不傷陰;效果較好。
潛陽封髓丹加減治療4例白塞氏綜合癥,內服湯藥,外洗外敷法,治愈奇難頑癥,確實值得認真總結,大力推廣之。
-----------鄭欽安論治健忘及白通湯、潛陽丹、封髓丹
作者:唐步祺
按健忘一證,固有陽虛、陰虛之別,然亦不必拘分,統(tǒng)以精神不足為主。凡人稟二氣以生(二氣即陽精、陰精也。二氣渾為一氣,神居二氣之中,為氣之宰,故曰:精、氣、神。二氣貫于周身,精氣足,則神自聰明,故無所不知不曉。精氣衰,則神昏,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此病老年居多,少年卻少,即有如斯之少年,其所傷損不異乎老人也。
此病法宜交通陰陽為主,再加以調養(yǎng)胎息之功,攝心于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復明,如將竭之燈,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湯久服,或桂枝龍骨牡蠣散(湯),三才封髓丹、潛陽等湯,緩緩服至五六十劑,自然如常,切勿專以天王補心,寧神,定志諸方,與參、棗、茯神、遠志、
朱砂一派可也。
【敬評】知非氏曰:邵子詩云:耳目聰明男子身,鴻鈞賦于不為貧,病至健忘,賦畀之良危矣。欽安定以精神不足,透出神昏之所以然,理明法立,非淺見寡聞者所能窺測。茍能按方用藥,可療此疾,又何必深究所以。此一段乃性靈文字,不在醫(yī)例,亦不得作醫(yī)書觀。夫神與氣、精,是三品上藥,獨神是火,為先天之元陽,不但統(tǒng)制氣、精,而氣、精皆神所生。故此火宜溫不宜涼,宜養(yǎng)不宜折。病人但能存此火燒火,尚可施治。此火一滅,精氣絕而其人死矣,豈但健忘一證,即一部《醫(yī)法圓通》之死證,皆此火之衰絕耳。凡醫(yī)因何而不敢放膽用姜、附以活人耶!全龍點睛正在此處,學者著眼至攝心有密,乃培養(yǎng)此火種之法。欽安之醫(yī)、之心、之學,亦于是乎在。
【闡釋】健忘即記憶力減退。鄭氏認為不論陰虛、陽虛,統(tǒng)以精神不足為主,故其治亦以交通陰陽,再加調養(yǎng)胎息之功,攝心于宥密之地,久行自效。即是要講究精神衛(wèi)生,減少憂思焦急,使頭腦寧靜,情緒穩(wěn)定,健忘自可消失。至于藥物洽療,前人多用補心、寧神、定志諸方,亦往往有效。鄭氏則謂不可專恃這一派藥物,而應以白通湯、桂枝龍骨牡礪湯、三才封髓、潛陽丹等緩服久服,益元陽,增精氣而強腦力,記憶力自然可以恢復。對于陽虛病人,尤為相宜。
二、鄭欽安論白通湯、潛陽丹、封髓丹
白通湯、潛陽丹、封髓丹,三方均為陰盛虛陽上浮外越,陰陽隔斷,不能相續(xù),不能交通之癥,以下內容錄自唐步祺著《鄭欽安醫(yī)書禪釋》一書。
※※※※※※※※※※※※※※※※※※※※※※※※※※※※※※※※※※※※※※※※※
(一)問曰:病人兩耳前后忽腫起,皮色微紅,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熱,兩顴鮮紅,口不渴,舌上青白胎,兩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元陽外越,氣機附少陽而上也。夫兩耳前后,俱屬少陽地界,今忽腫微痛,紅色中含青色,兼之兩顴色赤,口不渴,而唇、舌青白,知非少陽之風火明矣。如系少陽之風火,則必口苦、咽干,寒熱往來,紅腫痛甚,唇舌定不青白。今見青白苔,而陽虛陰盛無疑。身雖大熱,無頭疼、身痛之外感可據,元陽外越之候的矣。況兩尺浮大而空,尺為水臟,水性以下流為順,故脈以沉細而濡為平。今浮大而空,則知陰氣太盛,一線之陽光,附陰氣而上騰,有欲竭之勢也。此際當以回陽祛陰,收納真氣為要。若不細心斟究,直以清涼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湯主之,或潛陽丹亦可,解見上。
白通湯:附子一枚生、干姜二兩、蔥白四莖。
用藥意解:按白通湯一方,乃回陽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熱純陽,補后天之火種,佐干姜以溫中焦之土氣,而調和上下。蔥白一物,能引離中之陰,下交于腎,生附子字能啟水中之陽,上交于心。陰陽交媾,而水火互根矣。仲景一生學問,就在這陰、陽兩字,不可偏盛,偏于陽者則陽旺,非辛熱所宜;偏于陰者則陰旺,非苦寒所可。偏于陰者,外邪一入,即從陰化為病,陰邪盛則滅陽,故用藥宜扶陽;邪從陽化為病,陽邪盛則滅陰,故用藥宜扶陰。此論外感從陰從陽之道也。學者茍能于陰陽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門也。
【闡釋】此間各種癥象比較復雜,一般不易明辨。鄭氏層層分析,斷為元陽隨陰氣附少陽經而上越的危癥,急需回陽祛陰,故主以白通湯或潛陽丹。白通湯即四逆湯去甘草而加蔥白,以蔥白辛溫,合姜、附能通周身上下之陽氣,為治陽隔于上的要藥。本病次要由于在里之陰寒太盛,致上越之陽不能與下焦殘存之陽相續(xù),蔥白能引心陰下交于腎,附子能啟腎陽上交于心,陰陽交媾,水火互根,格越之癥,自可立解。潛陽丹如前所解,有納氣歸腎,伏火互根之妙用,故亦能治此病。筆者用白通湯治療發(fā)高燒不退,取得滿意效果;純簭垺痢,9 歲,高熱攝氏39 度以上,注射針藥已四日,高燒不退。來診的前夜,哭鬧不寧,將轉為抽風。余以手摩小兒頭部及上身,熱可燙手,但腿部以下漸涼,至腳冰冷。此為陰陽相格,上下不通,雖發(fā)高燒,卻非涼藥可治。因白通湯雖能宣通上下之陽,但必須加
豬膽汁或
童便乃能入陰,故為之處方如下:附片30克、干姜20克、蔥白30克,童便引。病者一劑減輕,二劑痊愈。以后凡治此類患者發(fā)高燒,久治不愈者,即以此方輕重上斟酌治之而愈,其例不下十數。
※※※※※※※※※※※※※※※※※※※※※※※※※※※※※※※※※※※※※※※※※
(二)問曰:頭面忽浮腫,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閉目覺身飄揚無依者,何故?
答曰:此少陰之真氣發(fā)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鎮(zhèn)納群陰,以致陰氣上騰,蔽塞太空,而為浮腫。所以面現青黑,陰氣太盛,逼出元陽,故閉目覺飄揚無依。此際一點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若欲歸根,必須蕩盡群陰,乾剛復振。況身重欲寐,少陰之真面目盡露,法宜潛陽,方用潛陽丹。
潛陽丹:西砂一兩姜汁炒、附子八錢、龜板二錢、甘草五錢。
用藥意解:按潛陽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也。夫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闡釋】本問數種病象合參,斷為少陰之真氣為群陰所逼,不能歸根,故須治以潛陽丹,祛陰以潛陽,納氣而歸腎。方中西砂蕩陰邪,附子生真火,妙在用龜板通陰以助陽,甘草補中以伏火,可謂善用成方而為對癥之治。又指出龜板非僅利水滋陰之藥,而有通陰助陽之力,亦異于世俗之見。筆者曾用此方治愈頭痛如裂(即一般所說之
腦震蕩)患者多人,即以其無外感可憑,有陽虛之癥狀足征,而斷為陰氣逼陽上浮,用潛陽丹一服即效,數劑痊愈。
※※※※※※※※※※※※※※※※※※※※※※※※※※※※※※※※※※※※※※※※※
(三)問曰:眼中常見五彩光華,氣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臟之精氣發(fā)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臟精華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見五彩光華,則五氣之外越可知,而兼氣喘,明系陰邪上干清道,元陽將欲從目而脫,誠危候也。法宜收納陽光,仍返其宅,方用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黃柏一兩、砂仁七錢、甘草三錢炙。
用藥意解:按封髓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并補之方也。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已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輕視,余常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沖,牙疼,咳嗽,喘促,面腫,喉痹,耳腫,目赤,鼻塞,遺尿,滑精諸癥,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細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經試之,愿諸公亦試之。
附七絕一首:陰云四合日光微,轉瞬真龍便欲飛(真龍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則有牙疼、喘促、耳、面腫諸癥,在下則有遺尿,琳、濁、帶諸癥,學者茍能識得這一點真陽出沒,以此方治之,真有百發(fā)百中之妙)。識得方名封髓意,何憂大地不春歸。
【闡釋】眼中常見五彩光華而兼氣喘促,鄭氏斷為五臟之精氣外越,元陽將從目脫的危候,而治以三才封髓丹。方中西砂辛溫,合甘草辛甘化陽以納氣;黃柏苦寒,合甘草苦甘化陰以伏火。陰陽合化,水火交濟,會于中宮,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三才封髓。鄭氏曾親身經歷用此方治一切虛火上沖、咳、喘等癥,屢獲出人意外之效,經仔細揣摩,始悉立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故以至平至常之藥,而有至神至妙之用。此種經驗,真堪寶貴。筆者治腎虛牙疼,常以此方治之取效。但須先用松針泡酒噙之,使吐出涎沫,痛即暫止,再服封髓丹,其效始著,屢試屢驗。
※※※※※※※※※※※※※※※※※※※※※※※※※※※※※※※※※※※※※※※※※
附錄:四逆湯:附子一枚生、干姜一兩五錢、甘草二兩炙。
辛甘化陽,純陽無陰,乃回陽之方。主治純陰之病。
古人云:“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后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又慮群陰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溫而散,以為前驅。蕩盡陰邪,迎陽歸舍,火種復興,而性命立復,故曰回陽。陽氣既回,若無土覆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
白通湯:附子一枚(生)、干姜一兩、蔥白四根。
白通湯一方,乃回陽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熱純陽,補后天之火種,佐干姜以溫中焦之土氣,而調和上下。蔥白一物,能引離中之心陰,下交于腎,生附子字能啟腎水中之陽,上交于心。陰陽交媾,而水火互根矣。
白通湯雖能宣通上下之陽,但必須加豬膽汁或童便乃能入陰。
潛陽丹:西砂一兩姜汁炒、附子八錢、龜板二錢、甘草五錢。
潛陽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也。夫西砂辛溫,能宣中宮一切陰邪,又能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況龜板一物,堅硬,得水之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陰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補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潛陽。
附子、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陽。龜板得水之精氣而生,至陰之物,有通陰助陽之力,能引陽入陰,與童便、豬膽汁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治陽氣不足,虛陽上浮諸癥。藥物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龜板6g,甘草15g。
封髓丹:黃柏一兩、砂仁七錢、炙甘草三錢。
封髓丹一方,乃納氣歸腎之法,亦上、中、下并補之方也。夫黃柏味苦入心,稟天冬寒水之氣而入腎,色黃而入脾,脾也者,調和水火之樞也,獨此一味,三才之義已具。況西砂辛溫,能納五臟之氣而歸腎,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黃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陰。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陽。陰陽合化,交會中宮,則水火既濟,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故整個方子的格局是交通陰陽,引陽入陰,納氣歸腎。
潛陽丹有附子之燥烈,封髓丹有黃柏之苦寒, 一潛一封,真陽難飛,交替服用,既無附子之燥烈,又無黃柏之苦寒,豈不妙哉!
桂枝湯:桂枝3兩、白芍3兩、甘草2兩〔炙〕、
生姜3兩、
大棗十二枚。
桂枝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陽。
芍藥之苦平,合甘草之甘平,苦與甘合,苦甘化陰。陰陽合化,協(xié)于中和,二氣流通。生姜、大棗,引藥也,將交通之力引向榮衛(wèi),故整個方子的格局是交通榮衛(wèi)。
五者區(qū)別:
桂枝湯:調和榮衛(wèi)(交通體表之陰陽)。四逆湯:重在升發(fā)陽氣。白通湯:有潛陽之意。潛陽丹:重在引陽下行。封髓丹:重在引陽下藏。
-----------多謝了!現代上火下寒者太多了。
-----------就這,夠我學習幾年了
-----------
回復 莊野醫(yī) 的帖子的確是好醫(yī)案。
-----------好文章,甚受益.莊兄幸苦了.
-----------
回復 天涯居士 的帖子大家一起為中醫(yī)盡點微力!
-----------病人男,三十二歲,患齦縫出血己久,牙床被爛,齦肉萎縮,齒搖松動,且痛而癢,服滋陰降火之品罔效。余診之,脈息沉弱無力,舌質淡,苔白滑,不思水飲。此系脾腎氣虛,無力統(tǒng)攝血液以歸其經。齒為骨之余,屬腎,腎氣虛則齒枯而動搖。脾主肌肉,開竅于口,脾氣虛而不能生養(yǎng)肌肉,則齦肉破爛而萎縮。氣者,陽也。血者陰也。
-----------好文章,系統(tǒng)的分析總結潛陽封髓丹,版主好樣的,贊一個。
-----------好貼,學習了